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苻雄(4世紀?—354年7月26日),字元才,略陽臨渭(今甘肅秦安)氐族人。十六國時前秦的開國元勛、宗室。苻洪之幼子,景明帝苻健之弟,屢建軍功,官至丞相,曾參與抵抗東晉將領桓溫發動的北伐戰爭。
苻雄年輕就已熟讀兵書、富有謀略,亦擅長射馬射箭;此外亦有為政治術,慷慨施予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因着父親苻洪在後趙滅前趙後歸附後趙並接受其官職,苻雄亦仕於後趙,更因戰功而獲後趙君主石虎授予龍驤將軍[1]。
永和五年(349年),石虎去世,諸子爭位令國內漸亂,而苻洪亦因遭當時後趙皇帝石遵削職[2]而叛投東晉。次年,後趙將領麻秋東歸鄴城,苻雄受父命領兵迎擊,成功俘獲麻秋,並以其為軍師將軍。但不久麻秋就藉宴會而以毒酒毒殺苻洪,意圖盡收苻氏部眾。苻健殺麻秋後接掌苻洪部眾,並順從父親遺言,進據關中。
當時關中為自稱晉臣的杜洪所控制,苻健因應人心思晉,於是稱東晉早前加予的官爵,並以苻雄為輔國將軍。不久苻健正式出兵關中,苻雄在大軍渡過黃河後就受命率五千兵取道潼關進攻長安,作為苻健的前驅。苻雄在潼關以北擊敗杜洪派去抵抗的張先,及後苻雄北巡渭北,所過的城邑都向其歸降。苻健進據長安後向東晉獻捷,更得秦、雍二州的胡族及漢人歸附,苻雄亦攻陷後趙涼州刺史石寧據守的上邽,斬殺石寧,鞏固苻氏在關中的統治。
皇始元年(351年),苻健稱天王、大單于,正式建立前秦,並封苻雄為東海公,以其為都督中外諸軍事、丞相、領車騎大將軍、雍州牧。次年,以苻雄為首的百官上請苻健稱帝,苻雄於是進封東海王。
同年,東晉安西將軍謝尚因不能安撫歸附的後趙豫州刺史張遇而令其叛變,謝尚於是與姚襄攻伐張遇,而苻雄就奉命與苻菁出兵略地關東,並救援張遇。最終苻雄在潁水的誡橋擊敗晉軍,逼其退還淮南,並略陳郡、穎川、許昌及洛陽附近共五萬多戶及張遇回軍關中。
同年,苻雄又在隴西擊敗後趙將領王擢,令其逃奔前涼。皇始三年(353年)二月,王擢會同前涼軍隊伐秦,苻雄又率兵擊敗王擢等。但隨着秦州刺史苻願及將軍苻飛分別敗於王擢及楊初,苻雄等於是回屯隴東,而不久張遇更在聯結關中豪族反叛,雖然張還事敗被殺,但孔特、劉珍、夏侯顯、喬秉、胡陽赤及呼延毒就各自據城起兵叛秦。苻雄於是回軍長安並與苻法、苻飛等分兵平定孔特等人。
皇始四年(354年),就在苻雄攻下胡陽赤據守的司竹,張遇謀反引發的數個主要叛亂勢力僅剩下呼延毒及喬秉時,東晉征西大將軍桓溫發動北伐,自荊州進攻前秦,另由司馬勳率偏師由梁州北上關中。苻健於是派苻雄、太子苻萇等人共率五萬軍抵抗,但大軍在藍田縣被桓溫率領的主力擊敗,苻雄亦在白鹿原敗於桓沖[3],於是與苻萇等退守長安城南,與雷弱兒所率的三萬精兵共同抵抗。不過桓溫當時只駐屯長安東南的灞上,未有進逼長安,苻雄此時就率領七千騎兵突襲時正經子午谷入關中的司馬勳軍,令其敗退至女媧堡。苻雄及後返回長安,於白鹿原擊敗桓溫,而桓溫亦因乏糧而在六月被逼退兵,呼延毒亦跟隨桓溫南走。苻雄接着討伐佔領了陳倉的王擢及司馬勳,令兩人分別敗退回漢中及略陽,成功解除了桓溫這次北伐帶來的危機。
六月丙申日(7月26日)[4],苻雄在進攻喬秉據守的雍城時去世[5],苻健聞訊悲傷得嘔血,說:「上天不讓我平定四海麼!為何這麼快就奪去我的元才呀?」追贈魏王[6],賜諡號敬武,葬禮依西晉安平獻王司馬孚的先例。
其子苻堅後來即位稱天王,追尊苻雄為文桓皇帝。
[編]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