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總理

芬蘭政府首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芬蘭總理

芬蘭總理芬蘭語Suomen pääministeri瑞典語Finlands statsminister)是芬蘭政府的領導者,總理與其內閣行使行政權。根據正式禮儀排名,總理位居芬蘭總統芬蘭議會議長英語Speaker of the Parliament of Finland之後,排名第三英語Finnish order of precedence。但在實際運作中,總理是芬蘭最具權力的職位。[3]芬蘭首任總理為佩爾·埃溫德·斯溫胡武德(後擔任第三任芬蘭總統)於1917年11月27日被任命,在芬蘭宣佈獨立英語Independence of Finland前幾天上任。

快速預覽 芬蘭總理, 尊稱 ...
芬蘭總理
Suomen pääministeri芬蘭語
Finlands statsminister瑞典語
芬蘭總理辦公室英語Prime Minister's Office (Finland)的標誌
現任
彼得利·歐爾波

自2023年6月20日
尊稱
  • 總理(非正式)
  • 閣下(Excellency)
    (外交場合)
類別政府首腦
所屬
官邸夏季海岸
任命者芬蘭總統
任期4年,得連任
先前職位芬蘭元老院經濟部副主席
設立1917年11月27日,​107年前​(1917-11-27
首任佩爾·埃溫德·斯溫胡武德
薪資年薪202,350歐元[1][2]
網站valtioneuvosto.fi/en/ministers/-/min/orpo/prime-minister
關閉

現任總理是民族聯合黨彼得里·奧爾波,他於2023年6月20日宣誓就職。

歷史

1918年,芬蘭元老院改組為芬蘭政府,經濟部副主席一職改組為總理。位於赫爾辛基美灣西部的夏季海岸自1919年起即為芬蘭總理的官邸。

1917年獨立以來,芬蘭共組成了72屆內閣。[4]其中,任期最長的是帕沃·利波寧擔任總理的兩屆內閣(第一屆利波寧內閣英語Lipponen I cabinet第二屆利波寧內閣英語Lipponen II cabinet),兩屆均完整履行整個議會任期,共1,464天。

任命程序

芬蘭總理的任命程序與每四年舉行一次的議會選舉相關。

根據芬蘭憲法規定,總統在議會各黨協商新內閣的席次分配與政府綱領後,提名總理人選。議會必須以信任投票,以絕對多數批准獲提名者,且不得有其他候選人。如果提名人未獲足夠支持,則進行新一輪談判,並由總統再次提名。如果第二次提名仍未獲得絕對多數,則進行第三輪投票,在此輪中,任何議會成員均可提名候選人,此時僅需相對多數即可當選。

該程序首次在2003年用於選舉安內莉·耶滕邁基為總理。在此之前,一般認為總統會提名在第三輪投票中獲得相對多數的候選人,通常是議會最大黨黨魁。在2000年修憲生效前,總統能夠直接任命總理及其他政府成員,並可不完全遵循議會原則,儘管被任命者仍需獲得議會信任。

形式上,總理負責提名政府其他成員,並由總統在議會同意後正式任命。然而,在組閣談判過程中,內閣職位已在各政黨間分配,因此總理候選人必須考慮參與政黨的意見,不能完全隨意任命或撤換部長。

薪資與福利

芬蘭總理的月薪為12,173歐元。此外,總理還可獲得一半的議會議員薪資。截至2011年5月1日,議員的全額薪資至少為6,335歐元,因此芬蘭總理的總月薪至少為14,842歐元。該薪資需繳納所得稅

總理每年享有30天帶薪休假。官邸夏季海岸的維護、工作人員及相關服務費用均由政府支付。然而,總理的福利不包括免費膳食或膳食補助。

歷任總理

另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