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痂疹(Impetigo)是涉及表層皮膚的細菌感染[2],常見臉、手臂或是腳上出現淡黃色痂皮[2],發生在腹股溝和腋窩的大型水泡較少見[2]。病灶可能有疼痛或是搔癢感[3],不常引起發燒[3]。
膿痂疹 Impetigo | |
---|---|
又稱 | 學校瘡(School sores)[1] impetigo contagiosa |
常發生在兒童嘴附近的膿痂疹 | |
讀音 | |
症狀 | Yellowish skin crusts, 疼痛[2][3] |
併發症 | 蜂窩性組織炎、急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3] |
起病年齡 | 幼童[3] |
病程 | 不超過三週[3] |
類型 | 膿皮病[*]、皮膚感染、bacterial skin disease[*]、疾病 |
病因 | 金黃色葡萄球菌或化膿性鏈球菌,透過直接接觸傳染[3] |
風險因素 | 日間照護、擁擠環境、營養不良、糖尿病、接觸式運動、皮膚破損[3][4] |
預防 | 洗手、避免接觸感染者、清潔傷口[3] |
治療 | 依症狀而定[3] |
藥物 | 抗生素(如莫匹羅星、夫西地酸、頭孢氨苄)[3][5] |
盛行率 | 一億四千萬(2010年)[6] |
分類和外部資源 | |
醫學專科 | 皮膚病學 |
ICD-11 | 1B72 |
ICD-9-CM | 684 |
DiseasesDB | 6753 |
MedlinePlus | 000860 |
eMedicine | 965254 |
膿痂疹通常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或化膿性鏈球菌感染所引起[3]。其風險因子包含參與日間照護、擁擠環境、營養不良、糖尿病、接觸式運動、皮膚破損,如蚊蟲叮咬、皮膚炎、疥瘡和皰疹[3][4]。膿痂疹可以經接觸傳染[3]。通常由其症狀進行診斷[3]。
膿痂疹的預防方式包含洗手、避免接觸感染者、清潔傷口[3]。通常使用莫匹羅星、夫西地酸等抗生素治療[3][5] 。大範圍感染時,可能會給予口服的抗生素如頭孢氨苄[3],然而,曾有抗生素抗藥性的紀錄[3]。
在2010年,膿痂疹影響約一億四千萬的人口(約是世界人口總數的2%)[6], 膿痂疹可以發生於各個年齡層,但好發於幼童[3],在某些地方又被稱為學校瘡(school sores)[1]。若不經治療,大部分的人可以在三週內好轉[3]。可能發生的併發症包含蜂窩性組織炎和鏈球菌感染後腎小球腎炎[3] 。膿痂疹的英文為Impetigo,源自於拉丁文的impetere,意為「攻擊」[7]。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