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聖若望[註 1](希臘語:Ιωάννης Χρυσόστομος,拉丁語:Ioannes Chrysostom;347年—407年9月14日[5]),或譯金口若望,正教會的君士坦丁堡大主教,重要的基督徒早期教父。若望一世以其出色的演講與雄辯能力,對當政者與教會內部濫用職權的譴責、與嚴格的苦行而聞名於世。後世人稱其為「金口」(希臘語:χρυσόστομος,/ˈkrɪsəstəm/或/krɪˈsɒstəm/,中文音譯為「屈梭多模」,意為「金口」),以讚譽其口才。[2][6]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此條目在對應語言版為高品質條目。 (2022年11月27日) |
金口聖若望 Sanctus Ioannes Chrysostom | |
---|---|
東方:偉大的教父、普世聖師 西方:主教、教會聖師 | |
出生 | 約347年[1] 安提阿 |
逝世 | 407年9月14日 [2] 本都,科馬納·潘提卡[3] |
敬禮於 | 正教會 東方正統教會 羅馬公教 東儀公教會 東方亞述教會 聖公會 信義會 阿拉維派 |
封聖 | 五世紀中葉前 |
瞻禮 | 東方基督教 11月13日(君士坦丁堡教區) 1月27日(歸還聖髑) 1月30日(三聖教父節) 西方基督教 9月13日(羅馬天主教聖人曆) |
象徵 | 穿着主教的袍子,握着《四福音書》或卷軸,舉右手作祝福狀;因齋戒而顯得憔悴的老人;蜂巢;白色的鴿子;平底鍋[4] 聖經上的聖爵;筆與墨水瓶 |
主保 | 君士坦丁堡、教育、癲癎、講師、演講者、傳教者[4] |
金口聖若望是重要的希臘教父,被許多教會封為聖人。東方正教會與東儀天主教會中,他與拿先素斯的聖格利高里和該撒利亞的聖巴西略一同被尊為三聖教父。東方正教會與羅馬天主教都將其列為教會聖師之一。東方正教會中,金口聖若望的慶日(feast day)是11月13日及1月27日,在羅馬天主教中的慶日為9月13日。不過有些信義宗及聖公會以1月27日為其慶日。亞歷山大科普特正教會認為他是聖徒,慶日在科普特曆的Thout月16日及 Hathor月17日。[7]
金口聖若望的聖髑曾於1204年被十字軍從君士坦丁堡掠至羅馬,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2004年歸還了這批聖物。[8] [9]
生平
「金口若望」約於350年生於安提阿,由他虔誠的母親阿修莎(Anthusa)撫養長大。他在十八歲那一年受洗,並且做了教會的講道師。他獨自在山洞裏過苦修的生活兩年,損害了自己的健康。他在安提阿作長老 [10]。他熱心向哥特人傳教,不管是屬外教人或是屬亞流派的哥特人,更由於其雄辯與修辭,使信眾尊重。
398年,他被選為君士坦丁堡主教,目標是改善宮廷和社會腐敗的情況,然後改革社會。但是也因他嚴肅的態度、苦行僧的作風和踏實的性格召來了很多敵人。[11] 神職人員嫌他對人太嚴格,亞歷山大港主教提阿非魯斯忌妒他在安提阿任職。
403年,提阿非魯斯召開橡樹莊會議,把若望免職發配至本都,後來因地震加上皇后流產,民眾都認為是天罰,於是若望被東羅馬帝國皇帝阿卡狄奧斯召回。
403年9月,他嚴肅地批判皇后歐多克西亞塑造自己塑像的行為[12] ,皇后大怒,於是把他放逐,若望雖然年老,但勇敢地繼續前進,然後,最後因為被敵人的刻意安排之下,監督他的士兵,強迫他在惡劣的天氣之下徒步遠行,因而於407年病逝於本都附近的科馬納·潘提卡。
著作
他的著作《論祭司》(On the Priesthood)描繪了牧者應盡的責任[13]。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