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翻譯糕(日語:翻訳こんにゃく,英語:Translation Gummy,中國大陸譯作「翻譯魔芋」,臺灣譯作「翻譯蒟蒻」,香港曾譯「翻譯涼粉」[註 1]、「翻譯機」[註 1][註 2]、「翻譯魔芋」[註 1][註 3]、「翻譯麵包」[註 2]等,台灣曾譯「翻譯年糕」[註 4]、「翻譯米糕」、「超級好吃的味噌」[註 5]等,又曾譯「翻譯果凍」[註 2][註 6])是日本漫畫《多啦A夢》中的法寶之一,只要吃下就能和不同語言的使用者溝通。
「翻訳コンニャク」的各地常用譯名 | |
---|---|
中國大陸 | 翻譯魔芋 |
香港 | 翻譯糕 |
澳門 | 翻譯糕 |
臺灣 | 翻譯蒟蒻 |
名稱
名稱由來據推測應是日語「翻譯」(翻訳、ほんやく)讀作hon-yaku,與「蒟蒻」(蒟蒻、コンニャク)kon-nyaku音近。
概要
外觀看起來與一般的蒟蒻無異,是很普通的長方形,只要吃下之後就能與不同語言者對話無礙,亦可解譯文字(例:大雄與翼之勇者),甚至也能翻譯電腦的語言(例:大雄與鐵人兵團)。
不需要溝通的雙方都吃,只要其中一方吃就能有效果。
多啦A夢經常用此來和貓、狗、古代人或外星人對話。在大長篇中因為經常有上述的角色,所以用途非常廣,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時限方面雖有,但不一致。
口味
- 味噌口味(登場於大雄的日本誕生)
- 海苔口味(登場於2003年大山版短篇)
- 醬油口味(登場於 新大雄的日本誕生)
多啦A夢大長篇中的使用情形
其他
Facebook網站提供貼文機器翻譯功能,其中台灣中文版稱之為「翻譯年糕」,臉書翻譯小組表示「Facebook 中文化的努力方向,是希望能更貼近台灣用戶的生活和文化,或是製造有趣的話題。」[1]。
相關條目
- 誠實豆沙包
備註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