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己詔是中國古代君主下發的反省詔書,旨在承認自己的過失,改變政策。
《左傳》古稱「禹、湯罪己」[1]。中國古籍中記載的第一份「罪己詔」是《尚書》中記載的《湯誥》,《詩經》中的《周頌·小毖》是周成王的罪己詩,《尚書》中的《秦誓》是秦穆公偷襲鄭國導致秦晉殽之戰,慘敗後所做的自我反省。漢文帝則是第一位正式發下罪己詔的皇帝。最後一份罪己詔是清朝宣統帝在辛亥革命爆發後下發的(另袁世凱在取消帝制後亦曾發過類似「罪己詔」的文書)。
中國學者蕭瀚根據《二十五史》進行的統計顯示,共有79位皇帝下過罪己詔:漢朝15位、三國3位(曹魏1位、孫吳2位)、晉朝7位、南朝14位、北朝1位、隋朝1位、唐朝8位、五代6位、宋代7位、遼代1位、金代1位、元朝4位、明朝3位、清朝8位[2]。加上民國時期袁世凱也寫過認錯書,總共有270份左右。
歷代罪己詔
- 建文帝於燕王兵臨城下之時下罪己詔,其文不存。
- 明成祖於新建北京紫禁城遭雷擊大火後,到宗廟去修省下罪己詔。
- 正統八年,雷震奉天殿鴟吻,英宗亦曾下罪己詔:實自祁鎮不德所致,祁鎮內懷祗懼,兢兢弗勝,繼自今戒謹修省,不敢怠荒。
- 景泰二年十月,代宗下罪己詔:君失其德,臣失其職。
- 正德九年正月十六,乾清宮大火,武宗下罪己詔,並敕諭群臣同加修省。[3]
- 嘉靖三十六年四月,三大殿大火,世宗下罪己詔:仰惟仁愛之昭臨,皆是朕躬之咎重。茲下罪己之文,用示臣民之眾。
- 萬曆二十四年,乾清坤寧兩宮大火,神宗下罪己詔書:永懷譴告之殷,實由凉德所致。拊躬自責,震悖弗寧。已痛加悔懲,吁禱郊廟,嘉與海內,勉於維新。茲下罪己之言,共圖交儆之實。夫萬方之有疾苦,如在朕躬,一人之省咎愆,宜令眾喻尚恪恭,以承天戒,成濯祓以分主憂,大法小廉,益謹奉公之節。內寧外謐,期臻至治之庥。[4]
- 天啟六年五月初六,北京西南隅的工部王恭廠火藥庫發生王恭廠大爆炸,造成2萬多人死傷[5]。事發時的明朝正值內外交困、風雨飄搖之際,國家政治腐敗,宦官專權,善惡不分。災難的消息迅速傳遍全國後,朝野震驚,中外駭然,人心惶惶。天啟年間各種天災人禍都比不上王恭廠的破壞程度,故沈國元於《兩朝從信錄》中稱此災變「乃古今未有之變也」[6]。很多大臣認為這場大爆炸是上天對皇帝的警告,紛紛上書,要求熹宗皇帝匡正時弊,熹宗不得不下了一道罪己詔,表示要痛加省醒,告誡大小臣工「務要竭慮洗心辦事,痛加反省」,希望藉此能使大明江山長治久安,萬事消弭,且下旨發府庫萬兩黃金賑災。此事後來亦被御筆太監載入明朝正史。
- 明思宗六下罪己詔,自縊前下詔「罪己」:「朕自登極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涼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髮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死傷百姓一人。」
註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