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34年羅天嬋生於廣東韶關,自幼喜愛音樂。1950年考入廣州師範幼兒示範科,學習鋼琴演奏和聲樂演唱,在校期間經常登台演唱。1953年考入中央歌舞團合唱隊聲樂專修班,先後師從楊金嵐、孫家馨、魏啟賢、張利娟等歌唱家和聲樂教授,後取得文學學士學位。畢業後留中央歌舞團合唱隊及中央樂團獨唱組任首席女中音獨唱演員[1][3]。
1956年8月,在全國音樂周中,擔任大型合唱《紅軍根據地》的主要領唱和留學生作品專場音樂會的女中音獨唱[1]。文革結束後,她演唱了作曲家施光南創作的抒情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成為經典名曲。1978年,羅天嬋隨團到海南島慰問部隊,同行的施光南又帶去一首剛完成的作品《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向羅天嬋徵求意見。回到北京後,施光南根據羅天嬋的建議修改了此歌,邀羅天嬋首唱。施光南的另一首經典歌曲《祝酒歌》是在粉碎「四人幫」後不久寫成,並分別給羅天嬋和中央歌劇院女中音歌唱家蘇鳳娟試唱,李光羲無意中在同事蘇鳳娟處見到此歌,很快把它唱紅,成為李光羲的保留曲目[4]。
1986年,羅天嬋參加「世界名曲大匯唱」。同年,在第二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中首次擔任美聲唱法的女中音評委。1999年,參加大型電視音樂會《光榮與夢想——共和國的歌》的錄製。2000年出演大型交響清唱劇《江姐》中的雙槍老太婆。2003年在中國中央電視台《名家教歌》欄目中為其首唱曲目《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魯番的葡萄熟了》錄製聲樂教育片。2005年應邀參加《永恆的旋律——名家名歌廣東演唱會》演出[1]。她曾多次隨中國藝術團訪問加拿大、美國、印度、日本、泰國、墨西哥、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及香港、澳門地區[2]。
羅天嬋是第七至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羅天嬋的代表曲目有《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魯番的葡萄熟了》、《阿佤人民唱新歌》、《一個黑人姑娘在歌唱》、《歌唱農村新面貌》(廣東南音)、《補衣歌》、《加米拉之歌》、《向北京致敬》、《母愛之歌》、《克拉瑪依之歌》、《胡茄十八拍》、《搖籃曲》、《孤獨的牧羊人》、《五木催眠歌》、《五彩繽紛》、《哈巴涅拉舞曲》等。她還為許多電影製片廠配錄過影視插曲,如《思鄉曲》、《湘纍》、《春光好》等[1][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