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滇西緬北會戰(Battle of Northern Burma and Western Yunnan)為抗日戰爭的大型戰役之一,地點是在中國雲南省與緬甸北部交界地區,起始時間為1943年10月初。其戰役目的為打通中印公路。1945年3月底,中國遠征軍、英軍及麥瑞爾突擊隊於芒友會師,日軍則失去緬北要塞,是國軍少數戰前取勝的戰鬥。
盟軍由中美英三國軍隊聯合組成,其中中國參戰部隊有中國駐印軍、中國遠征軍等部隊。戰役總指揮為國軍衛立煌將軍,戰役副總指揮為美軍的約瑟夫·史迪威將軍。日軍主力為日軍緬甸方面軍,戰役指揮司令官陸續為河邊正三、木村兵太郎、田中新一等人,兵力總結達150,000餘人。
緬北滇西戰役歷時一年半,盟軍以陣亡31,443人、負傷35,948人的代價,斃傷日軍,30000餘人,打通了中國西南國際交通線—滇緬公路,並收復滇西怒江西岸全部失地。
1942年春夏之交,日軍攻陷緬甸,立刻準備進攻滇西,期沿滇緬路陷全滇,威脅重慶。1942年5月4日,日軍攻入龍陵,同時派出飛機54架,對保山千年古城實施猛烈轟炸;10日日軍侵入邊城騰衝。至此,怒江以西大片地區落入日軍手中。中國遠征軍71軍依怒江東岸設防據守,多次挫敗日軍東進企圖,遂穩定了戰局,並與之隔江對峙兩年之久。
當時,曾一度成為中國唯一的陸路國際交通大動脈的滇緬公路被截斷後,大量援華軍用物資只能由美軍航空隊透過「駝峰航線」輸送,困難重重,難有保障。為重新控制滇緬公路,中國駐印遠征軍6個師和英、印軍於1943年10月下旬聯合發起對緬北日軍的反攻,初獲戰果。次年4月17日,中國遠征軍執行渡江反攻計劃。
由於中國軍隊的出色表現,史迪威曾經評價說「中國軍隊是極好的」。[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