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統營市

韓國慶尚南道的沿海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統營市
Remove ads

統營市韓語:통영시統營市 Tongyeong-si */?)是大韓民國慶尚南道南部的。其面積為239.22平方公里,2021年3月時人口數為126,988。統營市得名於境內三道水軍統制使韓語삼도수군통제사的統制營,是萬曆朝鮮戰爭閑山島大捷的發生地。由於統營之地理位置介乎慶尚南道和全羅南道之間,一直以來都是兩地海運的要衝,也因此一直作為朝鮮王朝海軍的軍事要塞存在。如今的統營市包括了1995年進行都農複合市韓語도농복합시統合前的原忠武市和統營邑的地域。

快速預覽 統營市, 韓語轉寫 ...

統營市位於固城郡南方下面,由570個島嶼(44個有人島、526個無人島)和其陸上部分組成。統營是韓國著名的旅遊地,全境均位於閒麗海上國立公園內。由於曾是古代海軍要地的緣故,統營境內分布着多個韓國史蹟,統營還因其海景和自然景觀而得到了「韓國拿坡里」的稱號。統營還是著名小說家朴景利的出生地和音樂家尹伊桑的成長地。

Remove ads

歷史

Thumb
三道水軍統制營

統營地區自舊石器時代開始就有人類活動,在其西南部的欲知島韓語욕지도和煙臺島上都發現有新石器時代貝冢[1]。在這些遺蹟中還發現了日本繩文時代石器,這是當時朝鮮半島南海岸原住民與日本進行過交流的證據[2]。在三國時代,包括統營在內的固城地區屬於弁韓十二國之一的古資彌凍國韓語고자미동국範圍,而現在的統營區域則更多的承擔了連接巨濟和固城地區的樞紐作用[3]:204。到了公元1世紀時,弁韓發展為伽倻,此時固城半島一帶是小伽倻的中心地帶,後來又屬於浦上八國的古自國[4]。在市內東北部的光道面韓語광도면發現有公元5世紀末到6世紀初建造的小伽倻墓葬群[5]。進入南北國時代,固城地區作為統一新羅的一部分,先是被稱為古自郡,後又在景德王年間被改稱固城郡,此時統營隸屬固城九州下的康州。到了高麗時代,統營屬山南道固州刺史,到了高麗成宗時歸入巨濟縣。忠烈王時期統營又曾被併入南海縣,但不久又被分離[4]。現在的統營地域大致被固城、巨濟、南海三縣分管,據《高麗史》記載,南海和巨濟縣在元宗12年、恭愍王7年被早期倭寇侵佔過[3]:219

進入朝鮮時代,在壬辰倭亂之前,統營所在的頭龍浦地區仍然是一個荒蕪的小型港口區域[3]:226。在壬辰之亂時,統營區域成為了戰爭前線。宣祖25年(1592年),李舜臣率領的朝鮮海軍在閒山島附近擊敗日本豐臣政權的海軍,這成為了萬曆朝鮮戰爭中重要的一戰,被稱為閒山島大捷[6]。宣祖36年,三道水軍統制使韓語삼도수군통제사在此設立統制營,直至高宗32年(1895年)廢止。未來的統營市之名正是取自統制營之名稱[1]。統制營之駐軍地正位於頭龍浦,後在1617年改屬固城縣,頭龍浦也改稱春元面[4]。為了加強南海岸的防禦,朝鮮王朝在當地修築了一個長約四公里的,禁止隨意出入的海軍軍事要塞,統營也成為朝鮮時代的重要軍事城市[3]:228。朝鮮時代修築的十大路中就有一條連接統營到漢城府的大路,被稱為統營別路[7]。高宗37年,原統制營所在地與原固城縣的一部分和原巨濟縣的加佐島、閒山島組成新的鎮南郡,在9年後又改稱龍南郡。日韓併合的後1914年,龍南郡和巨濟郡合併,形成新的統營郡,春元面也被更名為統營面。1931年統營面升格為統營邑[4]。1932年,為了縮短閒麗水道(連結統營和麗水的一條航線)通行時間的統營運河韓語통영 운하及其海底隧道竣工[8]韓戰中,統營邑在釜山環形防禦圈戰役中被朝鮮人民軍於1950年8月17日清晨佔領,但在當日晚些時候韓國國軍發動反擊,在次日奪回統營邑。整個戰鬥過程中有800餘名平民喪生[3]:643-648

韓戰後,韓國採取了對戰後區域重點重建的政策,統營作為受損輕微的地區,並沒有制定相關的城市發展計劃[9]:982。1953年,巨濟島及周圍部分被劃離統營郡,形成新的巨濟郡(今巨濟市[10]。1955年9月1日,統營邑從統營郡分離,被升格為忠武市[4]。1958年2月,韓國內務部依據414號法令,對統營郡和忠武市的部分區域進行了城市規劃,開始對港口區域進行填海造陸,這是第一次對統營區域實施城市規劃法案[9]:982-983。1962年開始,第一次韓國經濟開發五年計劃的實施促進了當地的都市規劃進程,1969年1月,當地的第一份完整城市規劃《忠武市城市總體規劃》開始實施[9]:983。1995年1月1日,統營郡與忠武市再次合併,形成新的都農複合市韓語도농복합시統營市[11]

Remove ads

地理

Thumb
閒山島

統營市位於慶尚南道南部,固城半島南端,陸地面積為239.22平方公里,由固城半島部分和周邊570個島嶼組成。其北邊是固城郡、南朝南海、西邊與南海郡隔海相望,東面則是巨濟島[12]。統營與固城郡的界峰碧芳山韓語벽방산(海拔650米)屬於洛南正脈韓語낙남정맥的一支,是境內最高峰。半島的大陸架往南側延展,在南側抬升形成了位於彌勒島韓語미륵도上的彌勒山韓語미륵산 (경남)[13]。彌勒島原先是固城半島的一部分,但在1932年,統營運河韓語통영 운하的竣工使其與大陸分離[8]。統營市的陸上部主要是以崎嶇的丘陵地形為主,可耕地只有海岸邊的一小塊平地,也無大型河流流經。所以在古代,當地居民大多採取半耕半漁的勞作方式,並因此在海岸邊形成自然村落[12]。統營市位於慶尚盆地最南端,其地質類型與慶尚南道類似,地質年代大致處於白堊紀末期。統營地區的岩石以火成岩為主,侵入岩主要有花崗岩輝綠岩噴出岩則以安山岩為主。在離島上的岩石類型主要是風化沉積岩[14]:79

統營市的海岸線長617公里,占慶尚南道海岸線長度的28%。其海岸類型主要是溺灣海岸,故其海岸線顯得崎嶇不平且不規則。在固城半島一部的光道面、道山面和龍南面,其海岸受海岸侵蝕影響,有大量海蝕崖分布,在道山面的法松灣有海蝕洞景觀[14]:77-78。統營的前海是多島海海上國立公園的東側邊境,也是閒麗海上國立公園的一部分。其近海水深約為10至20米,離岸稍遠處的外海則不超過50米[13]。統營近海受黑潮影響,年平均海溫在13-30℃之間,使得許多魚類選擇在當地產卵或過冬,所以自古以來統營就是朝鮮半島漁業發展最快和最多樣化的地區之一。但在20世紀90年代,污染和過度捕撈使附近的漁業資源枯竭,漁獲量變少[13]

統營市屬溫帶海洋性氣候[14]:84,其氣候受黑潮影響較大,故其平均氣溫較全世界同緯度地區偏高。在統營市的離島上受海洋氣候影響更大,其日夜溫差很小。統營市位於韓國三大多雨地中的南海岸多雨地,其年降水量較韓國其他地方偏大。由於臨近海岸,統營也常受颱風的影響,1959年的颱風莎拉在統營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城中大量建築物和船隻被毀[15]

更多資訊 統營(1979-2008), 氣候圖表 ...
Remove ads

人口

在18世紀時,由於水軍統制營的設置,統營是個軍民混住的城市,城中居住着9,400餘名水軍戰士和工匠以防止倭寇入侵。但也是在這段時間內當地人口大幅增加,由1789年的20,987人上升到1895年統制營廢止時的45,367人,每戶人數也由4.4人上升到7.2人[14]:169。因為統制營的廢止,當地人口也急劇下降,但在20世紀上半葉迎來了人口增長高峰,並有大量因韓戰逃難至此的難民湧入,由1900年的不到兩萬人上升到1951年巨濟市分離前夕的235,861人。從1951年至今現統營地區的人口一直在11萬到15萬人區間波動,其中在1984年達到了148,501的頂峰。近年來由於離島環境不便、交通的發展和韓國的城市化,離島居民選擇來到陸上生活,而市內也有不少居民選擇前往首爾釜山馬山昌原等地定居[14]:168-177

政治

統營市在韓國國會中與固城郡組成統營市-固城郡聯合選區韓語통영시·고성군,現任國會議員國民力量鄭點植韓語정점식,他在2020年韓國國會選舉中得到了58.34%的選票[17]2017年大韓民國總統選舉中在統營得票較多的是自由韓國黨的候選人洪准杓,他得到了43.9%的得票率[18]。統營市自從忠武市和統營郡統合之後共經歷9屆5名市長,首任是最後一任忠武市長姜太善,首屆民選市長則是在1995至2002年在任的高銅柱[19]。在2018年韓國地方選舉中,共同民主黨姜錫柱韓語강석주 (1964년)以39.49%的得票率(28,158票)擊敗得票率38.19%的姜時宇(27,228票)當選第九任統營市長[20]。現在的統營市議會是由原忠武市和統營郡議會統合而成,已經歷7屆[21],現有議長和副議長各一名,議員11名[22]

行政區劃

統營市下轄1個、6個和8個行政洞,另有17個法定洞。此外還有170個韓語통 (행정 구역)和1,318個[23],政府駐地位於霧田洞韓語무전동[24]。統營市管轄着570個離島,其中44個是有人島,其餘526個是無人島[25]。原先的忠武市區域大致位於固城半島南部和彌勒島的北部,即統營運河兩岸(下表中行政區劃圖以數字標誌之區域),而統營郡則是管轄半島北部三面和閒山島、欲知島等離島[4]

更多資訊 名稱, 諺文 ...
Remove ads

經濟

統營市在2014年的地區生產總值為3.994兆韓元。其中第一產業產值為1,837億韓元、第二產業為1.55兆韓元,第三產業則為2.25兆韓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2,864萬韓元,較慶尚南道(3,055萬韓元[27])略低。2015年,當地的第一產業就業人數比例約為13.1%,較慶尚南道其他地區(9.6%)偏高,而第二第三產業則較慶南偏低(24.9%、60.7%,慶南26.3%、64.1%)[28]:45-47。2021年,統營市財政預算為6,783億韓元,較前一年增長4.55%。其中一般預算6,449億韓元,特別預算334億韓元[29]

第一產業

Thumb
統營港的龜船復原品

統營市的地形大多是丘陵地形,可耕地很少。大部分耕地以階梯式集中在山間,或是海岸邊的平地。其類型大多是天水沓韓語천수답(一種無灌溉設施,只依靠雨水灌溉的稻田)。雖然耕地不多且以旱田為主,但適宜的氣候使得當地仍然能種植大麥、豆類、紅薯和各種菜蔬。當地在60年代也嘗試過菠蘿、香蕉等熱帶水果,但隨着韓國相關產品進口的開放,這些水果的種植由於缺乏競爭力而停止[14]:76。當地也有少量的畜牧業發展,主要的畜產品有韓牛、家豬、黑山羊、雞等[14]:83。當地為了防止颱風破壞,種植了其他抗風的作物,如大蒜、柚子等。韓國在上世紀60年代採取了工業導向的經濟政策,大量勞動人口向第二和第三產業轉移,使得農村地區出現了空心化和老齡化的現象。統營地區的農業主要是近郊農業,即在城市郊區種植新鮮果蔬並出售至市區,但隨着城市規模的擴張,這種農業也在萎縮。2015年時,當地從事農業的人口數為7,942,占勞動人口的5.7%[28]:55-56。2020年9月,統營市被農林畜產食品部指定為進行「農村新活力項目」的市郡之一,該計劃將為當地相關產業在未來四年中提供總計70億韓元的資金[30]

統營是韓國重要的漁業基地之一,全韓國800餘種魚類的大部分均在當地有所分布。黑潮的一支對馬海流穿過朝鮮半島東南部海區,使得大量來自黃海和日本海的魚類來到附近越冬和產卵。在統營東北海域的鎮海灣曾是太平洋鱈的重要產卵地[31]:230-232。統營的捕撈漁業發達,2016年時的漁獲總量為60,368噸,其中魚類和貝類占絕大部分。但相較1996年,當地的漁獲量僅存當年的28%。這與當地的過度捕撈有關,曾經作為當地代表魚類的太平洋鱈已經在當地近乎滅絕[31]:231;265。欲知港是韓國的國家漁港之一[32],統營境內還分布着包括其在內的167個漁港[33]。近年來統營還發展了水產養殖業,主要養殖的水產有黑鮶真鯛鱗魨等。此外當地還有水產加工業發展,主要生產魚乾魚粉等加工食品[31]:268-269

Remove ads

第二產業

Thumb
新亞SB韓語신아SB的辦公樓

統營是個沿海城市,造船業自19世紀末便有所發展,至今其造船業仍是支柱產業之一。除造船業之外,其他主要的第二產業部門有食品製造業、船舶部件製造業、紡織業和礦物加工業[28]:168-169。1970年代,三星重工在統營設立了安井產業團地,計劃建成一個造船業工業園區。後來這裏誕生了新亞SB韓語신아SB的前身新亞造船工廠。新亞造船廠在1978年被大宇集團併購。到了21世紀初,韓國石油公社和大宇集團聯合對安井產業團地進行開發,並吸引了一批新企業入駐。現在團地內有11家企業,其中大部分企業是船舶部件製造企業[28]:164;170-171

第三產業

統營市在進入21世紀以後逐漸轉型為以第三產業為重心的城市,現在市內過半的企業從事的是批發零售業、酒店業和飲食業[28]:49。統營港附近的江口岸商圈是統營的傳統核心商圈,統營市三個大型的傳統水產市場均位於此,其中又以中央傳統市場最為有名。其他主要商圈位於霧田洞和光道面的竹林新都市[28]:132-133。1972年韓美簽訂貝類貿易協定以來當地就有公司開始從事相關產品的出口貿易。2017年時市內有出口廠商47家,其中38家從事水產品的出口,但較2000年時的99家下降了超過一半。2015年時統營的出口貿易收入為35.5億韓元[28]:189-190

交通

統營是統營大田高速公路的南側起始點,這條高速公路也是統營前往韓國其他地區的主要道路[34]。在統營境內的主要道路包括國道14號國道58號國道67號。國道14號上的新巨濟大橋韓語신거제대교將統營市和巨濟島連接起來[35]。統營市有一個綜合巴士站韓語통영종합버스터미널,於1980年在當時忠武市的霧田洞建成,2007年搬遷到光道面的現址[36]。該站現運營前往首爾富川麗水等地的長途巴士[37]。統營市內現運行着89條市內公交線路,共有113台公交車服役[38]。除一般市內公交線路外,在山陽邑、道山面、龍南面和光道面有社區巴士可供乘坐[39]。此外統營市還運行着輪渡線路以前往市內的離島和巨濟市[40]。統營市內沒有機場,乘坐航班時一般需要前往就近的泗川市泗川機場搭乘[41]

旅遊和觀光

Thumb
統營忠烈祠韓語통영 충렬사

統營由於其海景和自然景觀而被譽為韓國的拿坡里[42],也是小說家朴景利的出生地。2018年前往統營觀光的遊客人數為628萬人次[43]

統營市的陸上和海域屬於閒麗海上國立公園的一部分,其建成於1968年,是韓國首個海上海岸國立公園[44]。統營市的統營三道水軍統制營韓語통영 삼도수군통제영[45]閒山島李忠武公遺蹟韓語통영 한산도 이충무공 유적[46]統營忠烈祠韓語통영 충렬사[47]煙臺島貝冢韓語통영 연대도 패총[2]韓國史蹟。其中忠烈祠和李忠武公遺蹟都是為了紀念閒山島海戰中的朝鮮海軍將領李舜臣而建造的[46][47],統制營則是在李舜臣的閒山陣營之基礎上經過多次補建而成。但營址除洗兵樓外均非原建築,且大部分區域已改建為公共區域與住宅[45]

位於彌勒島上的彌勒山韓語미륵산 (경남)是韓國山林廳選定的韓國百大名山之一,山內有多處寺廟,天氣好時在山上可以望見日本長崎縣對馬島[48]。在統營市的其他島嶼上還分布着多個海水浴場[49]。統營海底隧道是東亞最早修建的海底隧道,始建於1932年,長486米,連接統營運河韓語통영 운하的兩側[50]。同樣橫跨統營運河的統營大橋也是現在統營著名的觀光地之一[51]。位於統營港附近,中央市場後方兩側的東懸崖村韓語동피랑마을是一個以壁畫聞名的村落。原先當地政府準備拆除這一小村落,但在2007年10月,一個名叫「藍色統營21」的團體開始募集韓國各地的壁畫愛好者在村內的牆壁上繪上壁畫[52],壁畫吸引的遊客使政府放棄了拆遷計劃,這裏也成為了當地的著名景點之一。附近的西懸崖村也參照這一模式變成以壁畫聞名的旅遊地[53]

Remove ads

文化和教育

文化

Thumb
忠武紫菜包飯

統營市使用的方言屬於慶尚方言中的慶南方言,但其所屬的西南慶南方言較一般慶尚方言有所區別。如慶尚方言特徵性的「ㅆ」和「ㅅ」無法區分的現象在統營是比較少見的。且六元音系統中元音「ㅐ」和「ㅔ」、「ㅡ」和「ㅓ」合併的現象在60歲以上的使用者中大多也不存在,但在中年和以下年紀的使用者中這個現象比較普遍[54]:344

為了紀念在統營成長的著名德籍韓裔音樂家尹伊桑,統營市在2002年開始舉辦統營國際音樂節韓語통영 국제 음악제。該音樂節一般在每年三月舉行,是韓國唯一的季節性音樂節。在開幕慶典舉辦時還會在統營的其他地方舉辦小型音樂會以吸引國內外業餘音樂家參與[55]。為了紀念閑山島大捷,統營市會在每年8月中旬舉辦為期五天的統營閒山大捷紀念祭典[56]

忠武紫菜包飯韓語충무김밥是統營的傳統食物,是當地漁民出海打漁的便當,由紫菜包飯配上蘿蔔泡菜、魷魚和大醬湯組成[57]統營蜂蜜麵包韓語통영꿀빵是一種麵粉包裹紅豆沙後油炸的一種小吃,韓戰後開始在當地流行[58]

教育

宣祖26年(1593年),李舜臣在閒山島大捷後將海軍總部搬到了閒山島,並在當地修築了海軍學堂「制勝堂」。但在宣祖30年,朝鮮海軍在漆川梁海戰失敗後,制勝堂被焚毀,直到英祖16年(1740年)才在原址重建,並被命名為「運籌堂」[59]。統營市進入現代化教育前建立的著名學習機構還有白雲書齋(一個朝鮮時代的學堂)和1901年設立的統營鄉校[60][61]

統營市有記錄的第一所現代學校是1908年建校的鎭南公立普通學校,但日治朝鮮時期《朝鮮教育令》使當地教育受到嚴重影響,但也是這個時代當地才開始出現更多現代的學校。直至1949年,韓國頒布《教育法》,構築了韓國教育制度的框架和學制後才得以恢復[62]:344-346。曾被朝鮮關押在耀德集中營申淑子在此度過了小學和中學時期[63],同樣出生在統營的現役韓國國腳金玟哉曾在當地小學足球隊效力過[64]。如今統營市內唯一的一所大學是慶尚國立大學統營校區,亦被稱為海洋科學大學。該校區內現有教師115名,學生1,612人[65]。2017年時,當地共有5所高中、12所初中、20所小學和30間幼稚園,另有一所特殊學校,共計有教師1,230名,學生19,484人[62]:362

姐妹城市

Thumb
閒麗海上國立公園

統營市和以下韓國國內城市是友好城市[66]

更多資訊 城市, 自治體 ...

統營市和以下外國城市是友好姊妹城市[66]

更多資訊 國家, 城市 ...

參看

註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