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瑞立男爵約翰·斯特拉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三代瑞利男爵約翰·斯特拉特

第三代瑞立男爵約翰·威廉·斯特拉特 OM FRSJohn William Strutt, 3rd Baron Rayleigh/ˈrli/;1842年11月12日—1919年6月30日),英國物理學家。他與威廉·藍斯合作發現元素,並因此獲得19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他還發現了瑞立散射,預測了面波的存在。

快速預覽 出生, 逝世 ...
非常尊敬的
瑞立勳爵 19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John William Strutt, 3rd Baron Rayleigh
閣下
OM FRS
Thumb
出生(1842-11-12)1842年11月12日
英國雅息士郡莫爾登
逝世1919年6月30日(1919歲—06—30)(76歲)
英國雅息士郡威特姆
國籍英國
母校劍橋大學
知名於發現元素
瑞立波英語Rayleigh wave
瑞立散射
瑞立準則
聲學理論
瑞立商
獎項皇家獎章(1882年)
馬泰烏奇獎章(1894年)
科普利獎章(1899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1904年)
拉姆福德獎章(1920年)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物理
機構劍橋大學
博士導師愛德華·約翰·勞思英語Edward Routh
博士生J·J·湯姆生
佐治·湯姆生
賈格迪什·錢德拉·博斯
關閉

生平

瑞立1842年出生於英國雅息士郡莫爾登,年幼時身體虛弱。他畢業於哈羅公學;1861年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習數學,先後於1865年和1868年獲得學士碩士學位。[2]

瑞立在1871年與占士·梅特蘭·鮑爾弗英語James Maitland Balfour的女兒伊夫琳·鮑爾弗(Evelyn Balfour)結婚,兩人育有三個兒子。其中長子後來成為帝國理工學院物理教授。1873年,他的父親第二代瑞立男爵約翰·占士·斯特拉特去世,他作為繼承人成為第三代瑞立男爵。[2]

瑞立1873年當選英國皇家學會院士。1879年被劍橋大學任命,接替占士·克拉克·麥克斯韋擔任實驗物理教授及卡文迪許實驗室主任。1884年,瑞立離開劍橋,到自己在雅息士郡的別墅繼續實驗研究。1887年至1905年,他在英國皇家研究所擔任自然哲學教授。1905年至1908年擔任皇家學會會長。[2]1908年直到逝世任劍橋大學校長。[3]

1919年6月30日,瑞立在雅息士郡威特姆去世。[2]

研究

瑞立於1883年最早描述了海鳥動力翱翔英語Dynamic soaring,發表於英國的《自然》雜誌。1896年,瑞立提出「雙耳效應」理論,解釋了人為什麼能夠分辨聲音的方向。[4]1877年至1878年間,他出版了兩卷《聲學理論》。他還參與《大英百科全書》的編寫。[2]

瑞立長期致力於氣體密度的研究,他在研究中發現從液態空氣中分餾出來的氮氣,跟從亞硝酸銨分解得到的氮氣,密度存在超過實驗誤差範圍的差異。[5]後來他遇到威廉·藍斯,兩人決定合作查明這一問題的原因。1894年8月13日,瑞立與藍斯宣佈他們發現一種新的氣體元素[6]之後,在瑞立的協助下,藍斯又相繼發現了幾種新的惰性氣體元素。[7]

瑞立提出的分子散射公式解釋了「天空為什麼是藍的」,被稱為瑞立散射定律。他還提出了瑞立準則

榮譽與獎項

瑞立先後獲得過皇家獎章(1882年)[8]馬泰烏奇獎章(1894年)[9]科普利獎章(1899年)[10]。1904年,因「研究氣體密度,並從中發現氬」,瑞立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1]1920年,他被追授拉姆福德獎章[11]

此外,火星月球上有環形山以瑞立的名字命名。小行星22740英語22740 Rayleigh也被命名為「瑞立星」。[12]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