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Angst)在西方哲學以及西洋文化中,是指一種由內而生,因為認知而引發的緊張、不安或焦慮的情緒。和源於外在威脅的「恐懼」(德語:Furcht、英語:Fear)略有不同。

吶喊》,愛德華·孟克,1893

哲學

存在主義哲學中,「畏」有特殊的概念性意義。最初使用這個詞的是丹麥哲學家索倫·克爾凱郭爾。在作品《焦慮的概念英語The Concept of Anxiety》中,克爾凱郭爾使用「畏」(丹麥語angst)來指代一種深層的情緒。他認為,除了人類以外的動物,它們的行為只被本能所引導,只有人類得以享受基於自由的選擇,但也因此而感到恐懼。[1][2] 當考慮到前方未知的可能性,以及因選擇而將要背負的無形義務,人們就會感到焦慮。[2][3]

後世哲學家,例如弗里德里希·尼采讓-保羅·薩特馬丁·海德格爾等人繼承了克爾凱郭爾的「畏」的概念。他們對這個概念進行了自主的延伸。克爾凱郭爾對於「畏」的理解更多是出於一種關於宗教的個人情感,而其他哲學家則尋求在個人原則、文化傳統以及存在的絕望英語Existential crisis等方面進行自己的探索。

海德格爾存在主義哲學認為,「此在的生存論意義就是畏」「此在就是畏」「此在的存在結構就是畏」。畏的是「存在自身」,畏的是隨時都可能來臨,而又無法迴避的「死」,「為死而存在就是畏」 。他認為存在是死亡的開始,而死亡是存在的終結,當人真正認清了此在的這個實質時,他就不會終日惶惶於死亡,就能視死如歸,從畏轉向大無畏。

音樂

存在主義的畏也體現在二十世紀的古典音樂創作中,這種潮流受當時的哲學影響,也反映了彼時世界於戰爭中的境況。相關的著名作曲家包括古斯塔夫·馬勒理查德·施特勞斯(歌劇厄勒克特拉莎樂美)、克勞德·德彪西(歌劇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芭蕾遊戲英語Jeux)、讓·西貝柳斯(第四交響曲)、阿諾德·勛伯格華沙倖存者英語A Survivor from Warsaw)、阿爾班·貝爾格弗朗西斯·普朗克(歌劇聖衣會修女對話錄)、德米特里·蕭士達高維契(歌劇姆岑斯克郡的麥克白夫人,交響曲和其它室內樂)、巴托克·貝拉(歌劇藍鬍子公爵的城堡)、克里斯托弗·潘德列茨基哀悼廣島倖存者英語Threnody to the Victims of Hiroshima)。

自1950年代中後期,鑑於當時世界的緊張局勢核擴散流行音樂開始引入畏的元素。傑夫·納托爾英語Jeff Nuttall在其書籍《炸彈文化英語Bomb Culture(1968)》中認為,流行文化中的畏源自廣島原子彈爆炸事件。恐懼也在民謠搖滾中得到了表達,例如鮑勃·迪倫的《Masters of War英語Masters of War》和《A Hard Rain's a-Gonna Fall英語A Hard Rain's a-Gonna Fall》。畏也時常被用於形容朋克搖滾垃圾搖滾新金屬Emo等音樂流派的憂鬱存在的絕望英語Existential crisis虛無主義元素。

另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