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晚清經學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闓運(1833年—1916年10月20日)[1],榜名開運,派名世求,字壬秋、壬父,齋名湘綺樓,湖南湘潭人,出生於長沙府。[2]:42晚清經學家、文學家。[2]:42
幼資質駑鈍但好學,《清史稿》說他「昕所習者,不成誦不食;夕所誦者,不得解不寢。」「經、史、百家,靡不誦習。箋、注、抄、校,日有定課。」因此成為一代宗師。
咸豐七年(1857年)丁巳中湖南省補行咸豐二年壬子和咸豐五年乙卯併科中式第五名舉人[3][4][5]。曾就肅順聘,甚為後者倚重。其間曾救左宗棠。肅順倒,不得重用,返鄉。後年所作《祺祥故事》,多為肅順被殺一事不平,為之辯誣訟冤。
太平天國時期入湘軍曾國藩幕府,後因意見不合而退出。[2]:42曾受到四川總督丁寶楨邀請執掌成都尊經書院,後辭退回湖南,先後主持長沙思賢講舍,衡州船山書院。[2]:42光緒28年(1902年),江西巡撫夏旹聘任為南昌高等學堂總教[1],但不久即辭退回湘,在湘綺樓講學授徒。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得湖南巡撫岑春煊薦舉,特授翰林院檢討,後加侍講銜[1]。
民國二年(1913年)受袁世凱聘入京,任國史館館長,編修國史。兼任參議院參政,復辟聲潮中辭歸。
門生眾多,在教育事業上頗有成就,較著名的弟子有楊度、夏壽田、廖平、楊銳、劉光第、齊白石、張晃、楊莊、李稷勳等。
其為人狂狷諧謔,軼聞甚多。有一隨身保姆周媽,形影不離,時常在市井招搖。[6]
王闓運好治經學,並以致用為目的,尤擅今文經,長於《公羊傳》。與王先謙、王以敏並稱「湘中三王」。[7]
著有《湘綺樓詩集》4冊,《湘綺樓文集》4冊,《湘綺樓箋啟》4冊,《八代詩選》10冊,《唐七言詩選》6冊,《楚辭注》1冊,以及《尚書義》、《尚書大傳》、《詩經補箋》、《禮記箋》、《春秋公羊傳箋》、《穀梁傳箋》、《周易說》、《周官箋》、《論語訓》、《爾雅集解》及《墨子義解》、《莊子義解》、《鶡冠子義解》等。其經學著作和詩文,後人合刊《湘綺樓全書》,近年嶽麓書社有《湘綺樓詩文集》和《湘綺樓日記》刊行。其所著《湘軍志》成一家之史,因被曾國荃認為輕詆湘軍及曾國藩而遭毀版,後由成都尊經書院學生出資重刻。
[編]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