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祖蔭(1830年—1890年),字伯寅,一字東鏞、鳳笙,號鄭盦、龜盦、龍威洞天主,江蘇省蘇州府吳縣(今蘇州市)人,祖籍安徽歙縣,為狀元潘世恩孫,曾任晚清政府要職,賜諡文勤。
生平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參加順天鄉試挑取謄錄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獲恩賞為舉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被選任為國子監學正學錄。咸豐二年(1852年)考上壬子恩科第一甲第三名探花,授職翰林院編修。後左遷侍讀,入值南書房,任日講起居注官。歷任侍讀學士、光祿寺卿、左副都御史、工部侍郎、戶部侍郎、大理寺卿,禮部右侍郎、工部尚書、刑部尚書、兵部尚書、軍機大臣。咸豐十年(1860年),上疏力保被彈劾的左宗棠,說:「國家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宗棠也。」光緒八年(1882年),任軍機大臣;次年(1883年)正月,服父喪去職。
1889年,擔任會試總裁,將考題 "介我眉壽" 洩漏給同鄉[1]。
軼聞
陳慶溎《歸里清談》提到:「(潘祖蔭)尚書天閹,與翁常熟(翁同龢)同。一門生不知,初謁時,詢問『老師,幾位世兄?』,尚書曰:『汝不知我天閹乎』?」
北京老字號同和居名菜「潘魚」,一說為潘祖蔭所創。
著作
潘祖蔭愛好善本書及金石碑版,是古玩字畫的專業收藏家,所藏鐘鼎彝器多達五百餘件,擁有史頌鼎、大盂鼎(今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和大克鼎(今藏於上海博物館),其眼光之厲害,聞名南北,因此被人稱作「潘神眼」,著有《滂喜民齋叢書》、《攀古樓彝器款識》等。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