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性別決定系統是一種環境性別決定系統。性別於胚胎時期或幼體時期時,溫度為決定其性別的因素[1]。這種狀況一般見於爬行動物中的鱷目和龜鱉目[2][3][4][5] 。溫度-性別決定系統不同於普遍存在於脊椎動物中的染色體性別決定系統,溫度-性別決定系統是最多被研究的環境性別決定系統。其他的狀況下,密度,酸鹼值,以及環境的背景顏色也被發現能夠改變群體的性別比例。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9年4月16日) |
類型
在該機制中,已發現兩種不同的模式,並將其命名為模式I(Pattern I)和模式II(Pattern II)。 模式I進一步分為IA和IB。
模式IA有一個單一的過渡區,如果在這個溫度區以下孵化,雞蛋主要孵化雄性,如果在該溫度區以上孵化,則主要孵化雌性。 模式IA發生在大多數海龜身上,雄性繁殖溫度和雌性繁殖溫度之間的轉變發生在低至 1–2°C 的溫度範圍內[8]。 模式IB也有一個單一的過渡區,但雌性在其下方產生,雄性在其上方產生。 模式IB出現在喙頭蜥中。
模式II有兩個過渡區,雄性在中間溫度下佔主導地位,雌性在兩個極端溫度下佔主導地位[7]。 模式II出現在一些海龜、蜥蜴和鱷魚身上[9]。 在性別決定的關鍵溫度或附近觀察到混合性別比例和(更罕見的)雙性個體[8]。
「染色體性別決定係統」和「溫度-性別決定系統」之間的區別常常是模糊的,因為某些物種的性別——例如三線石龍子 Bassiana duperreyi 和中央須龍鬃獅蜥(Pogona vitticeps)——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但這可以忍受除了極端的溫度。 此外,在關鍵溫度下進行的實驗(溫度的影響是模稜兩可的)已經證明了一種潛在的遺傳傾向是一種性別或另一種性別。
例子
1966年,Madeleine Charnier 在 彩虹飛蜥(Agama agama) 中首次描述了溫度依賴性性別決定[10]。
2015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高溫會改變澳大利亞鬍鬚龍蜥蜴性染色體的表達。 儘管 ZZ 染色體通常與雄性蜥蜴有關,但這些蜥蜴在外觀上是雌性的並且能夠生育後代[11]。
參見
- Charnov–Bull model
- 性別決定系統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