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縣
中國江西省吉安市的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泰和縣在中國江西省中部偏南,是吉安市所轄的一個縣;位於吉泰盆地腹地,橫跨贛江兩岸,井岡山機場位於境內。「泰和」之名寓「地產嘉禾,和氣所生」之意。中部是平緩的贛江河谷平原,東部與西部則是山地和丘陵地區,當地通行的方言為泰和話,屬贛語吉茶片,烏雞是泰和縣最著名的特產,縣政府駐澄江鎮嘉禾大道。
歷史
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泰和縣境內可證實的歷史可追溯到西周時期[3]。春秋戰國時期,泰和縣境先後屬吳、越、楚,秦代則屬九江郡,秦代期間境內設立廬陵縣[4],管轄範圍包括目前吉安及贛州大部區域,縣治位於今泰和縣境內禾水之畔[5]。西漢王莽時期,改名為恆亭縣,東漢初,復名廬陵縣。東漢興平元年(194年)置西昌縣,孫策分豫章郡置廬陵郡,並析置西昌縣為廬陵郡治,西昌縣治在今縣城城西,東吳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分廬陵郡,置廬陵南郡都尉(管轄範圍為今贛州區域,郡治於都),東吳寶鼎二年(公元267年),析廬陵郡地,立安成郡(今安福縣)。(晉太康年間,遷郡治於石陽縣,今吉水縣東北二十里)[5]。
魏晉南北朝時期,因北方戰亂,人口大規模南遷,帶來了當時北方較先進的農耕技術,吉泰盆地贛江河谷地區的農業生產進入持續發展時期,泰和亦逐漸成為重要的農業區域[4]。隋開皇十年(590年),東昌、遂興、永新等縣併入西昌,改設安豐縣,次年(591年)以「地產嘉禾,和氣所生」而更名泰和縣[6]。唐武德五年(622年)升泰和為南平州,三年後廢州改為太和縣(改泰為太)[7]。
唐至五代十國時期,吉泰盆地經濟進一步發展,兩側的丘陵和山地地區也漸次得到開發,人口增多,太和縣轄境被逐漸析分,先後析太和置永新縣、遂川縣,再析遂川、太和置萬安縣,至北宋中期,縣境已縮至與今日相近,此後較少有大的變動。元元貞元年(1294年)升太和為州[7]。明洪武二年(1369年)廢太和州,復為泰和縣(改太為泰)[7]。
清朝後期,泰和縣在太平天國戰爭中被反覆易手遭受重創[8]。民國時期,南北交通大動脈轉移到湖廣一帶,泰和成為偏遠地區之一,經濟上進一步下滑。在第一次國共內戰中,泰和的白雲山、老營盤、碧江洲等山區先後成為戰場之一,縣城亦曾易手,再加上兩黨內部的多次清洗,泰和的經濟和人口繼太平天國戰爭之後再次遭受重創。在抗日戰爭期間,因日軍侵佔南昌,江西省政府於1939年南遷至泰和縣,泰和成為抗日戰爭時期的臨時省會,繁華一時。1945年1月,日軍地面部隊攻入吉安地區,江西省政府再遷寧都縣。7月,日軍自贛南向南昌撤退,一路燒搶,泰和馬家洲和永昌市兩個繁華的集鎮均被毀。1949年7月2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泰和,成立了泰和縣人民政府。[6]
地理
泰和縣位于吉泰盆地腹地,基本地形為東西高、中間低。東南部為雩山山脈余脈,山峰林立,有多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西部屬羅霄山脈余脈,山峰均低於800米。山地佔全縣面積的15.9%。中部是海拔較低、地勢開闊的贛江河谷平原,佔全縣面積的29.6%,縣城坐落於中心的贛江北岸。河谷與東西兩側山地之間則是佔全縣面積達54.5%的丘陵[9]。
全縣森林面積1413.69平方公里[2]。有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稀有樹89種,是江西省木材重點生產基地[10]。泰和縣屬南方壤丘陵區,水力侵蝕造成的水土流失比較嚴重,是江西省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泰和縣水資源充沛,地表水多年平均總量22.44億立方米,過境客水量多年平均380.93億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6.75萬千瓦,建有大小水庫2673座,包括2座大(二)型水庫、3座中型水庫[10]。境內已發現礦種20餘種,主要有鎢、石灰石、瓷土、型砂和石膏等。其中鎢礦(品位1.5%)總儲量130萬噸,主要集中在小龍鎮[10]。
泰和縣位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區,四季變化明顯,春秋季較短,冬夏季較長。多年平均氣溫18.7度,極端最高氣溫41.5度(2003年8月2日),極端最低氣溫-6.0度(1991年12月29日)。相對濕度較大,多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0%。結冰期短,無霜期及日照時間長,多年平均無霜期為288天[11]。雨量豐富,但雨熱不同步,4-6月份降雨量佔全年的44%,5、6月份常因暴雨而形成洪水;而農作物生長旺盛的7-8月份卻高溫少雨,易出現伏旱而造成糧食減產。
泰和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平均高溫 °C(°F) | 10.7 (51.3) |
12.3 (54.1) |
16.5 (61.7) |
23.0 (73.4) |
27.7 (81.9) |
31.1 (88.0) |
34.3 (93.7) |
33.7 (92.7) |
29.8 (85.6) |
24.9 (76.8) |
19.1 (66.4) |
13.9 (57.0) |
23.1 (73.6) |
平均低溫 °C(°F) | 3.9 (39.0) |
5.6 (42.1) |
9.4 (48.9) |
15.5 (59.9) |
19.8 (67.6) |
23.4 (74.1) |
25.7 (78.3) |
25.3 (77.5) |
21.8 (71.2) |
16.5 (61.7) |
10.5 (50.9) |
5.2 (41.4) |
15.2 (59.4) |
平均降水量 mm(吋) | 68 (2.7) |
100 (3.9) |
159 (6.3) |
199 (7.8) |
225 (8.9) |
220 (8.7) |
100 (3.9) |
135 (5.3) |
91 (3.6) |
76 (3.0) |
62 (2.4) |
38 (1.5) |
1,473 (58.0) |
月均日照時數 | 79 | 68 | 72 | 97 | 132 | 160 | 249 | 228 | 166 | 147 | 131 | 130 | 1,659 |
數據來源:江西省氣象信息中心-地面標準值示意圖集(1971-2000)(提示:來源非直接數值,可能存在±5%範圍誤差) |
行政區劃
明清時期泰和縣行政區劃簡表 | ||
鄉名 | 所轄都名 | 今大致位置 |
---|---|---|
仁善鄉 | 一至八都 | 苑前、萬合 |
仙槎鄉 | 九至十八都 | 小龍 中龍 灌溪 |
雲亭鄉 | 十九至三十六都 | 老營盤 上圯 水 槎 沙村 上模 |
千秋鄉 | 三十七至四十八都 五十六至六十三都 (四十五都為縣治) |
澄江 塘洲 沿 溪 馬市 蘇溪 |
信實鄉 | 四十九至五十五都 | 南溪 螺溪 石山 |
高行鄉 | 六十四至七十都 | 禾市 橋頭 碧溪 |
明清時期,全縣劃分為6個鄉,從東至西依次為:仁善鄉、仙槎鄉、雲亭鄉、千秋鄉、信實鄉和高行鄉。6個鄉再分為70個都,按數字順序命名。縣城位於四十五都,城內分為東西兩廂[12]。1910年,地方自治,取消鄉,全縣劃分為23個自治會。1926年,以原6鄉範圍劃為6區,區再分為26鄉1鎮:千秋鄉為第1區,仁善鄉為第2區,仙槎鄉為第3區,雲亭鄉為第4區,信實鄉為第5區,高行鄉為第6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全縣分為50多個鄉鎮。1958年改鄉鎮為人民公社,全縣分為23個公社:澄江、三峰(後更名碧溪)、橋頭、禾市、蘇溪、荊洲(後更名馬市)、棲龍、三都、石山、玉華(1961年更名南溪)、上田、沿溪、塘洲、樟塘、萬合、冠朝、上模、高隴、古坪(後更名灌溪)、苑前、水槎、中龍、回龍(後更名老營盤)。1961年撤澄江公社復置澄江鎮,1982年析中龍公社復置小龍鎮,其餘公社於1984年撤消,復設鄉鎮,其中老營盤公社分設老營盤和上圯兩個鄉。1990年析沿溪、上田兩個鄉新設文田鄉。2001年末,文田、上田併入澄江鎮,棲龍併入馬市鎮,樟塘併入萬合鎮。此後鄉級行政區劃未再變動。[13]。
澄江鎮、橋頭鎮、禾市鎮、螺溪鎮、蘇溪鎮、馬市鎮、塘洲鎮、冠朝鎮、沙村鎮、老營盤鎮、小龍鎮、灌溪鎮、苑前鎮、萬合鎮、沿溪鎮、石山鄉、南溪鄉、上模鄉、水槎鄉、上圯鄉、中龍鄉、小龍礦區管委會、八一八礦區、井岡山機場、泰和縣工業園區、武山墾殖場和泰和綜合墾殖場。
人口與語言
泰和縣人口變動圖(萬人) 1851年-2008年[2][15][16] |
泰和縣地處吉泰盆地,農業生產條件相對優越,經過隋至宋的大開發後,人口開始繁密,清朝道光末泰和人口已達到58萬。但此後歷經太平天國戰爭和第一次國共內戰等戰爭的嚴重破壞,人口損失巨大,至1936年泰和人口僅餘18.8萬人[15]。2010年,全縣人口增長到51萬人,其中鄉村人口42萬,佔總人口的82%,城市化率較低,仍是傳統農業型人口結構。在民族結構上,99%以上人口為漢族。少數民族僅5千多人,主要有畲、苗、蒙等族,散雜居住在偏遠山區[17]。
泰和話是絕大部分泰和居民使用的方言,屬贛語吉茶片,由於贛江的阻隔,河西與河東居民之間的口音有一定差異。另有少部分人說客家話,總數約有兩三萬,主要分佈在鄰近遂川縣的碧溪、橋頭和鄰近興國縣的小龍、中龍、老營盤、上圯、水槎等鄉鎮的邊沿山區[18]。
2021年末,泰和縣總人口為57.8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1.5萬人,鄉村人口36.36萬人。
交通
泰和縣地處水陸要衝,「咽喉荊廣、唇齒淮浙」,自古即為南北通衢。秦代開闢的京師通往嶺南的「通南越道」即經過泰和。隋唐在縣城東建有白下驛,沿用至明代。宋代在縣西南和縣東北分別置浩溪水驛和淘金水驛,沿用至明清[19]。但在近代以來,由於中國南北交通大動脈轉到湖廣一帶,泰和縣所處的吉泰盆地遂成為邊遠封閉地區,交通發展極其緩慢。1932年才修建了境內第一條公路——贛粵線泰和段。1950年代末至1970年代,通過發動群眾進行大規模建設,開始實現鄉鄉通公路[20]。
自1995年京九鐵路通車開始,作為區域交通中心,泰和縣的對外交通獲得大發展的機會,經過贛粵高速公路、泰井高速公路的修建和井岡山機場的改擴建,迅速構建起包括航空、高速公路、鐵路和水運在內的現代交通網絡,成為江西省重要的交通樞紐。[21]。
多條高速公路和國道在泰和縣城縱橫交錯,2010年底,境內公路總長2211.5公里[2]。大廣高速公路從北至南縱貫泰和縣,在縣境內設有泰和和馬市兩個出入口[22]。 泉南高速公路於2010年9月16日通車[23],泰井高速公路是自泰和至井岡山的省內橫線高速公路,在泰和縣境內設有泰井樞紐、機場互通、禾市互通、白鷺湖互通和碧溪互通四個出入口[22]。2019年12月26日,昌贛客運專線通車,並與既有京九線共用泰和站[24]。
縱貫全縣的贛江是縣內主要航道,上溯贛州,下通長江,歷史上,贛江水運曾泰和縣最重要的對外交通方式,在泰和縣城興起和發展的過程中起到決定性作用。近年來,受水電工程和降水量減少的影響,贛江通航能力大大降低。再加上公路、鐵路運輸的衝擊,長途水路客運目前已經完全取消,內河貨運也有所萎縮,目前僅局限於木材、砂石、石油等大宗貨物的運輸。目前在建的石虎塘航電樞紐工程預計將渠化航道38公里,有效提高贛江航道的通航能力[11]。
經濟
泰和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縣,[25]。當地年輕人大量外出到沿海打工。2010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76.36億元,排吉安市各縣第1位;人均生產總值13960元,排第7位;三次產業的比例為25:50:25;財政總收入8.13億元,地方財政收入5.31億元;全年外貿出口12129萬美元[2]。
泰和縣所處的吉泰盆地是中國傳統的主要農業區之一,目前仍是中國商品糧生產基地。但由於1950年代後很長一個時期的農業政策失誤,如大煉鋼鐵運動、以糧為綱、林業承包責任制等,導致生產環境惡化,經濟結構單一,當地的農業生產並未得到有效發展,農民人均純收入一直低於全國平均水平[26]。農村水利基礎設施薄弱、交通網絡不暢現象比較突出,嚴重製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21]。當地糧食生產以水稻為主,大豆、紅薯等次之,經濟作物有油菜、芝麻、花生、煙草等。2010年,全縣糧食種植面積87366公頃,總產量50.0萬噸,其中水稻種植面積81131公頃,總產量48.6萬噸[2]。
作為傳統農業區,泰和縣的現代工商業起步較晚。抗日戰爭期間,大批江西省屬企業工廠和金融機構——如民生機械、中央銀行、重慶銀樓、亞細亞藥房、中國南貨店等——遷入上田,泰和工商業繁盛一時[27]。這些企業雖在戰後遷走,但卻為泰和日後的工商業發展奠定了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泰和縣境內相繼創建了糖廠、水泥廠、收割機廠、農藥廠、拖拉機製造廠、酒廠、糧油公司、慶江化工廠(818廠)等國有和集體企業,並在各鄉鎮發動手工業者建立了各種行業合作社。但總體上而言,限於當時的交通條件和政策傾向,泰和縣城市化進程幾乎處於停滯狀態[26]。改革開放後,上述公有制企業多數相繼關閉或民營化,僅少數仍為國有。目前的經濟政策已轉變為以引進外資、支持民營經濟為主。泰和的工業項目主要集中於泰和工業園區,有建材、食品、醫藥化工、機電製造、紡織服裝、再生紙等行業的上百家企業。同時,泰和縣也開始利用其四通八達的優越交通條件,在泰井交通樞紐附近設立物流園區,發展物流產業。目前,泰和縣城已被吉安市規劃為兩個市域副中心城市之一(另一個為井岡山市)[28]。
文教
泰和地屬廬陵文化區,歷來文風鼎盛。自宋代起,泰和就擁有完善而正規的學校體制,包括州學、縣學、鄉學、村學,另外還有石岡、萃和等全省聞名的書院[29]。歷史上,共有396名進士、1261名舉人出自泰和,其中包括3名狀元、4名榜眼、4名探花[30]。清代期間,廬陵文化迅速衰落,泰和縣在文化教育上也漸趨落後,民國起才有所恢復。抗日戰爭期間,先有國立浙江大學,後有江西省農業院、省立體育師範、江西民國日報社、大眾日報社、省圖書館等文教機構隨省政府遷至泰和,又有國立中正大學等院校在泰和成立,對泰和文化教育的重振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27]。
2010年,全縣共有普通中學34所,在校學生3.2萬人,小學141所,在校學生3.7萬人[2]。
社會
泰和鄉村具有典型的現代宗族社會形態,其突出特徵是「一村一姓,無村無祠」。宗族活動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幾乎所有傳統節慶與婚喪禮儀都融入了濃郁的宗族色彩,主要儀式均在祠堂中舉行,並由宗族出面組織。雖然經歷過土地改革、破四舊的重大衝擊,但在改革開放後,宗族活動又重新活躍,各村都積極重修族譜和修復宗祠。由於年輕人大量外出打工,日常的宗族重建活動主要以老年人為主,但在重建費用上得到年輕人較大的支持[29]。
當地的傳統節慶活動主要有元宵節舞龍燈、中秋節燒塔、中元節(鬼節)祭祀等,不少民間節慶活動每次都是連續舉行三日以上,而春節尤其隆重,大多數婚嫁儀式都於春節期間舉行。因傳統節慶繁榮,民間技藝眾多,有扎燈彩、燈雕、嗩吶等。然近年來隨着年輕人大量外出及現代文化的衝擊,節味漸淡,而民間技藝不少已瀕臨失傳,對此當地政府已啟動搶救性保護工作[34]。
旅遊
- 紫瑤山位於苑前鎮,因傳說晉永嘉中有王子瑤得仙於此而得名。又名匡山,因唐貞觀初年匡智者在此山修煉而得名[19]。
- 麻洲位於塘洲鎮朱家村贛江邊,有古樟500餘株,200年以上的至少有200多株。由於距縣城較近,吸引眾多攝影與旅遊愛好者[35]。
- 白口城遺址:位於縣城西南郊贛江大橋南岸,分為內城和外城,總面積23萬平方米,是江西省目前發現保存最好、面積最大的一座漢晉時期城址[36]。
- 楊士奇墓:位于澄江鎮杏嶺村北山上,明代名臣楊士奇之墓。楊士奇是明初著名政治家,四朝內閣首輔,逝世後歸葬故里,立御祭文碑,贈太師,諡文貞[3]。
- 科甲第:又稱明德堂,位於萬合鎮梅岡村,是一座具有明清典型特色的古祠堂,始建於宋紹定四年(1231年),迄今保存良好,是研究明清時期歷史、民俗、建築和雕刻的珍貴文物[3]。
- 槎灘陂:是建築在牛吼河上的一座古代水利工程,位於禾市鎮張家村,為南唐金陵監察御使周矩父子所建,是江西省規模最大的古代水利工程,歷時千年仍灌溉着泰和和吉安兩縣4萬多畝良田,被稱為江西的「都江堰」[37]。
- 羅欽順墓:位於上模鄉桃崗村南山上,明代大儒羅欽順之墓[3]。羅欽順為明代「氣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有重要影響與地位。官至南京吏部尚書,逝世後諭祭,諡文莊,贈太子太保,以「大有功於聖門」而從祀孔廟[38]。
- 快閣:是位於泰和中學內的樓閣式建築,「西昌八景」之一,始建於唐乾符元年(874年),舊名慈氏閣,北宋初更名快閣,後因時任泰和縣令的黃庭堅的名詩《登快閣》而馳名,成為泰和歷代文人喜愛的登臨題詠之處。1973年被龍捲風摧毀,1984年重建,但一直未竣工[39]。
- 狗子腦塔:又名苟子腦塔、龍頭山塔,「西昌八景」之一,位于澄江鎮橫田村西南的龍頭山上,是泰和縣的標誌性景點。始建於明萬曆25年(1597年),至今逾400餘年[3]。
- 府山城遺址:座落於沙村鎮學士里山上的一座土城遺址,築於陳朝,土城中暴露的古代遺物經考古鑑定,屬西周遺物,證實泰和的歷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時期[3]。
- 蜀江古村(大江村):位於馬市鎮東南部的蜀口洲。該村已有800多年歷史,先後有21名進士,曾創造了「父子進士、朝天八龍、鳴陽之鳳、兄弟尚書、三世憲台」的人文盛況,村內有始建於明初的歐陽宗祠及數十棟清代古建築。歐陽宗祠目前正申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0]。
人物
參考資料
專著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