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千層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法式千層酥

法式千層酥(法語:mille-feuille,又稱拿破崙酥,簡稱千層酥)是一種源自法國的糕點,使用由麵團多次折疊及烘焙而成的千層酥皮,再夾着用奶油、水果或蛋糕製作的夾心,吃起來便可感受到酥皮的鬆脆及夾心的幼滑[1]

Thumb
朱古力大理石型千層酥
Thumb
在美國加州索諾馬出售的一件拿破崙酥
Thumb
香港西餅店售賣的港式拿破崙
Thumb
意大利的千層酥

名稱

法文「mille-feuille」解作「千層」,中文名稱「拿破崙蛋糕」源自英文名稱「Napoleon」(英國)及「Napoleon Slice」(加拿大);本來是法文中把意大利拿坡里作為形容詞的「Napolitain」解作「用意大利方式(製作的糕點)」,後來被誤解為法國皇帝拿破崙(一世)的名稱,實際上和拿破崙無關[2]

在法文中,mille-feuille並不單指用酥皮做成的千層酥甜點,也可用來代稱用各種材料製作,中間夾着水果或奶油霜並疊成塔狀的甜點,例如「mille-feuille choco-framboise」(朱古力蔓越莓塔)。

類型

傳統法式

傳統上,法式千層酥是由三層酥皮夾著兩層奶油,但有時亦會使用果醬。頂部食材分兩種:一種是由交替的白色糖霜和棕色朱古力組成的大理石條紋;另一種是含有士多啤梨覆盆子奶油奶黃醬,類似於士多啤梨奶油蛋糕

港式拿破崙

法式千層酥在殖民地時期傳入香港,因為香港屬亞熱帶氣候,夏季較長且天氣較為濕熱,由於忌廉及已切開的水果在室溫下容易變質,且會使酥皮軟化[3],故此香港人把千層酥皮中的忌廉夾心改為以核桃蛋白蛋糕製作,忌廉的使用量則大大減少,卻因為有香脆的核桃和蛋白蛋糕產生出更有層次的口感[4],在香港一般所稱的「拿破崙酥」就是指這種使用核桃蛋糕做夾心的「港式拿破崙」,因為使用核桃取代水果,所以較容易運輸及存放[3]

參考文獻

外部鏈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