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萊華人是汶萊的華裔公民或居民,2015年時佔汶萊人口的10.1%,是當地的第二大族裔。他們的祖先大多數是福建閩南人(廈門、金門閩南人為主),當中以福建金門籍居多,約佔華人總人口 80% 以及汶萊總人口 7.5%,其次為廣府人、客家人、潮汕人、海南人、興化人等。族群內部通用語為汶萊福建話(泉漳閩南語)及汶萊華語(現代標準漢語)。汶萊華人大多活躍於當地商界,並常與馬來西亞華人企業開展合資企業。[2]
歷史
中國早於宋朝已經與時稱渤泥的汶萊有貿易往來,至17世紀漸見華人社區。兩地之間的貿易於18至19世紀曾一度沉寂,到汶萊成為英國保護國,華人移居當地的情況才再度興起。移民大多來自砂拉越、新加坡或香港。1904年,大約有500名華人在汶萊,他們都是英籍華人。1924年發現石油,大量華人湧入,並於1931至47年間有4倍的增長。至1960年,華人佔當地總人口的26%。時至2019年,雖然華人人口已經顯著回落,但仍然佔當地總人口的10.3%,是當地第二大的種族[3][4][5]。
華人社團
- 同鄉組織:馬來奕瓊僑公會、馬來奕福州公會、客屬公會、斯市瓊州公會、廣惠肇公會、大埔同鄉會、福建會館
- 商業組織:斯市中華商會、馬詩中華商會、馬詩華人機器公會、汶萊建築商公會
華文教育
- 華文中學:婆羅乃中華中學(斯市中華中學)、馬來奕中華中學 、詩里亞中正中學[6]
- 華文小學:都東中華學校、九汀中華學校、那威中華學校、淡布廊培育小學、雙溪嶺中嶺小學
宗教信仰
著名華人
- 張朝唐,金庸小說《碧血劍》中的人物
註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