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重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毒重石

毒重石(英語:Witherite)是一種含碳酸鹽礦物,化學式為BaCO3,屬於霰石族。[2]毒重石以斜方晶系結晶,幾乎總是孿晶[2]礦物無色、乳白色、灰色、淡黃色、綠色、淡褐色。比重為4.3,對於半透明礦物來說很高。[2]它在長波和短波紫外光下發出淡藍色熒光,在短波紫外光下發出磷光[2]

快速預覽 毒重石, 基本資料 ...
毒重石
Thumb
來自英格蘭坎布里亞郡阿爾斯通沼澤區的毒重石
基本資料
類別碳酸鹽礦物
化學式BaCO3
IMA記號Wth[1]
施特龍茨分類5.AB.15
晶體分類雙錐體 (mmm)
H-M記號:(2/m 2/m 2/m)
晶體空間群Pmcn
晶胞a = 5.31 Å, b = 8.9 Å
c = 6.43 Å; Z = 4
性質
顏色無色、白色、淺灰色,可能帶有淺黃色、淺棕色或淺綠色
晶體慣態有條紋的短稜柱狀晶體,也有葡萄狀到球形、纖維狀、粒狀、塊狀
晶系斜方
雙晶{110}普遍
解理{010}清晰;{110}、{012}差
斷口亞貝殼狀
莫氏硬度3.0 - 3.5
光澤玻璃光澤,斷口樹脂光澤
條痕白色
透明性半透明
比重4.3
光學性質雙軸 (-)
折射率nα = 1.529 nβ = 1.676 nγ = 1.677
雙折射δ = 0.148
2V夾角測量:16°,計算:8°
色散率
發光性熒光和磷光,短UV=藍白色,長UV=藍白色
參考文獻[2][3][4][5]
關閉

毒重石在低溫熱液環境中形成。它通常與螢石天青石方鉛礦重晶石方解石霰石有關。毒重石以威廉·威靈的名字命名,他是一位英國醫生和博物學家,他於1784年發表了他對這種新礦物的研究,並證明了重晶石和新礦物是兩種不同的礦物。[4][6]

發現

1789年,著名的德國地質學家亞伯拉罕·戈特洛布·維爾納,將這種礦物命名為Witherite,以紀念威廉·威靈(William Withering)。[7]伯明翰博物館和藝術畫廊馬修·博爾頓礦物收藏品可能包含已知最早的毒重石標本之一。[8]

安全性

18世紀的博物學家Leigh博士在一個農民的妻子和孩子死亡後記錄了它的致命影響。小詹姆斯·瓦特在動物身上試驗了這種礦物質,他記錄了同樣的致命特性。[9]直到18世紀,安格爾扎克英語Anglezarke的農民使用這種礦物作為老鼠藥。[10]

圖集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