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Euro;符號ISO 4217代碼EUR),港澳俗稱為歐羅,是歐盟中20個國家貨幣,這20國是奧地利比利時芬蘭法國德國希臘愛爾蘭意大利盧森堡荷蘭葡萄牙斯洛文尼亞西班牙馬耳他塞浦路斯斯洛伐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克羅地亞,合稱為歐元區。目前共有3.3億人使用歐元,如果加上與歐元固定匯率制的貨幣,歐元影響到全球4.8億人口。[2]2006年12月,共有6,100億歐元在市面上流通,按照當時匯率計算,相當於8,020億美元。歐元流通的現金總價值超過美元

快速預覽 歐元, 其他語言 ...
歐元
euro
紙幣1歐元硬幣
標準代碼
ISO代碼EUR
數字代碼978
GB名稱 歐元[1]  (簡體中文)
使用地區
使用地
貨幣單位
 1歐元
 1/100歐分
貨幣符號
別稱歐、歐元、歐幣
發行面額
硬幣
- 常用:€2€1€0.5€0.2€0.1
€0.05€0.02€0.01
- 少用:€0.02、€0.01(芬蘭、意大利與荷蘭)
紙幣
- 常用:€5€10€20€50€100
- 少用:€200€500
發行製造
中央銀行歐洲央行
- 網址:www.ecb.int
貨幣估值
通脹率10%
- 數據來源:ECB, 2022年12月
- 測度指數:調和的消費者物價指數
即期匯率
1 USD=
0.9576 EUR
100 JPY=
0.6158 EUR
1 GBP=
1.184 EUR
1 CNY=
0.1315 EUR
1 JPY=
0.006158 EUR
(2025年1月22日)
關閉

1歐元(euro)等於100歐分cent)。

歷史

Thumb
2023年歐元區示意圖
  歐元區 (20)
  貨幣已加入歐洲匯率機制,但行使選擇退出權的歐盟成員(1)
  貨幣已加入歐洲匯率機制的歐盟成員(1)
  承諾加入歐元區的歐盟成員(5)
  在經過協定下使用歐元的非歐盟成員地區(4)
  在沒有協定下使用歐元的非歐盟成員地區(2)

歐元是自羅馬帝國以來歐洲貨幣改革最為重大的結果。歐元不僅使歐洲單一市場得以完善,歐元區國家間自由貿易更加方便,而且更是歐盟一體化行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有國家(摩納哥聖馬力諾梵蒂岡)以前使用如法國法郎或者意大利里拉作為貨幣,所以現在被授權允許少量鑄造他們自己的歐元硬幣並使用歐元,儘管他們並不是歐盟國家。一些非歐盟國家和地區,比如黑山科索沃,也單方面使用歐元作為支付工具。

歐元制於1999年元旦正式啟動[3],1998年由歐洲中央銀行和各歐元區國家的中央銀行組成的歐洲中央銀行系統負責管理。總部坐落於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中央銀行有獨立制定貨幣政策的權力,歐元區國家的中央銀行參與歐元紙幣歐元硬幣的印刷、鑄造與發行,並負責歐元區支付系統的運作。為世上第一個管理超國家貨幣的銀行,也是唯一有資格在歐盟內部發行歐元的機構。[3]2012年,歐洲央行表示將竭力阻止各國違約與危機蔓延。[3]2015年,歐洲央行印發鈔票,對抗經濟衰退與通貨緊縮。[3]歐洲央行目前透過大量購買政府債券來刺激歐洲經濟,並且開始增發貨幣。[3]

命名

1995年12月,歐洲聯盟正式將新貨幣命名為「euro」(歐元)。雖然此前有其它的候選名稱。例如:大流克杜卡特他連得佛羅林索維林里弗爾法郎等。但新貨幣必須與現有貨幣的名字不產生聯絡,並儘量簡短,使人們容易記住它的名字。此外,由於歐洲各國的字母體系不同,每種語言的地位也要平等。歐元顯得簡潔,且能代表歐洲的含義。歐元符號的設計靈感來自希臘字母Epsilon,代表着歐洲文明的根基。E字母也是拉丁文歐洲的第一個字母。歐元符號中的兩個橫線象徵歐元的穩定性。

特點

所有的歐元硬幣的正面都是相同的,標有硬幣的面值,稱為「共同面」,而硬幣背面的圖案則是由發行國自行設計的。君主立憲制國家常常使用他們君主的頭像,其他的國家通常用他們國家的象徵。所有不同的硬幣都可以在所有地區使用,比如鑄有西班牙國王頭像的硬幣在除了西班牙以外的其他使用歐元的國家也是法定貨幣。歐元硬幣一共有8種:2歐元、1歐元、50歐分、20歐分、10歐分、5歐分、2歐分和1歐分。雖然1歐分和2歐分的硬幣一般不在芬蘭和荷蘭使用,但仍然是法定貨幣。

每種面額的歐元紙幣的設計在各國都是一樣的。歐元紙幣一共有7種:500歐元、200歐元、100歐元、50歐元、20歐元、10歐元和5歐元。儘管大面額的紙幣在某些國家並不發行,但仍然是法定貨幣。

歐元採用500元面值是經過仔細論證之後才決定的,因為比利時、德國、意大利、盧森堡及荷蘭這些國家當時貨幣的最大面值也在200至500歐元之間。但其它的歐洲國家卻對200歐元和500歐元的紙幣的必要性存在疑問。對大多數的歐洲居民而言,200歐元、500歐元都不會在日常生活中用到。英國貨幣兌換辦公室在2010年發現,90%的500歐元紙幣都和犯罪活動有關[4]

由於歐元500元的紙幣容易被作為洗黑錢之用,歐洲央行於2016年5月4日宣佈,2018年底不再發印500面額的歐元,以減低犯罪集團利用大額紙幣作為不法活動。[5]

泛歐自動即時清算系統英語TARGET2Trans-European Automated Real-Time Gross Settlement Express Transfer System,縮寫 TARGET2)是一個在歐元發行以前就已經設立的歐洲範圍內大額交易清算系統。對於小額支付的一般規則是:在歐元區之內的轉賬視為國內轉賬,歐元區內信用卡支付和ATM取款的費用與國內費用相同,票據支付,例如支票等,也與國內相同。

轉換

Thumb
位於德國法蘭克福歐洲中央銀行負責歐元區的貨幣政策的制定以及流通情況。歐元塔正前方的標誌即為歐元符號的模型,並裝飾著如歐盟旗幟一樣的十二顆星星標誌

歐元是由1992年為建立歐洲經濟貨幣同盟而在馬斯特里赫特簽訂的《歐洲聯盟條約》所確定的。成員國需要滿足一系列嚴格的標準,例如預算赤字不得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3%,負債率不超過國內生產總值60%,通貨膨脹率和利率接近歐盟國家的平均水平。

由於各國數字捨進位習慣不同,各國貨幣間的轉換均需通過歐元進行。歐元和原有貨幣的固定轉換比率如下:

這些轉換比率是由歐洲議會根據歐洲委員會的建議,按1998年12月31日的市場匯率為基礎而確定的,1歐洲貨幣單位等於1歐元。因為歐洲貨幣單位的價值取決於非歐元貨幣(主要是英鎊)的當日收盤價,所以該匯率沒有更早確定。

希臘在一開始並沒有達到使用歐元的標準,所以沒有在1999年1月1日加入歐元區。直到2年以後,在2001年1月1日,希臘加入歐元區,其貨幣的轉換比率是:

自1999年1月1日零時起,歐元引入無形貨幣(旅行支票,電子支付,銀行業等)領域;2002年1月1日,新的歐元紙幣歐元硬幣啟用,成為歐元區國家的法定貨幣。

原有的紙幣硬幣的轉換期持續2個月,直至2002年2月28日。各國官方停止使用原有貨幣作為法定貨幣的日期是不同的,最早的是德國德國馬克於2001年12月31日不再是德國法定貨幣,但是在2002年2月28日之前可以轉換成歐元。到2002年2月28日,所有的國家都停止使用原有貨幣作為法定貨幣。但是,在此日期之後,各國的中央銀行在幾年內仍舊接受原有貨幣,奧地利愛爾蘭西班牙中央銀行永久性的接受原有貨幣。最早停止使用的硬幣是葡萄牙埃斯庫多,它於2002年12月31日不再具有貨幣價值,而紙幣直到2022年則仍然是可轉換的。

芬蘭決定除了為收藏者而少量鑄造外,不鑄造1歐分和2歐分的硬幣,所以在芬蘭兌換歐元時,以1歐分或2歐分結尾的將捨去,以3歐分或4歐分結尾的將進位為5歐分。但是1歐分和2歐分在芬蘭依然是法定貨幣。

斯洛文尼亞於2007年1月1日採用歐元。其轉換比率為:

馬耳他、塞浦路斯於2008年1月1日採用歐元。其轉換比率為:

斯洛伐克於2009年1月1日採用歐元。其轉換比率為:

愛沙尼亞於2011年1月1日採用歐元。其轉換比率為:

拉脫維亞於2014年1月1日採用歐元。其轉換比率為:

立陶宛於2015年1月1日採用歐元。其轉換比率為:

克羅地亞於2023年1月1日採用歐元。其轉換比率為:

經濟和貨幣同盟

Thumb
世界上採行歐元與美元國家之比較:
  自行使用歐元
  貨幣與歐元掛勾
  貨幣在固定範圍內與歐元掛勾
  美元
  自行使用美元
  貨幣與美元掛勾
  貨幣在固定範圍內與美元掛勾

使用歐元的國家

目前官方使用歐元的國家有:奧地利比利時芬蘭法國德國希臘愛爾蘭意大利盧森堡荷蘭葡萄牙斯洛文尼亞西班牙馬耳他塞浦路斯斯洛伐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克羅地亞。某些歐元區國家的海外領土,例如法屬圭亞那留尼汪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馬提尼克等地區也使用歐元。

摩納哥以前使用法國法郎聖馬力諾梵蒂岡以前使用意大利里拉安道爾以前使用法國法郎和西班牙比塞塔,而三者已被歐元替代。根據他們和歐盟之間的協定,他們也可以代表歐盟鑄造歐元硬幣

黑山科索沃以前使用德國馬克,以上貨幣被歐元取代後,這些國家改以歐元作為實際貨幣,但它們和歐盟之間沒有任何法律上的協定,沒有參加歐洲中央銀行體系。

愛沙尼亞於2004年末完成了該國硬幣背面的設計[6][7],並於2011年1月1日加入歐元區。

許多以前匯率與歐洲貨幣掛鈎的貨幣,比如與葡萄牙埃斯庫多掛鈎的維德角埃斯庫多,已經改為與歐元掛鈎。歐元在維德角已被廣泛接受。而在2004年11月,維德角的首相在一個在葡萄牙舉行的會議上考慮把歐元作為維德角的正式貨幣。

總的來說,歐元已經是25個國家和地區的官方貨幣,28個國家和地區的官方貨幣的匯率與歐元掛鈎。

歐元區之外的歐盟國家

更多資訊 排名, 貨幣 ...
交易量最大的貨幣
全球外匯市場交易量貨幣佔比[8][9]
排名 貨幣 ISO 4217代碼
(符號)
日交易量佔比
(2022年4月)
1
美元
USD ($)
88.5%
2
歐元
EUR (€)
30.5%
3
日元
JPY (¥)
16.7%
4
英鎊
GBP (£)
12.9%
5
人民幣
CNY (¥)
7.0%
6
澳元
AUD ($)
6.4%
7
加元
CAD ($)
6.2%
8
瑞士法郎
CHF (cf)
5.2%
9
港元
HKD ($)
2.6%
10
新加坡元
SGD ($)
2.4%
11
瑞典克朗
SEK (kr)
2.2%
12
韓圓
KWR (₩)
1.9%
13
挪威克朗
NOK (kr)
1.7%
14
紐元
NZD ($)
1.7%
15
印度盧比
INR (₹)
1.6%
16
墨西哥比索
MXN ($)
1.5%
17
新台幣
TWD (NT$)
1.1%
18
南非蘭特
ZAR (R)
1.0%
19
巴西雷亞爾
BRL (R$)
0.9%
20
丹麥克朗
DKK (kr)
0.7%
21
波蘭茲羅提
PLN (zł)
0.7%
22
泰銖
THB (฿)
0.4%
23
以色列新謝克爾
ILS (₪)
0.4%
24
印尼盾
IDR (Rp)
0.4%
25
捷克克朗
CZK (Kč)
0.4%
26
阿聯酋迪拉姆
AED (د.إ)
0.4%
27
土耳其里拉
TRY (₺)
1.1%
28
匈牙利福林
HUF (Ft)
0.3%
29
智利披索
CLP (CLP$)
0.3%
30
沙地里亞爾
SAR (﷼)
0.2%
31
菲律賓披索
PHP (₱)
0.2%
32
馬來西亞令吉
MYR (RM)
0.2%
33
哥倫比亞披索
COP (COL$)
0.2%
34
俄羅斯盧布
RUB (₽)
0.2%
35
羅馬尼亞列伊
RON (L)
0.1%
36
秘魯新索爾
PEN (S/)
0.1%
37
巴林第納爾
BHD (.د.ب)
0.0%
38
保加利亞列弗
BGN (BGN)
0.0%
39
阿根廷比索
ARS (ARG$)
0.0%
其它 2.3%
總計[10] 200%
關閉

2004年以及2004年之後加入歐盟的國家最終也將使用歐元,接受歐元是他們入盟協定的一部分。其中,斯洛文尼亞、塞浦路斯、馬耳他、斯洛伐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克羅地亞已經採用歐元。捷克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最終完成經濟和貨幣同盟(EMU)第三階段的日期是在2016年或以後。

儘管保加利亞較遲加入歐盟(2007年1月1日加入),保加利亞國家銀行和保加利亞政府同意在2013年加入歐元區,當保加利亞國家銀行成為EMU的成員並有權鑄造保加利亞的歐元硬幣時,開始使用歐元。立陶宛因為通貨膨脹造成加入歐元區時間有所推遲。

 瑞典

瑞典沒有像丹麥那樣正式選擇退出EMU3,因此理論上必須在某個時間轉換為歐元。但是2003年瑞典舉行是否加入歐元區的全民公決英語2003 Swedish euro referendum,大多數瑞典公民投了反對票,瑞典人選擇了不加入歐元區。於是瑞典通過故意不符合加入歐元區的條件的方式,實質決定不加入歐元區。

 丹麥

2000年丹麥舉行是否加入歐元區的全民公決英語2000 Danish euro referendum,大多數丹麥公民投了反對票,丹麥人選擇了不加入歐元區。與瑞典不同的是,丹麥克朗與歐元間為聯絡匯率(€1=DKr7.46038±2.25%)。

單一貨幣的影響

一般認為[來源請求]採用單一貨幣可以提高經濟的相互依賴性並有利於歐元國家間的國際貿易在理論上[原創研究?],這是有利於歐元區的人民的,而且從歷史的觀點上來說貿易的增長是促進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此外也是符合建立歐盟間統一市場這個長期目的的。另一個主要的好處是取消了銀行交易的費用。而在以前,無論對於個人還是企業,在將本國貨幣兌換為外幣是這都是一項重大的成本。相反地,銀行將要承受相應的利潤損失。

單一貨幣的第二個影響是各國的物價水平的差異將要減少。因為價格的差異將引發套利行為,商品將從價格低的地區流向價格高的地區,使得歐元區內各地區間的價格趨於一致。這也將導致企業間的競爭加劇並有助於控制通貨膨脹,有利於消費者。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來源請求]在這樣一個大而不同的區域內使用單一貨幣是有害的。區域貨幣應當得到廣泛地使用。他們認為[來源請求],由於歐元區的貨幣政策利率水平由歐洲央行決定,各國將不能根據自身的情況調整其經濟。(但是在歐元實施以前,自從1990年代歐洲貨幣危機之後,各國利率水平的變化就十分接近同步了。)公共投資和財政政策將成為各個國家或地區的政府干預經濟的唯一手段。

也有觀點[來源請求]認為雖然歐元區的面積和人口都和由美國聯邦儲備局負責制定利率和貨幣政策的美國相似。但是與歐盟各國相比,美國各個州的自治權較小而經濟的相似性較大。而且歐盟各國的經濟並非「同步」的,某些國家位於經濟周期的底部而另一些國家則位於頂部,不同的國家也面對着不同的通貨膨脹壓力。由於歐洲國家間語言和文化的不同,歐元區之間勞動力的流動性也比美國低許多。

也有觀點認為[來源請求]美國之所以可以採用單一貨幣是因為美元在國際上是處於統治地位的貨幣。在歐元出現之前,世界上80%的外匯儲備是採用美元的形式。這給了美國經濟一個巨大的「補貼」,因為儲備美元相當於對美國機構或美國控制的外國機構投資。這種「補貼」有助於緩衝美國特定地區採用單一貨幣的影響。

如果歐元可以取代美元或者和美元一起成為國際主要貨幣,那麼一部分對美國的「補貼」就會轉移到歐元區,這可以有助於解決因為經濟結構不同而帶來的問題。

有觀點認為[來源請求]歐元會給歐洲金融市場帶來巨大的波動性,因為政府和企業如今可以介入歐元而不是本國貨幣,這就使得市場上資金的來源大為增長。

歐元與石油

歐元價將有重大的影響。歐元區比美國進口更多的石油用於消費,這意味着,歐元將要比美元更多的流入那些並不只用美元標價石油的石油輸出國組織(俗稱歐佩克,OPEC)國家。歐佩克也經常討論用歐元標價石油,這就要求石油進口國將儲備歐元而不是現在使用的美元以用於石油進口。儘管委內瑞拉的大部分石油出口美國,但是委內瑞拉總統烏戈·查韋斯(Hugo Chávez)已經聲明支援這個計劃。另一個支援此計劃的是已故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侯賽因,而伊拉克擁有的石油儲量為世界第二。自2000年起,伊拉克在出口石油時已經開始使用歐元,而在2002年,伊拉克將其美元儲備轉換為歐元,而在幾個月之後,美國決定發動伊拉克戰爭,對伊拉克開戰並隨後侵入其領土。如果歐佩克執行這項計劃,歐元區將獲得原來由美國獲得的「補助」。用歐元標價石油的另一個重要影響是歐元區油價的變化將緊貼世界油價。當2004年9月原油價格飆升至50美元一桶時,因為歐元對美元的匯率上升,歐元標價的石油價格並沒有太大的增長。同樣地,當油價和歐元匯率一起下降時,歐元標價的油價也不會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如果油價的變化和匯率的變化方向相反,歐元標價的油價變動將會被放大。用歐元標價將會消除歐洲油價對於歐元兌美元匯率的依賴性。

美國赤字型經濟嚴重依賴於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統治地位而帶來的多種美國債務和赤字的保障作用。如果美元不具有統治地位,美元和美國經濟可能會經歷許多拉美國家在1980年代經歷過的危機。只要美元的地位沒有受到威脅,美國的經濟就沒有崩潰的危險。單獨歐洲國家的貨幣不足以威脅美元的統治地位。有些經濟學家[來源請求]認為,歐元足以威脅美元的統治地位,並在特定情況下導致美國經濟崩潰。

歐元匯率

Thumb
1999年到2022年期間歐元兌換美元的匯率變動
Thumb
1999年到2022年期間歐元兌換日圓的匯率變動
Thumb
1999年到2022年期間歐元兌換瑞士法郎的匯率變動

報價方式

歐洲中央銀行要求,金融機構應以間接報價(Indirect Quote)表示歐元匯率。不論對任何貨幣,EUR都是基礎貨幣,置於前方,其他國家的貨幣是報價貨幣,置於後方。換言之,歐元匯率都是以EUR/XXX的形式表示需要多少外幣才能買入€1。這也展示了歐洲中央銀行要令歐元在全球市場佔據主導地位的決心。[11]

歐元與美元的匯兌

歐元面世之初,歐元兌各種貨幣(尤其美元)均大幅下跌。歐元於1999年面世時,每一歐元兌1.18美元;於2000年10月26日歐元跌至兌0.8228美元的歷史低位。但隨後歐元開始經歷一段復元期。2001年初,歐元升至近兌0.96美元。但隨後又踏入下跌期,雖然該次的跌幅較小,最低跌至於2001年7月6日的兌0.834美元。通貨起始恢復制衡美元。由於美國的公司醜聞影響,這兩種貨幣於2002年7月15日接近1:1,到了2002年末,歐元達到了1.04美元,隨後持續攀升。

2003年5月23日,歐元第一次超越了它面世那天的高度1.18美元,並於2004年12月24日衝破了1.35美元(0.74歐元 = 1美元)。2004年12月30日,它創下了1.3668美元的最高紀錄。某些分析家預測歐元將繼續維持對美元的強勢。2007年8月13日,歐元達到了1.37美元。2007年11月23日,歐元達到1.49美元。2008年4月22日及7月15日,歐元兩次達到歷史新高1.60美元。在經歷金融危機後,歐元進入強烈震盪時期。截至2014年2月8日1歐元=1.3631美元。

2022年7月,歐元因為能源危機和通貨膨脹而一度貶破1美元,創下2002年12月以來新低紀錄[12]

與歐元掛鈎的貨幣

現時與歐元掛鈎的貨幣計有:維德角埃斯庫多波黑可兌換馬克保加利亞列弗、法國海外法郎、中非法郎西非法郎科摩羅法郎。 其中維德角埃斯庫多原本與葡萄牙埃斯庫多掛鈎,波黑可兌換馬克保加利亞列弗原本與德國馬克掛鈎,法國海外法郎、中非法郎西非法郎科摩羅法郎原本與法國法郎掛鈎。

歐元在歐盟世界外,總共是16個國家及地區的官方貨幣。而且,有22個國家及地區的貨幣都是直接跟歐元掛鈎的,包括14個西非國家,三個法國太平洋地區,兩個非洲島國及三個波爾幹半島的國家。

歐元匯兌的驅動力

在2001到2004期間,其中一股力量是由於歐洲的利率具有比美國更大的吸引力。 美國聯邦儲備局近幾年維持較歐洲央行更低的利率,除了歐洲幾個較大的經濟體外,尤其是德國,利率成長的十分緩慢甚至是沒有成長。此一現象歸因於歐洲央行有責任去協調歐元區整體的通貨膨脹比率;一些表現優秀的國家,如愛爾蘭超越了歐洲央行的目標[來源請求]

不過,雖然利息中的差別成為歐元壯大的其中一個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莫過於美國在經常帳戶上有龐大不穩定的逆差。市場普遍關注美國的 雙赤問題。此問題令美元陷於弱勢。美國赤字高達4,270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7%,而包含資金流動在計算內的經常帳戶,是最常用的貿易指標,其逆差於2004年的第二季達至1,661.8億美元。

其中一個主要的因素,就是有一些亞洲貨幣兌美元的匯率不及其兌歐元的匯率。中國人民幣在不久之前才跟美元脫鈎,而日圓日本銀行的干預而被托住。這些壓力令美元偏軟,從而令歐元轉強。

歐元被引入成為現金貨幣後,就從谷底中回升。在1999年到2002年期間,歐元懷疑論者認為,歐元疲弱是歐元試驗失敗的先兆。歐元在這段期間表現疲弱,可能是因為貨幣還未「正式形成」。由於歐元紙幣和硬幣的發行當時尚未開始,這項計劃仍有機會失敗。但是,當歐元以現金方式流通時,市場對歐元的信心增加,愈來愈多人相信歐元會繼續流通,這令歐元幣值上升。在1999年至2002年期間,這項因素在歐元由弱轉強的過程中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在這個時期之後,其他因素變得更加重要。

另一個早期歐元下滑的原因是,是原來持有多國貨幣是要避免單一貨幣匯率下跌帶來的風險,因此當固定匯率一旦被確定,很多投資者和中央銀行都會大量沽出所持有的本國貨幣。當歐元區國家貨幣之間的匯率固定時,持有例如德國馬克法郎是意義相同的。另外有理由相信,有大量黑錢被兌換成為美元,以避免進行歐元的公開兌換。

結果

儘管歐元與其他主要或次要貨幣升值,美國貿易赤字依然持續成長。經濟理論認為美元貶值(即變得較便宜)與歐元升值(即變得較昂貴)將對美國出口有所助益,並減少美國進口活動。然而某種程度上,這取決於供應鏈中,貨幣成本轉嫁的模式。此外,貶值美元使得在美國的外國投資額增長(雖然伴隨而來的是降低的回報),所以持續增長的外資在某種程度上將鞏固美元的地位。而且,美元的貶值使得外國在美國投資成本更低(雖然獲益也減少了)。因而,持續增加的外國投資將會鞏固美元的地位。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角色有助於支撐美元及減少預算赤字,但此二功能的正常運作仍須端視持續的外國支援。

歐洲中央銀行和各國金融管理機構通過購買新發行的美國政府國債為財政作外匯儲備,而這也須要動用美元。如果某段時間外國人不願意以現時利率購買美國債券(因為美元的貶值也降低了美國國債的價值),那麼美元也會巨幅跌落。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美國政府將不得不提高利率,而這將削減經濟增長。

有人預測,歐元相對於美元的強勢可能會鼓勵各國使用歐元作為替代的儲備貨幣薩達姆·侯賽因時代的伊拉克就曾在2000年將該國的儲備貨幣由美元改為歐元。 一些掌握大量儲備貨幣的國家(如印度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已將他們的部分外匯儲備由美元兌換為歐元,甚至歐佩克也將他們的貿易貨幣從美元更改為歐元。這些都將長遠地加強美元貶值的趨勢。在2004年,國際結算銀行的報告中說銀行的歐元存款金率從2001年的12%增長到20%,並將持續升高。美元的貶值,也將使得美國人投資外國股票的獲益升高,而這也更進一步地使美元蕭條。

歐元的升值將抑制歐元區的出口,但目前仍幾乎沒有發生這種狀況的跡象。其主要原因是歐元區的主要的全球性消費國的貨幣也相應的對美元升值。隨着經常帳目赤字繼續上升,加上美國沒有計劃採取緊縮措施來減少進口、增加出口。這種情況將可能導致美元失去其作為世界結算貨幣的地位,由歐元或包括歐元的一籃子貨幣取而代之。

更多資訊 當前 EUR 匯率 ...
當前 EUR 匯率
根據Google財經 AUD CAD CHF CNY GBP HKD JPY TWD USD
根據新浪財經 AUD CAD CHF CNY GBP HKD JPY TWD USD
根據雅虎財經 AUD CAD CHF CNY GBP HKD JPY TWD USD
根據雅虎香港財經: AUD CAD CHF CNY GBP HKD JPY TWD USD
根據Yahoo奇摩股市: AUD CAD CHF CNY GBP HKD JPY TWD USD
根據XE.com​(其他語言 AUD CAD CHF CNY GBP HKD JPY TWD USD
根據OANDA​(其他語言 AUD CAD CHF CNY GBP HKD JPY TWD USD
關閉

歐元符號

Thumb
歐元標誌是由字母C和兩條橫線組成的風格化的希臘字母ε,而在歐元符的官方構造形式上,指定應該用黃色列印在藍色背景上

歐元的國際三字母代碼(ISO 4217標準)為EUR。其符號為特別設計的歐元符(€),由民意調查從十個設計方案中選出兩個,最終提交歐洲委員會選出最終設計。最終勝出者為由四名專家組成的小組所設計的。歐洲委員會宣稱這一符號是「代表歐洲文明的希臘字母epsilon Ε,代表歐洲的E,與代表歐元穩定性的橫劃的平行線的組合」。但一位EEC前美術設計主編聲稱他創作了此符號作為歐洲的一個代表符號,對此存在爭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歐元符在Unicode字元集中的名稱是 EURO SIGN,編碼為 U+20AC(十進制8364)。在傳統拉丁字元集的升級版本具有同樣編碼。在歐元符提出後不久,HTML4.0版本後引入了 € 表示這一符號,但部分瀏覽器無法正確解析此代碼。

歐洲委員會最初規定歐元符具有確定的結構比例,不依字型而變化。這一規定意味着歐元符將作為一個標誌,而不是像字母美元英鎊等其他貨幣符號一樣作為可設計的符號。但是嚴格保持其尺寸將導致歐元符在大部分字型中比其他符號和數字要寬,而且有時會導致一些佈局上的問題。因此大部分字型設計者忽略了歐洲委員會的規定,而自行設計各種字型中的歐元符變體,通常基於該字型中的大寫字母C。上方的圖片為官方的歐元符。

Thumb
歐元符的官方規格

在電腦上輸入歐元符依賴於所用的作業系統和語言與區域設置。一些歐美的流動電話公司對短訊服務系統的特定字元集軟件製作了過渡升級版本,將不常用的人民幣日元符號替換為歐元符號,最新的電話已同時包含這兩個符號。

歐分沒有官方推薦的符號,其金額一般用歐元的小數表示(如通常使用 €0.05 而不是 5¢ 或 5c)。小寫字母 c 通常也被使用,來自於荷蘭盾的次級貨幣單位cent)。在愛爾蘭通常可見小寫 c 表示(如郵票上),不過商店中有時使用分幣符 ¢。希臘則廣泛用其原貨幣單位 LeptonΛεπτά) 的縮寫——大寫字母 lambdaΛ) 表示,而且這一單位還被用在希臘發行的歐元硬幣自行設計面上。德國通常使用「cent」的縮寫「ct」。芬蘭一般使用小數形式,如 -.82 €,不過有時也可以看到芬蘭語「sentti」的縮寫「snt」,如 50 snt 。

歐元符在貨幣表示中的位置也存在着差異。雖然官方推薦將其放置在數字之前,但不少國家的人們還是保留了原有貨幣的習慣。西班牙法國的人們難以轉變為這種他們認為稍有些不合邏輯的形式(書寫時貨幣符號在前:如 €2 ;但讀的時候在後:deux/dos euros 「2歐元」)。因此在法國 €3.50 通常被寫成 3€50 ,這來自於法郎的習慣書寫風格(如22F96)。

歐洲憲法公投對歐元的影響

Thumb
各式歐盟貨幣,包括有紙幣硬幣

雖然歐盟憲法未獲通過對於歐元的地位沒有影響,但是在法國荷蘭於2005年的公投否決憲法,引發對歐元的憂慮。

  • 德國明星雜誌2005年6月1日所發表的統計顯示,有56%的德國人贊成重新使用馬克。[13]
  • 意大利北部聯盟的黨員討論,提出為意大利是否重新使用里拉進行公投。
  • 法國運動黨黨員提出,為法國是否重新使用法郎進行公投。[14]
  • 與德國迥然不同的,2005年6月7日奧地利一項調查顯示歐元受到廣泛支援:73%受訪者表示,希望保留這個統一貨幣,而只有21%的人贊成回用原來的貨幣先令。[15]

不過,這些方案提出後不久,歐洲委員會發表聲明,否定其可能性,並說不會棄用歐元("the euro is here to stay")。

幫助推行歐元的經濟學家

經濟學家羅伯特·蒙代爾被稱作歐元之父。維姆·德伊森貝赫也起了關鍵作用。

俚語詞

一些國家用當地的俚語來形容歐元:

芬蘭

用來形容歐元最普通的詞是「蛋」。這是來自於huge這個詞,芬蘭的俚語詞「markka」一詞。huge一詞的起源和起因不是很清楚。「分」有時候也被叫做sena。歐元也被稱為ekieeroerkkiEeroErkki 都是芬蘭人的名字。另一個俚語名是jörö,這是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之中Grumpy的芬蘭名字,因為jörö 和歐元的英語發音在歐洲人聽起來是相似的。

愛爾蘭

quid 這個名詞由表示愛爾蘭鎊的一個俗語,轉變成為代表歐元的俗語名詞。Fiver這個字用來形容歐元五塊錢的鈔票,而tenner用來形容歐元十元鈔票。另一個比較少用的別名是yo-yo

葡萄牙

因為1歐分的硬幣很小,幾乎立刻就獲得了他的暱稱。最常見的是:feijão(豌豆)、botão(按鈕)、tostão (一分)。 在葡萄牙,在人們不想用錢賭博時,就使用豌豆,如葡萄牙語中的習慣表達語jogar a feijões(賭一顆豌豆),這暗示一個1歐分的硬幣和一顆豌豆一樣沒有價值。一些年長者感到很難發出「euro」這個音,於是就把他念成「ouro」(金),而有些人真的以為歐元真的是「ouro」,因為兩字十分接近,而且其硬幣很像金。1分、2分和5分硬幣被稱為moedas pretas (黑色的硬幣) 因為會愈變愈黑。100元、200元和500元(最後者尤甚)被稱為nota grande(大鈔票)。

奧地利和德國

歐元曾被戲稱為「Teuro」,取「teuer」(昂貴的意思)的諧音。在引入歐元後,許多人感覺物價大幅上升,認為雜貨店和餐館趁貨幣轉換的機會抬高了物價,以一塊比薩餅為例,大部分意大利餐館在使用歐元前的售價約13德國馬克,而使用歐元後約13歐元,幾乎是原先的2倍。年輕人會用眾數的Euronen,很多人覺得這是借自科技或科幻小說的名詞,因為網上一個仿效星艦奇航記的小說引入一班外星人叫EuronenEuronians)。

意大利

歐元一詞有些時被開玩笑地形容為neuro/神經質,意思新貨幣令人(和經濟)發瘋。 另外,意大利語單詞euro可作單和複數之用;有些人通俗地使用複數euri

荷蘭

5分硬幣有時被稱為stuiver,此詞於荷蘭盾通行的時期是用來形容5分硬幣的。同樣道理,1角硬幣有時被稱為dubbeltje,這詞由double stuiver衍生出來的。在價錢中,honderd一字 (一百)常被snip(common Snipe)代替,因為在1980及1990年代期間,common snipe於100元荷蘭盾鈔票上出現。

希臘

歐元的眾數被戲稱為'Evra',來自其語言的文法規律,另一個並不存在的名詞 to Euron 興起。歐元很諷刺地被稱為'Evropoula'(「細小的歐元」),由一位電視主持人Annita Pania的一段台詞衍生出來。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