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傑(1971年11月26日),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民主進步黨新潮流系,現任中華民國大陸委員會政務副主任委員兼發言人、海峽交流基金會副董事長,妻子為立法委員林楚茵。曾任第11至13屆臺北市議會議員[1],亦為學者及翻譯家,長年擔任民進黨重要政策幕僚、主要鑽研兩岸關係政策。原籍浙江大陳,是大陳義胞第二代,是野百合學運代表人物之一。

快速預覽 梁文傑, 中華民國大陸委員會政務副主任委員兼發言人 ...
梁文傑
Thumb
 中華民國大陸委員會政務副主任委員兼發言人
現任
就任日期
2023年1月31日
詹志宏 沈有忠同時在任
行政院院長陳建仁
卓榮泰
主任委員邱太三
邱垂正
 中華民國海峽交流基金會副董事長
現任
就任日期
2024年9月6日
羅文嘉 許勝雄同時在任
董事長許勝雄(代理)
吳豊山
臺北市議會第11-13屆議員
任期
2010年12月25日—2022年12月25日
選區第四選舉區
中山區大同區
個人資料
出生 (1971-11-26) 1971年11月26日53歲)
臺灣臺北縣永和鎮(今新北市永和區
籍貫浙江大陳
國籍 中華民國
政黨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配偶林楚茵2007年結婚)
學歷
經歷
關閉

早年生涯

梁文傑雙親為浙江大陳人(大陳義胞),因第二次國共內戰,於1955年大陳島撤退中,隨中華民國陸軍部隊遷至臺灣[2]。梁文傑就讀建國中學時,即研究左派思想[3]大學聯考考入國立臺灣大學就讀政治學系,逐漸投入政治。就讀臺大期間,曾到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政策會兼職。公務之餘從事英文翻譯工作,已出版多本譯作。[4]

政治生涯

步入政壇

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畢業,曾一度在英國留學,在倫敦政經學院就讀博士班。而後被立法委員林濁水遴選為其辦公室主任,並參與民進黨新潮流系的政策制定。1999年,參與《臺灣前途決議文》草案擬稿。2002年,梁文傑擔任民進黨中央政策會副執行長。2004年,他為陳水扁助選,擔任民進黨政策協調部主任一職,負責擬定政策[5]。2005年秋天,他擔任民進黨兩岸政經學會首屆秘書長。之後梁又出任新社會智庫執行長、新社會政策雙月刊總編輯。他在擔任民進黨中國事務部副主任時曾提出兩岸問題可參考「兩德統一」來解決[6]

臺北市議員

2010年,梁文傑投入臺北市大同區中山區議員選舉並當選[7]。2014年,以選區第一高票當選連任。

2015年5月20日,民進黨召開中執會,通過2016年立委「艱困選區」黨員徵召名單,確定徵召梁文傑參選臺北市第三選舉區中山、北松山),立委選舉[8]。然而,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批判稱梁文傑2014年底選完議員,2015年又投入立委選舉。梁文傑終究決定於2015年6月5日召開記者會宣佈退選。[9]後民進黨禮讓無黨籍的精神科醫師潘建志,但亦有泛綠背景的李晏榕亦參戰瓜分票源,最終使得國民黨的蔣萬安以未過半得票便當選立委。

2022年11月26日,以898票的些微差距落後於退出時代力量競選連任的林亮君,因而敗選。之前民調領先的梁文傑意外成為落選頭,無緣四連霸。[10]檢討敗選情形,梁文傑稱,自己希望支持綠營議員能五席全上,自己也是連任多屆,選戰末期不好意思喊搶救自己,導致票源被瓜分,因此落選。但梁文傑認為親綠的林亮君能連任而無悔,希望綠營還是能好好監督新任臺北市市長蔣萬安。[11]

陸委會副主委

梁文傑曾說,「研究中國大陸是本業,從政是副業」,從小熟悉中國近代史臺灣史,很早就開始從事中國及兩岸政策研究。2023年陳建仁內閣,總統蔡英文、閣揆陳建仁希望維持穩健的兩岸政策、增加論述能力,並且培養中壯世代兩岸事務人才,於是邀請梁文傑1月31日接任大陸委員會政務副主任委員。

2023年2月,梁文傑個人臉書關閉,被解讀是因出任大陸委員會政務副主任委員。[12]2024年8月,國民黨立委陳玉珍金門縣議會訪問團赴北京拜會國台辦主任宋濤,爭取陸客赴金門旅遊,梁文傑在表示「歡迎更多的陸客到金門馬祖旅遊」,並指如果此行能夠讓陸客來到金門,非常樂見。[13]

選舉紀錄

更多資訊 年度, 選舉屆數 ...
年度 選舉屆數 選舉區 所屬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備註
2010 第十一屆臺北市議員選舉 臺北市第四選舉區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21,111 11.23%
2014 第十二屆臺北市議員選舉 26,155 13.23%
2018 第十三屆臺北市議員選舉 17,827 9.64%
2022 第十四屆臺北市議員選舉 12,919 7.20%
關閉

家庭

其妻林楚茵[14],現為民進黨立法委員,曾為記者、新聞主播、三立電視新聞部政治組副主任[15]

演出作品

電視劇

年份 播放平台 片名 導演 飾演 備註
2021年 YouTube公視 國際橋牌社2 汪怡昕、林世章孫大軍 立法委員[16] 客串

譯著

  • 索樂文,《索樂文報告:中國談判行為大剖析》(台北:先覺出版社,2000)ISBN 9789576075506
  • 羅伯·萊奇,《賣命工作的誘惑——新經濟的矛盾與選擇》(台北:先覺出版社,2002)ISBN 9789576077951
  • 安德魯·辛巴里斯英語Andrew Zimbalist,《奧運的詛咒:奧運、世足等全球運動賽會如何危害主辦城市的觀光、經濟與長期發展?》(台北:八旗文化,2016)ISBN 9789865842956
  • 裴敏欣,《出賣中國:權貴資本主義的起源與共產黨的潰敗》(台北:八旗文化,2017)ISBN 9789869486583
  • 凱倫·伊利特·豪斯英語Karen Elliott House,《中東心臟:沙特阿拉伯的人民、宗教,歷史與未來》(台北:八旗文化,2018)ISBN 9789578654068
  • 羅伯·塞維斯,《意外的和平:雷根、戈爾巴喬夫等「四巨頭」,如何攜手結束半世紀的冷戰對峙?》(台北:八旗文化,2021)ISBN 9789865524401
  • 克萊夫·漢密爾頓、馬曉月,《黑手:揭穿中國共產黨如何改造世界》(台北:左岸文化,2021)ISBN 9789860666601
  • 喬許·羅金英語Josh Rogin,《天下大亂:川普政府的中國政策,其形成、矛盾與內幕》(台北:八旗文化,2021)ISBN 9789860763508
  • 麥可.紐曼,《社會主義:牛津非常短講002》(台北:左岸文化,2022)ISBN 9786269606313
  • 萊斯利.荷姆斯,《共產主義:牛津非常短講003》(台北:左岸文化,2022)ISBN 9786269606320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