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斯·法蘭西斯·黎克特(英語:Charles Francis Richter,1900年4月26日—1985年9月30日),美國物理學家、地震學家,生於美國俄亥俄州歐弗佩克英語Overpeck, Ohio。曾任職於加州理工學院與同事賓諾·古登堡共同創立了判定地震震級的黎克特制地震震級,並於1935年首次使用這一度量方式。

Quick Facts 查理斯·法蘭西斯·黎克特, 出生 ...
查理斯·法蘭西斯·黎克特
Thumb
出生(1900-04-26)1900年4月26日
美國俄亥俄州歐弗佩克英語Overpeck, Ohio
逝世1985年9月30日(1985歲—09—30)(85歲)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
國籍美國
母校史丹福大學、加州理工學院
知名於黎克特制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地球物理學地震學
機構加州理工學院
Close

生平

查理斯·法蘭西斯·黎克特於1900年4月26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歐弗佩克英語Overpeck, Ohio的一個農村家庭[1]。黎克特還擁有德國血統,他的曾祖父由於在德意志1848年革命中受到迫害從巴登-符騰堡州逃亡至美國[2]。在黎克特年輕時就飽受了人間痛苦。他的父母在他幼時便離了婚,隨後他被外祖父撫養長大,在1909年跟隨着整個家庭移居至洛杉磯,這也使得他在年輕時患有精神分裂症[3]。1920年,黎克特從史丹福大學本科畢業。1928年,他在加州理工學院獲得了理論物理學的博士學位,但在此前一年,他就早已收到了來自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聘函。因此,黎克特開始接觸地震學

1985年9月30日,黎克特因充血性心力衰竭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逝世,享年85歲[4]

科研生涯

查理斯·法蘭西斯·黎克特於1927年收到了來自羅伯特·密立根的研究助理聘函,自此開始在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帕薩迪那地震研究所工作,也正是在此結識了他的合作夥伴賓諾·古登堡[4]。他在哈里·伍德教授的指導下開始學習地震學知識,如震相分析等,從事測量地震圖和確定震央的工作[5]。1931年開始,帕薩迪那地震研究所開始了出版定期地震目錄的準備工作,這促使黎克特加快了解決如何確定地震大小問題的進程[5]。為解決這一問題,1932年,黎克特和古登堡共同發明了一種用於描述地震釋放能量大小的標度,即黎克特制[6]。此後,古登堡的每項重要工作,幾乎都得到了黎克特的參與和合作,他們兩人合著的論文多達160多篇[5]。1937年,他回到了加州理工學院擔任助理教授一職。在二戰後,他晉升為副教授,最終於1952年正式成為了教授,在那裏度過了他的餘生[3][4]

1959年,黎克特作為交流學者前往東京大學工作了一年,這是他唯一一次離開加州理工學院的工作經歷,自此他再也沒有享受過任何公休[3]。1970年,黎克特正式退休[7]

顯著科研成果

1932年,黎克特與同事古登堡共同發明了一種用於描述地震釋放能量大小的標度,即黎克特制[6]。地震的震級頻度分佈被認為是地震的最重要性質之一,而黎克特與古登堡確定的公式被認為是傳統地震學中最遵從震級頻度分佈的關係式[8]。在1971年聖費爾南多地震英語1971 San Fernando earthquake發生後,重災區因為引用了黎克特發表的警告而防止了更多的傷亡出現[7]

個人生活

查理斯·法蘭西斯·黎克特承認自己是一名活躍的裸體主義者。他曾與他的妻子前往過多個裸體社區英語Nude recreation。黎克特同時也是一名無神論者[1]

參見

參考來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