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王朝第7代國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朝鮮世祖(韓語:조선 세조/朝鮮 世祖 Joseon Sejo;1417年11月7日—1468年9月23日),朝鮮王朝的第7代國王,1455年至1468年在位。姓李,諱瑈(韓語:이유/李瑈 Yi Yu),字粹之(韓語:수지/粹之 Su ji)。諡號惠莊承天體道烈文英武至德隆功聖神明睿欽肅仁孝大王(韓語:혜장승천체도열문영무지덕융공성신명예흠숙인효대왕/惠莊承天體道烈文英武至德隆功聖神明睿欽肅仁孝大王 Hyejang seungcheon chedo yeolmun yeongmu deok'yung seongsin meong'ye heumsuk inhyo daewang)。
世祖初時被封為晉平大君,後來改封為咸平大君、晉陽大君,最後再改封為首陽大君。他是第三代國王太宗之孫、第四代國王世宗大王的次子、第九代國王成宗的祖父。當第五代國王、李瑈兄長文宗離世時,由文宗11歲之子端宗繼位,並由李瑈負責輔佐新君。然而,就在端宗即位的第二年(1453年),李瑈發動癸酉靖難,將2位輔助端宗的重臣皇甫仁和金宗瑞棒刑致死,並流放賜死胞弟安平大君李瑢。事後李瑈官拜「領議政府事、判吏兵曹、兼內外兵馬都統使」,冊封「奮忠仗義匡國輔祚定策靖難功臣」,掌握了朝廷的實權與兵權。在韓明澮的獻計下,1455年李瑈迫端宗讓位予他,尊端宗為太上王,兩年後處決圖謀復立端宗的宗室和大臣,將弟弟錦城大君李瑜、漢南君李𤥽流放後殺害前者,貶端宗為魯山君,同年將其賜死。
世祖在位期間推行了一些措施:除了肅清反對派以外,亦廢除了議政府署事制,並恢復了六曹直啟制,主要是加強中央集權的權力,以避免其他人效法他篡位奪權。世祖被朝鮮歷史學家評為一代暴君,但客觀的來說,世祖的殘暴主要是在對付政敵上,在治國方面世祖還算是不錯的君主,他透過維持強力的王權,對官制進行改革、對法制及軍制加以充實。而朝鮮王朝的基本法典《經國大典》亦在這時候開始編纂。
1468年9月23日(明成化四年九月初八日、世祖十三年九月初八日),飽受病痛折磨的世祖禪位於其子睿宗,次日在壽康宮(今首爾特別市昌慶宮)正殿——明政殿去世,在位十三年,享年五十二歲,明朝賜諡號惠莊,廟號世祖,朝鮮加諡曰惠莊承天體道烈文英武至德隆功聖神明睿欽肅仁孝大王。與貞熹王后合葬於楊州郡[1]光陵。
稱號 | 生卒年 | 本貫 | 父母 | 備註 |
---|---|---|---|---|
貞熹王后尹氏 | 1418年-1483年 | 坡平 | 坡平府院君尹璠 興寧府夫人仁川李氏 |
朝鮮首位垂簾聽政的大王大妃。 |
此外,根據朝鮮王朝末期野史《錦溪筆談》的說法,世祖還有一位女兒李世熺,但不見於任何正史的記載。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