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技研工業(日語:本田技研工業ほんだぎけんこうぎょう Honda giken kōgyō */?;英語:Honda Motor Co., Ltd.東證1部7267, NYSEHMC),簡稱本田HONDA,又名康打,是日本一家跨國交通載具機械製造公司,主要聞名於其汽車摩托車飛機發動機及電力設備生產業務。

Quick Facts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商業名稱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Honda Motor Co., Ltd.
商業名稱HONDA(ホンダ
公司類型上市公司
股票代號東證1部7267
NYSEHMC
ISINJP3854600008在維基數據編輯
法人編號6010401027577
成立1948年9月24日,​76年前​(1948-09-24昭和二十三年)
創辦人本田宗一郎
代表人物三部敏宏(代表取締役社長
倉石誠司(副社長)
總部 日本 〒107-8556
東京都港區南青山2-1-1
標語口號The Power of Dreams
產業製造業
產品汽車摩托車飛機發動機
營業額1216.243億美元(2016財年)
經營收入68.7億美元(2011財年)
淨收入28.299億美元(2016財年)
資產23,970,000,000,000 日圓 (2022年) 編輯維基數據
資產淨值10,770,000,000,000 日圓 (2022年) 編輯維基數據
所有權者日本受託管理人服務信託銀行信託部、日本Master Trust信託銀行大通銀行明治安田生命保險東京海上控股 編輯維基數據
員工人數208399人(2016財年)
網站www.honda.co.jp
Close

歷史

本田公司成立於1948年9月,成立之前生產汽車的關鍵零配件活塞環,創辦人為本田宗一郎。當時在濱松市成立的本田技術研究所,主要生產紡織機,不過當時二戰結束日本戰敗,百廢待舉交通不便,許多人利用自行車去運糧,本田宗一郎看準這一點,於是動用巧思,想利用陸軍在戰後遺留下來大批的無線電機,當做自行車的動力系統,於是低價標購一批,拆下裏頭的小型汽油發電機,裝在腳踏車上,再利用水壺當做油箱,把自行車改造成機器自行車,當買來的無線電機用完,於是本田宗一郎着手自行開發名為A型的50cc雙缸機車引擎,後來開始推出A型機車。後來讓剛開業不久的本田技研大發利市,也讓當時許多車廠跟進,研發「機器自行車」。1949年。本田宗一郎遇見藤澤武夫,他們兩人後來攜手一同將本田打造成跨國大企業[1]

自1959年以來,本田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車製造商[2][3]。在1982年本田技研工業的摩托車生產達到頂峰時,摩托車的年生產量接近300萬輛。2004年開始,本田製造由柴油發動的摩托車,除了低噪音外,也比過去的機車排放更少的廢氣,減輕了污染的程度。2006年,本田技研工業的摩托車年產量降低到了約550,000輛,但是依然高於本國的同行業競爭者[4]。本田技研工業生產的知名摩托車系列有本田小狼本田猴子本田非洲雙缸本田金翼等。本田亦是世界上最大的內燃機製造商,每年生產超過1400萬台內燃機[5]。1986年,本田在發佈了極品品牌,成為日本第一個發佈旗下專有豪華品牌的汽車製造商。在北美洲,本田是第一家開創豪華高階品牌的日本汽車製造商。本田於2001年成為日本第二大汽車製造商[6][7]。之後與日本的汽車業界百年老店日產汽車,總銷量相持在全國第二或三位中。在2016年,本田是世界第五大汽車製造商。

Thumb
本田ASIMO機械人

除了汽車和摩托車核心業務,本田還生產花園設備、船舶發動機、個人船舶和發電機及其他產品。自1986年以來,本田參與了人工智能/機械人研究,並在2000年發佈ASIMO機械人。此外,它們還冒險進入航空航天領域,於2004年建立GE本田航空發動機和Honda HA-420 HondaJet,並於2012年開始生產。

Thumb
Honda HA-420 HondaJet

2013年,本田在研發上的投資約5.7%(68億美元)[8]。在2013年,本田第一個成為美國淨出口商的日本汽車製造商,出口108,705輛本田和極品車型,而只進口了88,357輛[9]

2018年10月4日本田汽車和通用汽車達成協議,共同開發無人駕駛汽車。本田將向通用汽車的無人駕駛汽車公司Cruise Automation注資7.5億美元,本田還會在2030年之前向Cruise投入20億美元。這意味着本田將投資Cruise共27.5億美元。

2024年1月,本田與通用汽車公司共同開發的新型氫燃料電池系統已經開始量產,標誌着兩家公司向氫能的大規模商業化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10]

賽車活動

本田的創辦人本田宗一郎本身就是一個熱愛賽車的人,早年曾經自己代表他所效力的大都會修車廠參加日本國內賽事奪得第二名。本田也是世界上少見的將賽車視為公司命脈的大型車廠,自2000年重返F1賽事,其一直是投入最多金錢的贊助商(06自立廠隊)。本田不論汽車或摩托車的賽事都有極高的成就,本田是全世界唯一一家汽車和摩托車最高級別賽事(分別是F1和Moto GP)都曾奪得年度總冠軍(包括車手和車隊冠軍)的交通工具製造商。

摩托車

Thumb
本田RC213V英語Honda RC213V

本田技研才創立不久就投入摩托車賽事,1950年代奪得曼島TT賽事冠軍,1960年代投入Moto GP,並且在1961年就拿下首個125級別的單站冠軍,也拿下當年125級別的年度總冠軍,成為日本第一家在Moto GP獲得分站勝利和總冠軍的摩托車廠。更不可思議的是當年250級別的賽事也同樣是由本田拿下總冠軍,此後本田分別在這兩個級距的賽事贏得十多個年度冠軍。Moto GP自1949年至今有57年歷史,只有125,250和500(後改制為四行程990c.c.Moto GP,2007年已經改制為800cc)這三個級別是一直在舉辦的。本田自1960年代早早就稱霸125和250級別,時至今日本田與山葉也是唯一兩家仍在固定參加這兩個級別賽事的日本車廠,其餘諸如川崎鈴木都已退出(不計外卡參賽)。

本田在1960年代125,250級別的奪冠使得全球都將目光放到了這個當時的日本小廠身上,本田也不滿足現狀,在66年正式加入當時最頂級的500c.c.賽事,和世界名廠一較高下。不過本田在頂級級別卻一點也不如其在125和250的風光,本田先是遭遇八屆世界冠軍Giacomo Agostini和Phili Read帶領的MV Agusta的十七連霸王朝(1958-1974)在1970年代中歐洲車廠中衰之時,卻也輪不到本田,當時Giacomo Agostini轉投山葉,幫助山葉贏得1975年的500年度總冠軍,山葉也是日本第一個奪得500世界冠軍的車廠,本田第一個500冠軍是在1983年由美國車王Freddie Spencer騎乘NS500拿下,而Spencer更在1985年同時奪得250和500的世界冠軍。後來本田又在Eddie Lawson,Wayne Gardner的幫助之下拿下87,89的冠軍。不過真正風光的是1990年代後期的NSR500時代,由澳洲車王Mick Doohan創造五連冠佳績(1994-1998)而99年又由Alex Criville拿下總冠軍。近期500c.c.二行程引擎的最後一年2001年的年度冠軍是則是由今日有小飛俠之稱的Rossi拿下。Rossi在02,03騎乘新型990c.c.四行程引擎的本田RC211V再度奪冠,不過Rossi在04年以及05年賽季,轉投山葉並助其奪冠。雖然本田在近年受到轉投山葉的Rossi不小的壓力。但今年在一批年輕小將的帶領之下頗有中興之勢。本田共計拿下13次頂級級別世界冠軍僅次於MV Agusta的18次。而在2006年本田終於在美國車手海頓拿下了年度積分總冠軍。

汽車

Thumb
本田RA108英語Honda RA108

本田在汽車賽事方面成就最高就屬方程式賽車,特別是被視為汽車賽事最高殿堂的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本田早在1964年就以廠隊身份參賽,在65年和67年雖有拿下單站冠軍,但並沒有拿下年度車手或車隊冠軍。本田技研在1962年才投入汽車製造,在64年就參加F1賽事的確相當不可思議。本田是日本車廠第一個參加F1、也是第一個拿到分站冠軍和年度車手、車隊冠軍的車廠。不過本田拿到世界冠軍是第二次參加F1之時。

1968年本田正式退出F1賽事,直到1983年才重新參加F1。不過這一次本田是以引擎供應商身份參賽,同時也是代表日本車廠在F1史上最輝煌的一刻。1986年-1991年,六年之間本田贊助的車隊拿下了六屆年度車隊冠軍(86,87威廉士88,89,90,91邁凱倫)和五屆車手冠軍(87 N.PIQUET,89 A.PROST,88、90、91 A.SENNA)。隨着本田宗一郎在1991年過世,本田以連續獲得冠軍後「沒有值得追求的目標」為由退出F1。本田宗一郎長子—本田博俊的公司「無限」(為一專門設計、改裝本田量產車的改裝廠)則於91年接下本田F1引擎技術,開始成為引擎供應商,並在92年之後改以「無限—本田」(Mugen-HONDA)之名供應引擎。「無限—本田」曾拿下過四場分站冠軍,並於98年幫助Jordan車隊拿下年度車隊和車手第三名。直到本田於2000年重回F1的隔年,無限才退出F1。本田在2006年買下自2000年重回F1時即開始贊助的英美車隊(BAR Racing),成立本田車隊(Honda Racing F1 Team)成為完全廠隊。但由於金融危機的影響,本田於2008年宣佈退出2009賽季,此為本田第三次退出F1賽事。

2015年賽季,本田正式回歸F1賽事,成為引擎供應商,合作夥伴是曾經為冼拿拿下了三屆冠軍的邁凱倫車隊,經歷了成績慘澹的三個賽季後,兩者於2017年結束合作關係;2018年賽季,本田為小紅牛車隊提供賽車引擎;2019年正式成為紅牛車隊引擎供應商。但在2020年宣佈將於2021年賽季結束後再次退出賽事,其F1引擎技術將轉讓給紅牛車隊,合作關係直到2025年結束,其動力單元於2021、2022連續2季獲得F1年度車隊冠軍。

2023年5月24日,本田在日本東京舉行記者會,宣佈在2026年賽季回歸F1賽事,和雅士頓·馬田車隊開始合作,成為他們的引擎供應商。[11]

賽場科技應用

本田常常將其最新發展的賽車科技應用在市售車之上,如可程式化電子點火系統PGM-Fi和VTEC可變汽門正時與揚程控制系統雙A臂懸掛。本田在汽車上有兩項產品是完全移植賽車工法及科技,等同道路版賽車一般。分別是NR和NSX。

Type R

Thumb
本田Civic Type-R(基於同期第十代Civic開發,代號FK8)

Type R是本田旗下的高性能車型系列。Type R原意為「Type Racing」,在本田原有車型的基礎上對引擎、傳動系統、空氣動力套件與其他方面作出調整後獨立而成,Civic、NSX、Accord、Integra都有提供Type-R車型。

本田各式引擎

集團成員

美國

加拿大

墨西哥

  • EL Salto Plant
  • Celaya GTO Plant
  • Celaya Transmission Plant

中國大陸

  • 本田技研工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中國大陸區域統籌運營。
  • 廣州本田汽車有限公司,簡稱廣汽本田(前簡稱廣州本田)。成立於1998年。由廣州汽車集團和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
  • 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簡稱東風本田。成立於2003年7月16日,其前身為「武漢萬通汽車有限公司」。由東風汽車公司和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
  • 五羊-本田摩托車(廣州)有限公司,是由廣州汽車集團、本田技研工業和本田技研工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的合資企業,成立於1992年。
  • 新大洲本田摩托有限公司,本田在中國的合資摩托生產商之一,總公司位於上海。由新大洲控股和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

台灣

2000年,日本本田與台灣三陽工業經過「三社合同會」協議無效後,日本本田決定在台灣重起爐灶,並於同年向中華民國經濟部工業局表明在台設廠意願。同年出脫手上所有台灣光陽(KYMCO)持股,並於2002年2月28日成立「台灣本田股份有限公司」(HONDA Taiwan),是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海外100%持有的子公司。2001年,併購原屬大慶汽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屏東市的廠房,並於同年12月開始車輛的生產,並增資至25億台幣。2007年3月1日,其生產部門與之分離並成立台灣本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越南

  • Honda Vietnam Co.,Ltd

泰國

  • Honda Automobile(Tailand)Co.,Ltd.

印尼

孟加拉

  • Bangladesh Honda Private Limited

印度

巴基斯坦

  • Honda Atlas Cars

巴西

  • Honda Automoveis do Brasil Ltda

阿根廷

  • Honda Motor de Argentina S.A.

召回事件

2014年12月,本田汽車公司宣佈該公司將加大數量在全球範圍內召回裝有日本高田公司生產的安全氣囊的汽車,這一行動可能涉及全球1300萬輛本田汽車。本田本次召回的車型包括在2001年至2011年期間生產的十款車型。其中,本田將在日本本土召回約13.5萬輛汽車。與此同時,本田還將在美國召回540萬輛汽車,包括2001年至2007年生產的Accord汽車、2001年至2005年生產的Civic汽車等[12]

2020年1月,本田汽車公司表示將在北美召回270萬輛老款汽車,因這些車輛安全的高田氣囊可能存在安全隱患。這一缺陷涉及到一種不同類型的高田氣囊充氣機,與此前導致全球數千萬輛汽車被召回的氣囊充氣機不同。此次召回影響到1996至2003年款的本田與極品(極品)品牌的汽車,包括美國240萬輛,加拿大30萬輛。本田表示,尚未確定其他國家的召回數量。本田表示,召回範圍包括使用非疊氮化物推進劑的駕駛座前氣囊充氣機,並表示「所有檢查和修理將在大約一年後開始,因為替代供應商的更換部件尚未到位」[13]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