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更津市
日本千葉縣的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本千葉縣的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木更津市 木更津市 | |
---|---|
市 | |
日文轉寫 | |
• 日文 | 木更津市 |
• 平假名 | きさらづし |
• 羅馬字 | Kisarazu-shi |
| |
木更津市在千葉縣的位置 | |
坐標:35°22′33″N 139°55′01″E | |
國家 | 日本 |
地方 | 關東地方 |
都道府縣 | 千葉縣 |
接鄰行政區 | 市原市、袖浦市、君津市 神奈川縣:川崎市川崎區 |
面積 | |
• 總計 | 138.66平方公里 |
人口(2015年5月1日) | |
• 總計 | 132,461人 |
• 密度 | 953人/平方公里 |
象徵 | |
• 市樹 | 山茶花 |
• 市花 | 皋月杜鵑 |
時區 | 日本標準時間(UTC+9) |
市編號 | 12206-8 |
郵區編號 | 〒292-8501 |
市役所地址 | 木更津市潮見一丁目1番地 |
電話號碼 | +81-438-23-7111 |
法人番號 | 4000020122068 |
網站 | http://www.city.kisarazu.chiba.jp/ |
經緯度為市政府位置 人口:木更津市官方網頁 |
木更津市(日語:木更津市/きさらづし Kisarazu shi */?),位於日本千葉縣中西部的房總半島、東京灣的中部東岸,對岸為橫濱市,是上總地方中代表的都市之一。就如同地名使用日文中表示港的津字一般,自古代以來就做為房總半島的物流據點發展為港町之一。
曾經是明治維新期間廢藩置縣時成立的木更津縣縣廳所在地,自1950年代以後的高度成長期中,縣的東京灣岸發展成京葉工業地帶時,木更津市具有很強的商業都市性質,在縣南地方形成木更津商圈,成為商業中心都市,因1990年代泡沫經濟崩壞的影響,區域經濟低迷。現在,在為了緩和向東京都心一極集中的第4次首都圈基本計劃中,被賦予業務核都市的位置,在第5次首都圏基本計劃中整備為東京圈內的大範圍合作據點。此外,也被認定為以推動國際會議為目的的國際會議觀光都市。
市內主要之名勝有海螢(海ほたる)(東京灣Aqualine)以及以狸囃子傳説知名的證誠寺等。在歌舞伎劇碼『與話情浮名橫櫛』中成為故事舞台而知名,2002年以本市為舞台,於TBS系列中放映的電視連續劇『木更津貓眼』也一時成為話題。
市章是以木更津的「木」字外加圓框圖案。圓代表港,上方部分表示港口,合起來代表市民團結發展。
位於房總半島東中西部,面對東京灣岸(內房),在縣廳所在地的千葉市起西南方約30km的位置上,位於東京都心起東南30~40km的位置,包含在東京圈的範圍內,但是因為東京都心與木更津市之間夾着東京灣,因此移動距離很長。迂迴東京灣北側時,移動距離約70~80 km,利用東京灣aqualine時約45km。
隣接的自治體
市區東西較長,市的東部屬於山地,西部是平地,兩者地形之性質不同。市的中西部(木更津地區、清川地區)面對東京灣,是由流向東京灣的數條河川所形成之沖積平原。東京灣臨海地區中,由木更津港南岸至君津市、富津市是屬於工業用填海地。市北部(岩根地區、金田地區、中郷地區)是以泥層為主的廣大田園地帶,由木更津站往千葉方面行駛的列車中,可以從列車的車窗看到蓮花田。以市南部(波岡地區、鎌足地區)為中心形成之沖積台地做為住宅區來使用。在鎌足地區正進行名為上總智能工業園區[4](かずさアカデミアパーク)的研究開発據點。市東部(富來田地區)是小櫃川流域形成的田園地帶,可以見到廣大的做為房總半島內陸部特徵之房總丘陵森林。
市的主要河川小櫃川在縣內僅次於利根川總長度88㎞。小櫃川貫穿君津市、袖浦市、木更津市等3市,在市內由東部往北部流入東京灣。在小櫃川河口附近形成有1,400公頃的盤洲干潟。市內沒有特別高的山,最高的地點標高200m。
市區位於木更津地區,木更津地區是市役所、警察署、圖書館等公共設施的集中地,也存在做為市之玄關的木更津站與木更津港。木更津站位於自市役所起東北約1.2km位置上,木更津站以西約1.0km的位置便是指定為重要港灣的木更津港。在1997年以前,連結木更津港與川崎港的汽車渡輪為主要交通設施,商業中心地區以連接木更津站西口與木更津港的地區為中心。但是,aqualine開通後主要交通設施自渡輪改為高速巴士,以此為契機,在連接館山自動車道與東京灣aqualine的國道16號沿線,建立起許多量販店與店舗。
在開始施行市制的時候,人口大約3萬人,市制開始以後,因為合併鄰近的町村,人口持續增加。1971年合併富來田町時,人口數達到86,335人。進入1960年代之後,在縣內以內房地區的市町村為中心,開始於海岸線填土形成工業地,許多的重化學工業廠商進駐,在木更津市也有許多相關企業的轉職人員及其家族移入,人口開始顯著增加,於1976年人口數突破10萬人,成為縣內第9個10萬人都市。1985年增加為人口12萬人,進入1990年代,人口増加的傾向達到頂峰,一時之間有開始停滯的現象,進入2000年代,人口又有增加的傾向。
總數 [單位: 人]
各年為10月1日數字
木更津市與日本全國年齡別人口分佈比較圖 (2005年資料) |
木更津市的年齡、男女別人口分佈圖 (2005年資料) | |||||||||||||||||||||||||||||||||
■紫色是木更津市
■綠色是全國 |
■藍色是男性
■紅色是女性 | |||||||||||||||||||||||||||||||||
木更津市人口變化
| ||||||||||||||||||||||||||||||||||
資料來源:日本總務省統計中心提供之人口普查數據 |
在制訂人口統計與基本計劃時,市內在市制施行以前的町村區分大致上是以地區區分,以表示各地區的特色。在1889年町村制施行以前的區分大致殘留為大字。
日文中難讀・異讀地名 [7]
吾妻(あづま、Azuma)、犬成(いんなり、Innari)、茅野(かやの,Kayano)、祇園(ぎおん、Gion)、畔戶(くろと、Kuroto)、下內橋(げないばし、Genaibashi)、幸町(さいわいちょう、Saiwaicho)、新田(しんでん、Shinden)、築地(つきじ、Tsukiji)、真里(まり、Mari)、真里谷(まりやつ、Mariyatsu)、望陀(もうだ、Mohda)
地區 | 大字・町名 |
---|---|
木更津地區 | 木更津、新田、幸町、中央、東中央、貝渕、吾妻、富士見、新宿、請西、請西東、請西南、文京、真舟、大和、櫻井、櫻井新町、櫻町、太田、東太田 |
岩根地區 | 萬石、高砂、久津間、岩根、西岩根、江川、中里、高柳、本郷、坂戶市場、若葉町 |
清川地區 | 椿、笹子、犬成、日之出町、中尾、菅生、祇園、清川、永井作、長須賀、朝日、伊豆島、清見台、清見台東、清見台南、螢野 |
波岡地區 | 畑沢、畑沢南、港南台、小浜、大久保、上烏田、八幡台、中烏田、下烏田、羽鳥野 |
鎌足地區 | 矢那、かずさ鎌足、草敷 |
金田地區 | 中野、牛込、中島、瓜倉、畔戶 |
中郷地區 | 大寺、下望陀、上望陀、有吉、牛袋、牛袋野、曾根、井尻、十日市場 |
富來田地區 | 真里谷、真里、下內橋、戶國、茅野、茅野七曲、山本七曲、大稲、田川、佐野、下郡、下宮田、根岸、上根岸 |
埋立地 其他 | 潮見、潮浜、木材港、新港、築地、北浜町、中之島、海螢(中島地先) |
年月日 | 與現在木更津市區域關連的行政區域變遷 |
1889年(明治22)4月1日 | 依據明治憲法下所實施的町村制,由望陀郡50村、周淮郡6村組成1町9村
望陀郡(1町8村)木更津町、真舟村、清川村、嚴根村、鎌足村、金田村、中郷村、馬來田村、富岡村 周淮郡(1村)波岡村 |
1933年(昭和8)4月1日 | 君津郡真舟村編入木更津町 |
1942年(昭和17)11月3日 | 木更津町、清川村、嚴根村、波岡村合併,市制開始,成立木更津市 |
1954年(昭和29)11月3日 | 君津郡鎌足村編入木更津市 |
1955年(昭和30)2月11日 | 君津郡金田村編入木更津市 |
1955年(昭和30)3月1日 | 君津郡中郷村編入木更津市 |
1955年(昭和30)3月31日 | 富岡村的一部份(田川、佐野、下郡、根岸、上根岸)與馬來田村合併成立富來田町 |
1971年(昭和46)9月10日 | 君津郡富來田町編入木更津市 |
為了打開朝東京圈一極集中的現象並解決大都市問題,在東京圈近郊的都市之中,將可以成為區域中大範圍中心都市的城市指定為業務核都市,並加之整備、育成為可付託擔當東京都所擁有的各項業務、商業、醫療等機能,依照「第4次首都圈基本計劃」(決定於1986年6月),千葉縣中的千葉市、成田市・千葉新市鎮、木更津市等3地區被賦予業務核都市的地位。在「第5次首都圈基本計劃」(1999年3月)中加入新的「分散型網絡構想」方針後,將包含柏市在內的4個地區整備為大範圍合作據點。
於1992年3月,木更津業務核都市基本構想被規劃確認,其概要如下述:
在市的財政部分[9]、歲入減歳出的狀況有惡化的傾向。歳入減少的主因為住民稅以及固定資産稅等稅收減少,歲出增加的主因在於市的高齡者人口比例增加導致扶助費增加。
與前一時期比較,東京灣橫斷道路建設與上總智能工業園區的整備等大規模公共事業減少,歳出中公共事業費的比例減少,因此過去既有的財政運用方法無法改善,可能造成市的財政出現破綻,有成為財政再建團體的可能性,為此,市針對財政政策訂定了行政改革5年計劃,目標削減歳出並確保歲入,以達成財政健全化的目的。
財政力指數在這3年間有微増0.81,市稅減收的狀況下,透過人員與公共事業的再調整努力削減歳出是原因之一,較全國市町村平均(0.47)及縣內市町村平均(0.66)為高。
經常收支比例為89.0%,較全國市町村平均(90.5)以及縣內市町村平均(91.4)為低,一般財源的減少以及生活保護家庭的増加、福祉關係費用増加是主要原因,年年數字有惡化的傾向,與前年度比較增加了2.8。
拉氏指數《ラスパイレス指数、Laspeyres Index,物價指數》高達100.4,較整個國家的支付水準為高,這是因為工作年資較高的職員支付水準較高,而市內的職員年齡層又集中在這個年代所導致。
警察
消防
市議會是由市民之中選舉選出的議員組成,議員任期4年,議員人數依照《木更津市議會議員定數條例》訂為30名,在日本《地方自治法》第91條中,針對議員人數訂定有上限數,在人口10萬~20萬人的木更津市裏,人數上限可以到達34名。
會派名 | 代表者 | 議席 |
---|---|---|
市政會 | 瀧口敏夫 | 11 |
正榮會 | 前田清治 | 5 |
新榮會 | 野田芳久 | 3 |
公明黨 | 西勝義 | 3 |
(無會派) | - | 7 |
計 | 29 |
(在2006年6月的現在 ※缺額1名)
在木更津市新田設有千葉地方裁判所以及千葉家庭裁判所兩者之木更津支部,千葉地方裁判所木更津支部設有簡易法庭。千葉地方裁判所木更津支部以內房地區為管轄區域,處理轄內發生之民事訴訟、刑事訴訟之合議事件。千葉家庭地方裁判所木更津支部處理家事審判以及少年審判。
司法機關
泡沫經濟破裂後,木更津市的經濟狀況便出現了停滯的現象。
在太平洋戰爭中,因為設置了與軍方相關的設施,人口開始增加,發展成為軍都。在戰後的高度經濟成長期中,千葉縣的內房區域於京葉工業地帶發展的過程中,於市的臨海區域進行填海,將木更津港整備為工業港,於此一過程當中,隔鄰的君津市吸引了八幡製鐵所,以君津市鄰接的市南部為中心有許多製鐵所相關人員與其家族移入,人口顯著增加。以人口増加為契機,經濟活動開始活絡,以木更津站為中心,知名販賣店SOGO、大榮、西友等進駐,形成木更津商圈,發展為縣南部的商業都市。
進入昭和50年代後半後,千葉縣訂定了千葉新産業三角構想,木更津市被賦予上總智能工業園區構想的母都市地位(其他還包含君津市、袖浦市、富津市),將鎌足地區的丘陵地帶整備為研究開發據點,吸引民間為中心的研究機關。昭和60年代前半,為了緩和首都圈的大都市問題開始進行木更津業務核都市構想,因歷史上曾有木更津縣縣廳在此存在,且為縣南部的經濟中心,再加上上總智能工業園區構想等原因,故被賦予業務核都市的地位,做為此之一環東京灣橫斷道路建設也包含在計劃內。
當初建設東京灣橫斷道路的事業計劃,是寄望能透過與對岸的川崎市、橫濱市、東京等京濱地區之交通便捷化,使人的交流與物流更加頻繁,進而帶動經濟發展,並且也期望能夠增加住宅購入者與吸引企業進駐,但是實際開通後,其結果正好相反,並沒有出現當初預期的區域振興現象與經濟發展,反而使經濟活動陷入混亂。
期望能夠增加人口並促進産業發展的上總智能工業園區與新設住宅區無法銷售完畢,小型零售業者無法與都心業者競爭,顧客流失的狀況很顯著,商圈的吸引力下降,由商業中心都市降為準商業中心都市。[10][11]Agualine沒有併設鐵道而僅有道路,通行費又相當高,原本期待成為東京的新興住宅區的目標沒有實現,成為了京濱地區與縣南部間的通過點,造成了吸管效應。
除了上述吸管效應以外,泡沫經濟破滅導致日本國內景氣低迷,原本寄望東京灣橫斷道路完成後可以上昇的站前商店街地價,在1991年到達頂峰後便顯著下降,自1999年至2003年在東京圈中的地價下降率是第1名[12]。此外,對於商業區域也有很大的影響,木更津SOGO與大榮等原本站前商店街中心的大型店舗陸續撤退,造成站前商店街集客力下降開始沒落,陸續出現關店的店鋪,此狀況也對地價造成影響。
目前的活動,於行政上主要是以平成10年議決的木更津市基本構想之產業發展以及國際交流為主要課題,以交通網的整備與物流的強化、僱用的確保與人口增加、市民生活的充實、經濟活動的活性化為目標,訂定實施基本計劃。此外,做為站前之中心建物的西口再開發大樓(Eins大樓《アインスビル》)於SOGO撤退後,將8層空樓層開設為以支援市民企業活動為目的之Chellenge Center(チャレンジセンター Let's木更津)以及具備情報通信環境的共同利用型Telework Center《テレワークセンター》,以地區活性化為目的進行活動,並於2004年4月以Aqua木更津為新名稱重新開幕。
依照産業別的就業者總數為61,106人,全體當中第3次産業佔有將近七成,依分類別就業者數前5名分別為服務業 16,596人(27.2 %)、批發・零售業 13,977人(22.9 %)、製造業 8,692人(14.2 %)、建設業 7,918人(13.0 %)、運輸・通信業 4,631人(7.6 %)。[13]
市內産業別企業數前5位是批發・零售業 2,533(47.8 %)、服務業 1,532(28.9 %)、建設業 584(11.0 %)、製造業 248(4.7 %)、不動產業 150(2.8 %)。
産業別就業者數(平成12年10月1日現在)
企業數(個人、公司總數)(平成13年10月1日現在)
木更津市的農業是以稻作為中心,以小櫃川流域為中心,有着廣大的水田,也有一部份從事野菜或設施園藝等都市近郊型農業的農家。現在農業經營狀況有下滑的傾向[14],面臨着因消費者需求農業經營需轉換、從業者高齡化、後繼者問題等等許多狀況。
農家數、耕地面積(平成17年2月1日現在)[15]
在東京灣內的海岸線紛紛填海造陸工業區化的過程當中,木更津市的海岸線因為是由淺海的泥灘形成而來,做為淺海的漁場,進行着海苔與貝類等養殖業。特別是海苔的養殖是全國有名的產地,與富津市同被認為是江戶前海苔的産地。
蛤蜊・乾燥海苔生産狀況(平成17年度)[16]
木更津市自古以來作為南房總的物流據點,逐漸發展為商業中心都市,並形成商圈,泡沫經濟破裂後受到不景氣的影響,商店數開始減少[17],鄰近都市的商業設施増加以及消費者需求的多様化等是主要的原因,當地購買力以及顧客吸引力都降低。東京灣aqualine完成以前,市的玄關口主要集中於木更津站至木更津港間的商業地,完成以後店鋪開始集中於郊外,開始轉換為郊外型,以木更津站前為中心的商業地顯著的空洞化。
商業統計(平成16年6月1日現在)[18]
木更津市屬於京葉工業地帶[19]之一部分,木更津港被指定為重要港灣,發展為工業港。因鄰接的君津市是新日本製鐵所所在地的關係,木更津市內有其之關係企業。在鎌足地區企圖以上總智能工業園區吸引研究開發型企業,但其成效不彰,部分區劃無人使用。
工業(製造業)統計(平成16年12月31日現在)[18]
關於木更津此地名的由來,有如月の津轉為木更津、木足らず誤為木更津等諸説,一般以倭建命傳說中,由君不去(きみさらず)轉為木更津為通説(參照下述傳說一項)。木更津此地名在文書中最早開始使用是在1353年(文和2年/正平8年)的文獻[23]中記載為木佐良津。但,當時代表江戶灣沿岸的港口是位於木更津北方的高柳(現木更津市高柳)與富津,於1576年認定江戶灣沿岸諸港半手(戰國期中爭奪領土的兩勢力將紛爭地的租稅暫時對分)的北條氏規之朱印狀中,替代內陸化之高柳是江川與葛間(現在的久津間、江川,均位於木更津市),而非木佐良津,可推測當時應該是收取租稅金額不大的小漁港。
依『古事記』與『日本書紀』之記載,此處為倭建命東征中暫時休息之處,由此事轉化而來的地名隨處可見,但以歷史文獻正確性之角度看來,倭建命此人是傳說中架空的人物,與其說是事實不如當做創作較為妥當,但此說也並非完全否定,依據歷史考察,此一地方有倭王權之敵對勢力存在之說,事實上也曾存在支配小櫃川流域區域之豪族(國造),古墳群的形成可以作為證明,奈良時代的文獻將小櫃川流域一帶(相當於現在之木更津市、袖浦市、君津市之一部分)記載為馬來田國,支配此地者是名為馬來田國造之豪族。1950年(昭和25年)市內進行長須賀的金鈴塚古墳(二子塚古墳)之發掘調査,此一古墳是建造於6世紀後半,為馬來田國造一族之物,由此古墳出土有太刀、銅容器、武具、5個記有古墳名稱之純金製金鈴。
1456年(康正2年)上總武田氏之祖武田信長擔任上總守護代,為了進出上總地方建築真里谷城,之後,真里谷城與廳南城(千葉縣長生郡長南町)共同作為上總武田氏的居城而繁榮起來。武田信長的子孫以真里谷城為據點,以真里谷氏為名成為戰國大名,後因真里谷氏一族內部紛爭與第1次國府台合戰之故而勢力衰退,上總地方的支配者由真里谷氏轉為里見氏、北條氏。1590年(天正18年)真里谷城在豐臣秀吉的小田原之役遭到侵攻,因而廢城。現在,真里谷城址被利用為露營地(少年自然之家)。
1614年(慶長19年)在大坂冬之陣中木更津的水夫24名對德川幕府方有戰功,幕府給予有功水夫江戶-木更津間之渡船營業權以及將江戶之日本橋「木更津河岸」作為拜領地等特權[24](但作為此一根據之現存文書因記載有與史實矛盾的內容,今日被視為偽文書,但元和年間(1615年)以後幕府於木更津設有代官之記録已被確認,因此此事應較接近事實)。幕府因為軍事上的目的,禁止在主要河川架橋,於陸路可達的地方設有關所,因此此一時代的流通手段以水運為主流(請參照河岸)因此一特權,木更津成為安房、上總-江戶間的海上輸送之流通據點,迅速的發展起來。運送是使用吃水淺的河海兩用之五大力船,由木更津至江戶的五大力船通稱木更津船,歌川廣重的浮世繪有描寫此景。歌舞伎的演目『與話情浮名橫櫛』以江戶期木更津實際發生的事件為藍本,可以窺見當時之港町木更津的様子。
江戶時代末期1825年(文政8年),幕府旗本林忠英受加封3,000石,成為1萬石的大名,得入諸侯之列,成立貝淵藩,陣屋設於望陀郡貝淵村,於2代目藩主林忠旭的時代移至請西村,至此以後改稱為請西藩,請西藩最後的藩主4代目林忠崇自行脫藩與明治政府的東征軍抵抗形成朝敵之行為,在1868年(明治元年)是幕府方諸侯中唯一遭到改易處分者。
明治新政府建立後,為了替代1868年(明治元年)改易之請西藩,松平信敏由上總國貝淵移封,建立1萬石之櫻井藩,1871年(明治4年)廢藩置縣施行後,8月櫻井藩廢藩設置櫻井縣,11月包含櫻井縣在內改設置木更津縣,相當於舊安房國、上總國,木更津縣設置縣廳於貝淵村。木更津縣的存在還不到兩年,1873年(明治6年)便遭廢止,與印旛縣合併成立千葉縣。依1878年(明治11年)制定的郡區町村編製法望陀郡、周淮郡、天羽郡設置郡役所,1897年(明治30年)望陀、周淮、天羽3郡合併成立君津郡並設置君津郡役所,君津郡地區因此成為木更津市政治的中心都市。
於日本國內軍國主義興起的1930年代,木更津發展為軍都。1935年(昭和10年)當時的大日本帝國海軍基於帝都防衛的目的,決定於木更津港北側填海設立木更津海軍航空隊,1936年(昭和11年)4月1日舉行開隊式。1941年(昭和16年)於同航空隊的東北方君津郡嚴根村,設置海軍工廠(第二海軍航空廠)[25],木更津町以及嚴根村開始有許多於工廠工作的員工以及其家族遷入居住,急速增加的人口面臨住宅不足的問題,2町村因為接受大量的移住人口,使得住宅以及建設新家的土地不足,為了讓隣接的清川村也可以接受移住者,開始進行以木更津町、嚴根村、清川村3自治體為中心之合併協議,之後協議加入波岡村,人口調查的結果,4自治體的人口合計超越當時市制施行條件所必要的3萬人,1942年(昭和17年)以木更津市為名開始施行市制。木更津基地是日本第一架國廠噴射機橘花進行測試飛行的地方,1945年(昭和20年)太平洋戰爭結束後移為美軍管理,1968年(昭和48年)起利用為陸上自衛隊駐屯地以及海上自衛隊補給所。
1961年(昭和36年)八幡製鐵所(現新日本製鐵君津製鐵所)決定進駐與木更津市隣接的君津市。基於1950年(昭和25年)公佈之國土總合開發法,計劃將千葉縣側東京灣沿岸區域工業地帶化,將農業轉換為工業成為縣各界一致的企圖,進而促進京葉工業地帶的開發,是此事的背景。伴隨着製鐵所的建設,在君津郡區域之東京灣沿岸經營漁業的漁家,因為填海的關係失去工作,由縣針對漁業補償,而放棄漁業權進行轉業。[26]與漁業組合進行漁業權放棄的相關交渉結束後,自木更津港南岸至君津市的臨海區域範圍內,開始進行填海製鐵所的建設,1965年(昭和40年)君津製鐵所正式開始運轉。因為製鐵所進入君津市,木更津市也受到了影響,木更津市內有許多相關企業開始進駐,其社員及家族因工作轉換而遷入者顯著增加。1960年代至70年代後半在土地重劃下,清見台、請西、畑沢等以波岡地區為中心合計821公頃的土地變成住宅區,因此,市內人口在1960年時約6萬人,至80年代中頃便突破12萬人,在20年的期間人口整整膨脹了一倍。
1983年(昭和58年)千葉縣制訂千葉新産業三角構想。木更津市及其周邊都市(君津、富津、袖浦)在新産業三角構想的基礎計劃之一上總智能工業園區構想中,被賦予研究開発據點之母都市位置。基於以形成研究開發據點為目標的上總智能工業園區構想,為了將國際水準之研究機關集中為研究都市,開始興建連結各據點之道路網。上總智能工業園區決定在上總丘陵興建後,1991年(平成3年)在鎌足地區進行第一期區劃的整理,1994年(平成6年)開設世界最早專門研究DNA之研究所-上總DNA研究所。1996年(平成8年)在第一期區劃整備計劃中之基礎278公頃幾乎完成後,進行以民間研究所為中心之佈局。[27]基於上總智能工業園區構想以及木更津業務核都市構想,開始進行做為業務核都市之木更津市與其他都市連結之道路網,1995年(平成7年)館山自動車道開通木更津南交流道,與千葉市間開始以高速公路連結。1997年(平成9年)連接東京都心部及神奈川縣之東京灣aqualine完成。2007年(平成19年)館山自動車道全線開通,可以透過富津館山道路直接連接南房總市。目前正建設預計於2010年(平成22年)完成直接連接木更津東交流道至千葉東金道路之圈央道,未來可連接擔任新産業三角構想內之「國際物流據點」的成田機場(成田市)。[28]
在千葉縣可以見到許多與倭建命、源賴朝相關傳說有關的特徵,這些特徵在木更津市同樣也有出現,到目前為止在市內仍有流傳許多相關之傳說。『古事記』、『日本書紀』與『風土記』均記載有關於倭建命的傳說,木更津市此地是倭建命前往上總國時的舞台。關於源賴朝的傳説則是源賴朝在伊豆舉兵,與平氏作戰後失敗,逃往安房,因為得到房總半島各勢力的協助,得以東山再起[29][30]。此外,因成為童謠証城寺的狸囃子之主角,市內證誠寺流傳之『證誠寺之狸傳説』也相當有名。
市內之主要景點
做為主要道路之高速道路有館山自動車道與東京灣Aqualine(東京湾アクアライン)。自館山自動車道木更津北交流道(インターチェンジ)(IC)起向北約20分左右可以抵達千葉市,可以經由京葉道路與東關東自動車道連結東京都。南方可透過木更津南系統交流道(ジャンクション)(JCT)往館山方面連接富津館山道路,自木更津南IC起大約30分可連接南房總市。透過東京灣aqualine可以連接東京灣對岸之神奈川縣川崎市,木更津金田IC~浮島IC(約15㎞)區間移動時間大約需要15分。在2006年的現在,基於首都圈中央連絡自動車道(圈央道)之事業計劃,目前正建設木更津JCT至東金市之連接道路,預計2010年開通。[33]
一般國道有國道16號線(袖浦木更津byapass)於市內通過,國道16號線北上可聯絡千葉市-柏市-埼玉縣…等,負擔着幹線道路之工作,於長須賀交叉點可連結通往外房地域之國道409號線、國道410號線(房總橫斷道路),櫻井交叉點可接續以館山市為起點之國道127號線(内房なぎさライン)。
1997年以前,與對岸之東京都、神奈川線的主要聯絡方式以鐵道及渡船為主,隨着東京灣Aqualine開通後渡船廢止,取而代之的是經由Aqualine的高速巴士路線。
於市內行駛的地區巴士分別由日東交通、小湊巴士2社經營。
於市內運行的鐵道路線有JR東日本的內房線與久留里線,內房線中有2站、久留里線中有5站設置於市內。市的中心站木更津站停靠有內房線(普通・特急)、總武快速線、京葉線直通列車等路線,也是久留里線的始發站。
江戶時代起木更津港就擔負着物資集散之機能,隨着1960年代京葉工業地帶的發展,進一步開發為工業港,於1968年稅法上開港並被指定為重要港灣。
1965年與1997年間,木更津港曾經是汽車渡輪的起點港,當時可以說是市的玄關。透過汽車渡輪來往對岸川崎市與橫濱市工作地點的通勤者相當多,1987年在TBS電視聯播網播送的連續劇『男女7人秋物語』中,透過劇中住在木更津市的主人公經由汽車渡輪通勤至川崎市工作地點之畫面可以窺見當時的狀況。1997年,隨着東京灣aqualine的開通,川崎渡輪停航,曾經於木更津港行駛的渡輪航線便全部廢止,現在,隨着上岸地點的活動橋的移除,渡輪碼頭的痕跡已不復見。
重要港灣
曾經行駛的渡輪航線
以木更津市為中心60km的圈內有成田機場與羽田機場兩個國際機場,市的上空也成為來往機場之客機的飛行路線,以羽田機場來說,風向為北風時的降落路線[34],是在市的上空約3,000ft進入降落狀態,通過東京灣進入跑道,採用此一路線的客機可以從窗內一覽市內的景觀。
市內的航空相關設施除了形成航空路線的無線設施外(VORDME),木更津港北岸還有陸上自衛隊専用的航空設施木更津飛行場。
鄰近機場
航空保安無線設施
自衛隊設施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