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錕(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字仲珊,清末直隸省天津府天津縣大沽口人,中華民國政治及軍事人物,民國北京政府軍上將軍(直系),曾靠賄選當選第三任中華民國大總統[1]。
曹錕 | |
---|---|
中華民國大總統 選舉:1923 | |
任期 1923年10月10日—1924年11月2日 | |
前任 | 高凌霨(國務院攝行) |
繼任 | 黃郛(國務院攝行) |
直隸省督軍 | |
任期 1916年9月16日—1923年10月22日 | |
前任 | 朱家寶 |
繼任 | 王承斌 |
直魯豫巡閱使 | |
任期 1918年6月20日—1923年10月10日 | |
前任 | (職務設立) |
繼任 | 吳佩孚 |
長江上游警備司令 | |
任期 1914年4月—1916年8月 | |
前任 | (職務設立) |
繼任 | 吳光新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大清直隸省天津府天津縣 | 1862年12月12日
逝世 | 1938年5月17日 中華民國天津市 | (75歲)
死因 | 肺炎 |
墓地 | 天津英國公墓 |
國籍 | 大清 (1862—1912) 中華民國 (1912—1927) 中華民國 (1927—1938) |
政黨 | 直系 |
配偶 | 元配鄭氏 二姨太高氏 三姨太陳寒蕊 四姨太劉鳳威 |
學歷 | 天津武備學堂 |
軍事背景 | |
軍銜 | 虎威將軍(1915年授予) 一等伯(1915年授予) 虎威上將軍(1920年授予) 陸軍一級上將(1938年國民政府追授) |
經歷
|
生平
曹錕出生於一個貧窮的排船工(即造船工)家庭。[2]年輕時,曹錕曾當布販,四處販布。1882年,投淮軍當兵。1885年,入天津武備學堂。1890年畢業後,任宋慶所部毅軍的哨官。1895年,轉入天津小站投奔袁世凱,任營幫帶。袁世凱任直隸總督後,1902年曹錕被任命為直隸常備軍右翼步隊第十一營管帶。1903年,任京旗常備軍(之後改為陸軍第一鎮)第一協統領。1907年,升任陸軍第三鎮統制。[1]
1911年,曹錕授副都統。武昌起義爆發後,時任清陸軍第三鎮統制的曹錕奉命率部進攻山西革命軍。1912年1月調防北京。1912年2月,曹錕改稱陸軍第三師師長,縱兵發動北京兵變,使袁世凱拒絕赴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有了藉口。[1]
1914年4月,曹錕任長江上游警備司令。1915年,曹錕上書請改國體,擁袁稱帝。1915年10月,獲授將軍府虎威將軍。袁世凱稱帝後,曹錕獲封一等伯爵。1916年,率部赴四川鎮壓護國軍。1916年9月,任直隸督軍。1917年5月23日,總理段祺瑞被免職,曹錕響應安徽、河南、浙江數省獨立宣告,在6月1日宣佈與中央脫離關係[3]。7月,參與張勳的辮軍復辟,旋即又隨段祺瑞討伐張勳,任西路討逆軍總司令。1917年7月,任直隸督軍兼省長。1918年,奉命南下同護法軍作戰。[1]
1919年12月馮國璋逝世後,曹錕成為直系的首領。1920年7月,曹錕在直皖戰爭中擊敗皖系,與奉系共同掌握北京政府。1920年9月,任直魯豫巡閱使。1922年,在第一次直奉戰爭中擊敗奉系,使得直系獨自控制北京政府。[1]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直系獲勝,獨自控制北京政府。此後,曹錕首先逼退大總統徐世昌,迎原任大總統黎元洪復職,並使黎元洪成為其傀儡,期間北京政府六度更換閣揆。同時,隨着直系內部吳佩孚的崛起,形成曹錕領導的直系保定派和吳佩孚的洛陽派。雖然吳佩孚不贊成曹錕出任大總統,但曹錕仍在直系內部處於優勢地位,且其出任大總統的計劃,通過美國駐華公使的工作,獲得了美國政府的支持,1923年6月,美國總統沃倫·蓋瑪利爾·哈定發表支持中國統一的聲明(隨後哈定於同年8月逝世)。[4]
1923年6月,曹錕派人恐嚇黎元洪,迫使黎元洪逃往天津,又派王承斌將黎元洪乘坐的火車在天津楊村站扣住,直到黎元洪交出大總統印並簽署辭職書後才放行。[5]曹錕利用內政總長高凌霨和議長吳景濂大批收買或威脅國會議員,每位投票議員以當時五兩黃金收買,於1923年10月6日當選為中華民國大總統,被譏為「豬仔總統」、「賄選總統」。[4]此後,由賄選國會起草並通過《中華民國憲法》,人稱「曹錕憲法」、「賄選憲法」。[1][4]1923年10月10日,該憲法由曹錕頒佈實施。這部憲法是中國第一部正式頒行的憲法。[6]
曹錕就任大總統後,直系的實權轉由吳佩孚操控。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隨後,馮玉祥轉靠奉系,發動甲子兵變,曹錕被軟禁於中南海延慶樓,自此徹底失勢。
第二次直奉戰爭後北京政府的主導權由直系改歸奉系。1926年4月9日,馮玉祥的部下鹿鍾麟驅逐了段祺瑞,並釋放被軟禁的曹錕[1][7][4]。其獲釋後旋即至河南投靠吳佩孚,繼於1927年赴天津租界隱居作寓公,自此淡出軍政界[1]。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軍佔領天津,曾企圖說服曹錕重出江湖組建親日政府,但遭到曹錕的拒絕。1938年5月17日,曹錕因肺炎而病逝天津。[1]
因其保持民族氣節,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在1938年6月14日發佈訓令,追贈曹錕為陸軍一級上將,[8]並發佈褒揚令[9]:
「故陸軍上將曹錕息影津沽,抱道自重,比歲以來,值寇勢之方張,遭奸佞之叵測,威脅利誘,逼迫紛乘,而該上將正氣凜然,始終峻拒,不撓不屈,通國具瞻,且於疾革彌留之際,以抗戰勝利為念,忠誠純篤,志節昭然,尤見軍人之風範,足垂奕祀之清芬,今者老成永逝,軫悼殊深,允宜明令褒揚,式資當世楷模,特先頒贈『華胄忠良』匾額一方,一俟寇氛靖平,再議飾終令典,凡其舊日僚屬,能斷志勵操矢忠報國者,並當一體宏獎,優予登用,藉示眷念忠貞淑濁揚清之至意,此令。」[10][11]:49
逸事
- 曹錕重視教育,敬重士人,1921年9月,駐保定的直魯豫巡閱使曹錕奉北京政府教育部令,成立河北大學。校址位於保定西關。[14]這是一所綜合性大學,在原保定農業專門學校的基礎上擴建而成。[15]1931年,該大學停辦解散。該大學和如今的河北大學無關。[14]曹錕經常說,自己就是一個推車賣布的老粗,什麼都不懂,大學得靠教授。只要他在該校,就常在教授休息室等候,以問候下課的教授。教授的工資都是銀洋,本是直接發放,於是人手大洋,十分狼狽。曹錕命令用紅紙包好,再用托盤呈送給教授。[15]他還在夏天的時候購置冰塊,放在教授休息室,讓教授解暑,且令工友在下課時間給教授們遞茶水、送毛巾。曹錕見學生對教授不夠恭敬,召集學生說:「教授先生們都是我從十八行省禮聘,千求萬訪才來增進你們的腦袋。你若敢對我先生們無禮,也就是用不着腦袋;我就幫你的忙,拿下你的腦袋[13]。」
- 近年,曹錕孫女曹繼方表示,曹錕的生平長期被中國國民黨和政府歪曲[16]。
文化活動
曹錕下野後,究心書畫,同時也開始詩歌創作。尤其喜畫梅花,求畫者從不拒絕。每畫一幅,往往有題畫詩文。據統計,曹錕現存詠梅詩達百餘首之多。[17]
家庭
父母及兄弟姐妹
- 父:曹本生,排船(即造木船)工人。生有五男二女。曹錕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2]
- 大哥:曹鎮,字馥庭。育有三子。[2]
- 大姐:曹大姑[2]
- 三弟:曹銳,字健亭[2]
- 四弟:曹鈞,字秉權。育有四子一女。[2]
- 二妹:曹二姑[2]
- 五弟:曹鍈,字子振[2]
妻妾及子女
曹錕有一妻三妾。育有三子四女
紀念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