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是我?」(英語:Why am I me?,日語:なぜ私は私なのか?),這一哲學問題屬於形而上學領域,是哲學心靈哲學的一大問題。這個問題可以用各種方式來表述,下面是一種表述方式:

現在世界上有很多人存在,有許多人出生,許多人將會出生和死亡。但是,總有一個問題困擾在心中「為什麼我不是別人的我,那個人的我?」(英語:Why am I me, rather than someone else?,日語:なぜ私は他の誰かではなく、この人物なのか?)

這個問題有各種各樣的名字。 例如,「我的問題」,日本哲學家永井均日語永井均尖括號表示「我」,即記為「<我>的問題」 。還有,與澳洲哲學家戴維·查爾莫斯使用「困難問題」(Hard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一詞相對比,也有人用「更困難問題」(The Harder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來表述「我的問題」。[1]另外,由於問題的內容也可以說是「為什麼現在在這裏」(時間地點中的存在),所以有時將其稱為「現在這裏的問題」。

一些日本心理學家正在從心理學角度研究這個問題。這並不是說哲學家像他們那樣通過思考或思想實驗來討論,而是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對提出這個問題的人的心理狀態進行了統計和科學的調查,以分析的形式進行研究。在這種心理學的語境下,這個問題指的是,提出「為什麼我是我」的人的心理狀態,和有「自我經驗」(日語:自我体験)的人的經驗[2][3]

概要

Thumb
這是您和四個朋友一起吃飯的場景的抽象插圖。 在此圖中,所有人物都畫有相同的圓圈。 (下續)...
Thumb
但是,實際上,並非像上面那樣顯示這種情況,而是適合繪製這種情況。 換句話說,在五個主體中,只有一個主體(●)具有特殊的方式。 也就是說,世界僅通過這具身體上的眼球可見(而不是通過其他眼球), 僅當捏緊這具身體時會受傷(捏緊其他身體不會受傷), 只有這具身體可以移動並嘗試移動(其他身體不能)。 (下續)...
Thumb
此外,如圖所示,這種情況更適合繪製。 換句話說,世界以一個身體為中心,並從那裏打開。 換句話說,即使其他任何物體(○)消失了,也只是「世界」(圖中的氣球)中的一個事件。 但是,只有一個身體(●)的消失不是「世界」中的事件,而是「世界」的消失。
為什麼情況不像第一張圖的情況那樣,而是以這樣的某個點為中心的特殊情況呢?

顯而易見,在日常社交生活中,很多人都提出了這樣的問題。這不是只有哲學家才問過的問題,而是普通百姓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但其實,並非每個人都遇到這個問題,渡邊對日本大學生的調查發現,這類問題的發生率接近十分之一。 另外,根據天谷的調查,他們第一次遇到這些問題的時間大部分都是從小學高年級年到初中一年級。[4]

歷史沿革

17世紀的法國哲學家帕斯卡1623年 - 1662年 ),在逝世後發表的殘篇中描述:

當我思索我一生短促的光陰浸沒在以前的和以後的永恆之中,我所填塞的——並且甚至於是我所能看得見的——狹小的空間沉沒在既為我所不認識而且也並不認識我的無限廣闊的空間之中;我就極為恐懼而又驚異地看到,我自己竟然是在此處而不是在彼處,因為根本沒有任何理由為什麼是在此處而不是在彼處,為什麼是在此時而不是在彼時。是誰把我放置在其中的呢?是誰的命令和行動才給我指定了此時此地的呢?
— 布萊茲·帕斯卡 (1670年) 《思想錄》、何兆武

帕斯卡以這種方式事實上提出了這個問題,但沒有具體回答。 18世紀的蘇格蘭哲學家托馬斯·里德1710年 - 1796年 ),對當時著名的法官Kames勳爵 ( Henry Home, Lord Kames英語Henry Home, Lord Kames ),的信里寫道:

我希望知道勳爵您的觀點,對於:我的大腦失去原有結構時,幾百年過去後相同的物質又以同樣的方式重組後,我還是不是我?或者,幾百年後的那幾個存在物,能不能都是我,和我一樣是一個智能生物?
— 托馬斯·里德給Kames的信(1775年

正如托馬斯·里德(Thomas Reed)所表明的那樣,涉及大腦或身體再生、重建的思想實驗,已經在20世紀以來被哲學家討論為各種形式。 著名的例子包括德里克·帕菲特的遠程運輸思維實驗。 20世紀初,出生於奧地利理論物理學家 薛定諤1887年 - 1961年 )以下列方式寫了這個問題。

アルプスの山嶽地帯における、とある道端のベンチに君が座っていると仮定しよう。…

君が見ているものはすべて‐われわれの通常のものの見方によれば─君が存在する以前から、少しの変化はあったものの、幾千年もの間ずっと変わることなくそこにあった。しばらくのちに─それはそう長い間ではない─君はもはや存在しなくなるであろう。それでもその林や岩や青空は、君がいなくなったのちも、幾千年も変わることなくそこに存在し続けるであろう。

かくも突然に無から君を呼び覚まし、君にはなんの関係もないこの光景を、ほんのしばらくの間君に楽しむようにさせたものは、いったいなんなのであろうか。考えてみれば、君の存在にかかわる狀況はすべて、およそ岩の存在ほどにも古いものである。幾千年もの間 男たちは奮闘し、傷つき、子をもうけ、はぐくんできた。そして女たちは苦痛に耐えて子を産んできた。おそらく百年まえにも誰かがこの場所に座り、君と同様に敬虔な、そしてもの悲しい気持ちを心に秘めて、暮れなずむ萬年雪の山頂を眺めていたことだろう。君と同様に彼もまた父から生まれ、母から産まれた。彼もまた君と同じ苦痛と束の間の喜びとを感じた。はたして彼は、君とは違う誰か他の者であったのだろうか。彼は君自身、すなわち君の自我ではなかったのか。…はたしてこの「誰か他の者」とは、明瞭な科學的意味をもったものなのであろうか。…なぜ君の兄は君ではなく、君は遠縁のいとこのうちの一人ではないのか。もしアルプスの風景が客観的に同じものだとしたら、いったいなにが君にこの違い─君と誰か他の者との違い─をかたくなに見いだそうとさせているのであろうか。
— 埃爾溫·薛定諤 (1925年執筆/1961年出版)「道を求めて」 中村量空日語中村量空ら [訳][5]
Thumb
哲學家湯瑪斯·內格爾

候選答案

可能的答案是:

  1. 「這是一個偽問題」
  2. 「我是獨我」
  3. 「我只能說就是這樣」
  4. 「我過着所有人的生命」
  5. 「我是全世界」
  6. 「我也是消失了的」

但是,並沒有一個答案正確。

是一個偽問題

語言濫用

還原到另一個意識問題

獨我論

所謂的唯我論有多種變體。從簡單的常識說:「我知道我的感受,但我不知道他者的感受」。最強烈的立場是:「我所看到的就是這個世界。這就像一個 。」如果您選擇其中最強的一項,則可以解決本文中的問題。 換句話說,首先沒有其他人,也沒有在周圍看到真正的桌子或椅子,只有在這個夢中我才能感覺到。 然後基本上解決了「我為什麼是這個人」這個問題。 因為首先只有這個夢,所以只有這個夢而沒有別的。參見夢的論證

根據永井均的說法,如果您選擇這一立場,那麼本文中的問題將基本上收斂到存在問題。 換句話說,「為什麼夢以外的東西都不存在,卻只有夢存在?」

我只能說確實如此

哲學家長井仁史指出,這個問題可能沒有答案。[6][7]換句話說,所要詢問的事實實際上是確切的,但是對此沒有任何解釋,但是只能說這是事實(殘酷事實) 。

Thumb

輪迴轉世

我是全世界

奧地利的理論物理學家埃爾溫·薛定諤支持了梵我一如的想法。 他補充說:「可能很難相信正常的原因。」 [8]

「我」也消失了

腳註

參考文獻

関連項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