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本國鐵211系電動列車是日本國有鐵道(日本國鐵)設計及製造的直流用近郊型電動列車,於1985年投入服務。國鐵於1987年民營化和分割後,這款列車被配屬予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東海旅客鐵道(JR東海)和西日本旅客鐵道(JR西日本)。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08年7月23日) |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3年6月9日) |
自1962年起,日本國鐵已開始製作及使用直流近郊型電車。分別在1962年及1963年投入服務的111、113系及115系一直服務至1980年代,列車老化問題嚴重,故日本國鐵設計了211系以取代原有的近郊形電車。
相對於上一代近郊形電車(111、113、115系),211系是一個全新設計。211系採用了輕量不鏽鋼製車身、無枕梁轉向架、電傳操縱空氣制動、再生制動等技術,以達到節能及減低維修開支。通過提高動力組的牽引性能,降低電動車比例,設計為25‰以下坡度的列車採用動車比2:3的編組也能正常營運,以達到最終節省製作及營運成本的目的。根據以上設計製造的211系,其2M3T編組的性能甚至可超越以2M2T編組的上一代113系或115系近郊形電車。
211系列基本格式。是溫暖地區的規格車,0番台是半對向式座位車,2000番台除了洗手間對面的部分,都是橫向長座。 0.2000番台均有在東京地區投入服務,在名古屋地區只有0番台投入服務。
在日本國鐵時代,製造6組用於 東海道線東京段包括兩節的綠色車廂 10 節車廂基本編成(TcTMM'TTsTs'MM' Tc') 和5組 2000番台 5 節車廂編成 (TcTMM'Tc') ,合計共 85 節車廂,並放置在田町電車區(後來的 田町車輛中心)。 1986 年 3 月 3 日(昭和 61 年)修改時刻表時開始商業運營
1986 年 11 月國鐵民營化前一年修改時刻表時,東海道線的快速列車數量增加,名古屋地區的117 系從 6 節列車改為 4 節列車,. 此時,川崎重工製造了兩組0番台4節編組列車(McM'TTc'),以彌補車輛的不足。 民營化後由JR東海接管,由於後續生產改為5000番台,也就是後述的橫向長座車,JR東海擁有的211系中只有此8節車箱是半對向式座位車。 另外,Kumoha 211 0番台只有這兩節。
以0.2000番台為基礎,兼顧東北本線(1990年後稱作宇都宮線)和高崎線的使用,作為115系非空調車的替代品登場的車廂。1000系列是半對向式座位車,3000系列是橫向長座車。商業運作開始於1986年2月18日,早於上述0 / 2000系列。
JR東海成立後1988登場,直到1991為止,Kumoha 211型 77輛(5000番台48輛,5600番台20輛,6000番台9輛),Moha210型 68輛、Kuha 210型 77輛(5000番台57輛、5300番台20輛)、Saha 211型20輛,共計製造了242輛。
不像2M3T的JR東日本的0 / 2000系列,此番台是以4節車廂(McM'TTc' = 2M2T)或3節車廂(McM'Tc' = 2M1T)為基礎。電動車比率非常高的編成。
此章節需要擴充。 (2017年7月12日) |
JR東海2022年起引入315系,以替換本型號列車,預料2025年度全部替換完成。
截至2022年3月31日
雖然西日本旅客鐵道(JR 西日本)沒有從日本國鐵繼承任何211系車輛,但亦為行樂列車「Super Saloon 夢路 (スーパーサルーンゆめじ)」引進了兩輛 211 系車廂。
「夢路」是1988年4月10日的本四備讃線茶屋町站~宇多津站區間(本四備讃線、宇野線岡山站~茶屋町站區間及予讃線宇多津站~高松區區間統稱為瀨戶大橋線。)開通時新製造的。這是與快速「Marine Liner」的綠色車廂 Kuro 212 相同構造的 3 節車廂列車。車身腰帶是粉紅色■和藍色■,並組成3節車廂的火車(但是,Kuro 212-1001被歸類為213系列)。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