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朝關係(日語:日朝関係にっちょうかんけい)或朝日關係朝鮮語:조일 관계朝日 關係)是指日本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日本稱北朝鮮)兩國之間的關係。目前日本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沒有建立外交關係並且在很多領域存在着分歧,同時,日本也是少數不承認北朝鮮主權國家地位的國家。

Quick Facts 日本, 北韓 ...
日本-朝鮮關係
Thumb

日本

北韓
實質代表機構
不設代表機構在日本朝鮮人總聯合會(事實上代行外交職能)
Close

歷史

1948年8月15日,大韓民國成立。1948年9月9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日本則只承認大韓民國政府為朝鮮半島唯一合法政府。在朝鮮宣佈建國後的最初幾年,平壤與東京之間的關係大多是敵對的。

1949-1950年間,朝鮮領導人強烈譴責日本與李承晚政府之間的經濟和政治談判。[1]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Ichirō Hatoyama)試圖與蘇聯和其他共產黨國家實現和解,為了響應他的倡議,1955年2月,朝鮮外相南日(Nam Il)發表聲明,呼籲與日本進行經濟和文化合作。

從1955年到1964年,日朝經濟關係逐漸擴大,部分原因是平壤試圖通過對東京採取合作態度來防止日朝關係緩和,此外還有部分原因是朝鮮試圖減少對蘇聯的經濟依賴。[2]

1955年,朝鮮協助成立了旅日朝鮮人總聯合會(也稱「朝聯」,韓語為 "총련")。該聯合會是在日朝鮮族人認同朝鮮的宣傳組織,也是朝鮮在日本的實際大使館

1959年紅十字會協議簽訂後,朝鮮居民自願從日本返回朝鮮的工作進展雖然緩慢但變得順利。

到1960年底,約60萬朝鮮居民中已有近5萬人搭乘蘇聯包租的船隻抵達朝鮮。1960年10月,遣返計劃又延長了一年,以滿足仍希望遣返的約60000人的需要。

1965年,朝鮮政府尖銳的批評了《日韓基本條約》。在首相佐藤榮作的領導時期,日朝關係出現惡化。

1971年至1972年間,中日關係的緩和促使日本企業擴大了與朝鮮的經濟合作。在田中角榮首相的領導時期,日本政府對朝鮮和韓國採取了等距離政策,並在文世光事件中拒絕站在首爾一邊反對平壤。儘管如此,日本政府仍然沒有與朝鮮建立外交關係。在三木武夫及其繼任者的領導下,日本重新採取了明顯有利於韓國而非朝鮮的政策。

1983年,福田武夫締結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以及中曾根康弘訪問韓國後,朝鮮領導層感到越來越被孤立。在日韓合作和日朝摩擦時期,平壤經常通過提出獨島主權爭議問題來表達不滿。[3]

直到20世紀80年代末,朝鮮對日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儘量減少日本與韓國之間的合作,阻止日本重新軍備,同時爭取與日本建立更密切的外交和商業關係。這項政策的關鍵是在日本國內培養對朝鮮的支持,尤其是在支持日本共產黨和社會主義政黨的日本人以及在日本的朝鮮居民中。[4]

20世紀80年代末,日朝關係變得更加對立。兩國政府沒有保持外交關係,也沒有實質性接觸。不過,反對黨日本社會黨與朝鮮政權關係融洽。日本只允許通過非官方渠道與朝鮮進行貿易,據說在20世紀80年代,每年的貿易額超過2億美元。而造成日朝關係緊張的問題包括朝鮮媒體對日本的攻擊、日本因朝鮮在20世紀80年代對韓國實施恐怖主義行為而對其實施的經濟制裁,以及朝鮮欠日本企業約5000 萬美元的未償債務。[5]

截至2017年,在朝鮮兩次向日本海域試射具有核能力的彈道導彈後,日朝關係處於歷史最低點。[6][7]

2024年1月,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發出電報,對2024年日本能登半島地震的遇難者表示哀悼,並祝願日本人民早日康復。這是金正恩首次在自然災害發生後致電慰問,也是他首次向岸田發出電報。[8]

分歧

Thumb
在日本朝鮮人總聯合會總部
Thumb
東京「朝總聯」下屬的文化普及機構教室

1977年到1988年間,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特工多次在日本以及歐洲綁架日本人,2002年9月17日,在朝鮮平壤舉行的日朝首腦會談中,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日首次承認了過往一直予以否定的綁架日本人事件,並且為此道歉,同時保證防止再次出現此類事件。日本政府已經正式認定了與此綁架事件相關的17名受害者[9]。2002年9月19日傍晚,小泉純一郎政府正式向被害者家屬宣佈了8個死亡者名單。日朝會議時,朝鮮政府解釋,這8個人的死因為「病死」、「災害死」。此外,還有一些雖然沒有被證實是因此事件而失蹤[10],但是十分有可能同樣遭到綁架的個案。

1998年,朝鮮從舞水端里衛星發射場發射彈道導彈飛越日本上空,落在太平洋上,引起日本極大震動[11][12]。當時,朝鮮和美國正在紐約就朝鮮核計劃的未來發展進行談判,因此這次試射被視為一種政治反抗行為。[12]

從2000年至今,朝鮮先後進行了2006年導彈試驗2006年核試驗2009年光明星2號發射行動2009年核試驗2012年光明星3號1號機發射行動2012年光明星3號2號機發射行動2013年核試驗,引起日本強烈不滿。同時,日本也多次因為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言論以及靖國神社參拜問題引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強烈不滿。

兩國於2007年9月舉行了雙邊會談,並於2008年6月恢復會談。[13]

自2016年2月起,日本對朝鮮進行制裁,日本拒絕朝鮮公民入境或過境日本。

2024年3月26日,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部長金與正表示朝方將「全面迴避和拒絕同日方的任何接觸和交涉」。[14]

日本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至今沒有建立外交關係。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也是唯一未與日本建交的聯合國成員國。在東京的在日本朝鮮人總聯合會則作為實質大使館的功能處理雙邊人員往來事務。此外,兩國在歷史問題上也長期對立。朝鮮當局自建國以來不斷在教育及社會各層面醜化日本的形象、製造反日情緒。[15]日本民間也大多對朝鮮沒有好感。

正常化談判

Thumb
2002年,日本第87-89代首相小泉純一郎前往平壤與最高領導人金正日見面,展開第一次朝日首腦會談

20世紀90年代初,日本與朝鮮進行了長期談判,旨在建立外交關係,同時維持與首爾的關係。[5]

1990年9月,由自民黨前副首相金丸信率領的日本政治代表團訪問了朝鮮。金丸信與朝鮮領導人金日成進行了私下會晤後,於9月28日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呼籲日本就其殖民統治時期向朝鮮道歉並作出賠償。日本和朝鮮同意開始旨在建立外交關係的會談。

1991年1月,日本開始與平壤進行正常化談判,並就其1910—1945年對朝鮮半島殖民統治正式道歉。東京支持北朝鮮和韓國同時加入聯合國的提議,這為談判提供了幫助;但事實證明,對北朝鮮核設施進行國際檢查以及日本賠償的性質和數額等問題更難談判。[5]

在與中國俄羅斯的關係模式發生變化的同時,朝鮮也開始着手改善與日本的緊張關係。平壤的主要動機似乎是為了擺脫外交和經濟孤立,因為外交和經濟的被孤立已經造成了食品、能源和硬通貨的嚴重短缺。與日本關係正常化還可能使朝鮮獲得日本殖民統治時期(1910-1945年)的貨幣補償,這是日本與韓國關係正常化時開創的先例。[4]

第一輪關係正常化會談於1991年1月30-31日舉行,但很快因賠償問題破裂。平壤要求日本賠償殖民統治時期的損失以及二戰後的 「痛苦和損失」。然而,日本堅持要求朝鮮首先解決與韓國在雙邊核檢查問題上的分歧。其他爭議點還包括北朝鮮拒絕提供20世紀60年代隨韓國配偶一起移居北朝鮮的日本公民的信息,[4]以及二戰期間被蘇聯俘虜並送往北朝鮮的日本士兵的問題。[16][17]

2024年的年初,日本和朝鮮之間的國際關係發生了重大發展。兩國都表示願意進行高級別會談,此舉標誌着兩國已經擺脫了數十年的敵對狀態和極少的外交接觸。預計會談將重點討論一些關鍵問題,例如被朝鮮綁架的日本國民的遣返問題以及減輕對平壤制裁的可能性等,這表明兩國都希望改變兩國關係的現狀。[18]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有意與金正恩舉行峰會,強調日本希望解決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爭議的綁架問題。這一舉措反映了改善雙邊關係、緩和地區緊張局勢方面更廣泛的戰略利益。朝鮮方面,金正恩的妹妹金與正也對朝日關係的未來表示了積極的展望,暗示有可能舉行歷史性會晤,從而預示着兩國外交接觸的新紀元。[19]

六方會談

2007年2月13日,六方會談達成一項協議,朝鮮同意關閉寧邊核設施,以換取燃料援助以及與美國和日本關係正常化的步驟。[20][21]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