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里金屬[1]-β-內酰胺酶1(英語:New Delhi metallo-beta-lactamase 1,簡稱NDM-1[2]是一種能催化水解多種β-內酰胺類抗生素(包括碳青黴烯類廣譜抗生素抗生素)的。新德里金屬-β-內酰胺酶1使具有能編碼該酶的基因細菌對除替加環素克痢黴素幾種抗生素之外的抗生素都產生耐藥性;部分患者甚至所有抗生素都對其沒有療效[3],因此攜帶這種基因的細菌在2010年發現當時的新聞報道中稱為「超級細菌」[4]。目前沒有成功開發專門針對NDM-1的藥物[5]。至今已發現一些克雷伯氏肺炎菌大腸桿菌和少數鮑曼不動桿菌菌株攜帶能編碼新德里金屬-β-內酰胺酶1的基因,而該基因不僅存在於細菌擬核基因組中,還出現在細菌的質體(一種容易在細菌間發生交換的環狀DNA)上,亦即此基因可以通過基因水平轉移而從一個菌株轉移到另一個菌株中,使原本對抗生素敏感(沒有耐藥性)的菌株獲得耐藥性。

NDM-1首先由克雷伯氏肺炎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菌株中分離得到。

作用

Thumb
碳青黴烯類骨幹結構

新德里金屬-β-內酰胺酶1是一種碳青黴烯酶,它能通過水解使包括青黴素β-內酰胺類抗生素失效。這些抗生素通常能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來殺死大部分的細菌。當這些攜帶有編碼該酶的基因的細菌在其它抗生素敏感的細菌被傳統抗生素治療殺死的情況下,因為沒有競爭壓力快速繁殖而遍佈人體。

以下的幾類抗生素會被該酶抑制:

來源與傳播

該基因由Dongeun Yong等人在一位赴印度接受手術等治療的瑞典患者身上發現[6],因此以印度首都新德里命名;但印度政府不認同這樣的命名[7]。目前已在世界各國廣泛傳播[8],並在巴基斯坦日本香港等地有病例。台灣於2010年十月已出現第一例帶菌者,但無感染症狀,不列為法定傳染病例。[9]中國衛生部2010年10月通報,中國大陸於2010年3月康復了2名因屎腸桿菌感染的患者,2010年6月死亡了1名患者;中國疾控中聲稱,不清楚細菌來源。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