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艦(英語:battleship)也稱戰鬥艦戰列艦,是裝有厚重裝甲和大口徑主砲的大型海軍水面艦艇,通常是艦隊火力最強的主力艦(capital ship)或旗艦(flag ship)。戰艦是除了超級航母之外人類創造過的最龐大和最複雜的武器系統,是大艦巨砲主義時代的極致產物,從19世紀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都是海戰的正面主力軍艦,也是當時各個國家海權力量的標誌。然而隨着海軍航空兵的全面崛起和精確制導武器的出現,以及潛艇技術的日漸成熟,戰艦的重甲重砲在偏重制空權超視距作戰能力的時代已不再具有優勢,其主力艦地位被航空母艦導彈巡洋艦導彈驅逐艦完全取代,在20世紀末已經全部退役

Thumb
正在右舷齊射的美國海軍艾奧瓦號戰艦(BB-61)。它是世界上最晚服役/除役的幾艘戰艦之一
Thumb
俾斯麥戰艦和二戰時期英國驅逐艦的模型尺寸對比,可以看出戰艦體型之大,是當時驅逐艦尺寸的數倍

「戰艦」此一稱呼源自帆船時代風帆戰艦(全稱ship of the line of battle,簡稱ship of the line或line-of-battle ship),因為當時有引擎動力和旋轉砲塔的艦船尚未出現,17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中葉期間的海戰主要是艦隊排成戰列線進行側舷齊射轟擊同樣擺出戰列線的對方艦陣的砲戰[1]。隨着蒸汽機、爆破彈和鋼鐵裝甲的發展,19世紀後期出現了稱為鐵甲艦(Ironclads)的蒸汽裝甲艦,即是後來鐵甲戰艦和裝甲巡洋艦的前身。1906年英國皇家海軍服役的無畏號(HMS Dreadnought)標誌着戰艦「全裝重型火砲」[a]的革命,後來所有按這個概念設計的戰艦均稱為無畏艦;與之相對,之前的戰艦稱為前無畏艦。不久後出現了比無畏號更強大的戰艦,稱為超無畏艦

在20世紀上半葉,列強為了佔據海權優勢爭相建造更大的戰艦,造成長期的全球性軍備競賽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爆發著名的日德蘭海戰戰艦對決。戰後,各海軍大國通過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對締約國戰艦的數量和性能作出限制,條約生效期間稱為「海軍假日」。條約失效後,出現了最後一波建造戰艦的熱潮,造就了大和級戰艦這種排水量超過60000噸的超級戰艦。即使如此,戰艦的價值一直受到質疑,因為更小、更廉價的潛艇魚雷艇俯衝轟炸機都能對戰艦造成嚴重傷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作戰經驗,特別是威爾斯親王號馬來亞海戰中被空襲擊沉、以及武藏號大和號先後在雷伊泰灣海戰坊之岬海戰中被空投魚雷擊沉,使得搭載艦載機的航空母艦徹底取代戰艦成為海戰的主導力量。

二戰結束後,尚存的戰艦紛紛退役,原有的建造計劃都被取消,只有美國海軍曾在幾次戰爭中重新將數艘舊戰艦當作提供近岸火力支援的海上砲台投入使用。最後的兩艘戰艦——艾奧瓦級威斯康星號(BB-64)密蘇里號(BB-63)在1990年參與波斯灣戰爭,是戰艦最後參與的大型戰役,戰爭結束後兩艦先後於1991年和1995年除役。現在只有美國日本保留數艘退役戰艦做為浮動博物館使用。

風帆戰艦

風帆戰艦是一種大型的木質帆船,其主要武器,即射程和精度都有限的火砲,主要安裝於低層甲板,與龍骨成直角,通過舷側砲眼向外開火。風向對它的戰鬥性能有很大的影響,在戰鬥中,軍艦之間的通信也由於噪音和煙霧的影響而相當困難。[3]這些條件和戰爭實踐在17世紀中葉產生的結論是在戰鬥中,軍艦必須始終排成縱列,在通過敵艦附近時側舷齊射。強大到足以列於這條戰列線中的軍艦就稱為戰艦,[4]風帆戰艦有兩層或三層火砲甲板,裝有50門以上門甚至上百門各種口徑的火砲。最常見的是裝有74門火砲的船型。典型的74門砲風帆戰艦排水量達1630,長52,寬14米,吃水7米,有700名船員。19世紀上半葉,蒸汽機螺旋槳也被應用於風帆戰艦,1850年下水的法國海軍拿破崙號(Le Napoléon)是世界上第一艘使用蒸汽動力的戰艦,同時也保留了風帆。[5]1860年代開始,風帆戰艦被鐵甲艦所代替。

風帆戰艦是風帆時代海軍的主力艦,1800年,各海軍大國風帆戰艦總噸位為英國33.0萬噸,西班牙17.6萬噸,法國13.6萬噸,沙俄14.5萬噸。[6]特拉法爾加海戰英國皇家海軍指揮官納爾遜的旗艦勝利號(HMS Victory)是唯一保存至今的風帆戰艦。

從鐵甲艦到前無畏艦

Thumb
1854年的法國熔岩號(Lave),砲擊金布恩的鐵甲艦之一

鐵甲艦逐漸取代風帆戰艦,是基於19世紀中葉後科學技術造船工業的快速發展。比起風帆戰艦,鐵甲艦擁有三個主要特徵:包覆裝甲的艦殼,蒸汽動力系統和發射爆破彈的火砲。海戰中出現的第一批鐵甲艦是1853年至1856年克里米亞戰爭中法國砲擊金布恩(Kinburn)時使用的淺水砲艦(Floating Batters)。[7]

爆破彈

爆破彈對於木質船體是巨大的威脅。1841年,這種武器在傳入法國和美國後立刻成為戰艦的標準裝備。[8]在克里米亞戰爭中,6艘俄羅斯帝國風帆戰艦和兩艘三桅砲艦(Frigate)用爆破彈摧毀了鄂圖曼土耳其的7艘三桅戰艦和3艘平甲板砲艦(Corvette),[9]砲擊金布恩時法軍也使用了類似的武器。[10]

然而木質軍艦不容易被實心彈擊沉。在1866年利薩海戰(Battle of Lissa)中,奧地利帝國的皇帝號(Kaiser)無裝甲風帆戰艦穿過混亂的戰場,衝撞一艘意大利鐵甲艦。同時被意大利鐵甲艦擊中80次,[11]其中大多是實心彈,[12]但至少一發是300磅炮彈。儘管失去了前桅船首斜桅並起火,這艘戰艦還是很快做好了再次參戰的準備。[13]

裝甲、蒸汽機與砲塔

爆破彈在克里米亞戰爭中顯示了威力之後,裝甲成了軍艦的必須裝備,1859年,法國建成了第一艘大型鐵甲艦光榮號(Gloire),排水量達5,630噸,航速13節,船體包覆有110到119毫米厚的裝甲。1861年,英國也建成了第一艘鐵甲艦勇士號(HMS Warrior),排水量達9,358噸。木質艦殼外包覆有102毫米厚的裝甲,最大航速達到14.5節。這兩艘鐵甲艦的火砲與風帆戰艦一樣向側舷發射。

1862年3月9日,漢普敦海戰發生於美國南北戰爭期間,是第一次近代意義的海上砲戰。雙方為率先採用密閉迴旋砲塔的北方聯邦莫尼特號(USS Monitor),與南方邦聯維珍尼亞號(CSS Virginia)。

1870年,單脹式發動機在軍艦上應用。1873年服役的英國蹂躪號(HMS Devastation)乃史上第一艘不使用風帆,完全蒸汽動力的主力軍艦,排水量達9180噸。1885年,三脹式發動機在軍艦上應用。1860年代到1890年代,英國皇家海軍一直使用火管鍋爐產生蒸汽(將熱管道穿過密閉水容器),1890年後開始使用蒸汽壓強更高的水管鍋爐(加熱裝水管道),燃料是煤。

1870年代,蒸汽裝甲戰艦已有相當發展。除了提供推進動力,蒸汽機還能操縱方向舵、錨泊、轉動裝甲、裝填彈藥、抽水和升降艦載小艇等。大型蒸汽裝甲戰艦的排水量有8,000-9,000噸,蒸汽機功率有6,000-8,000馬力。裝甲砲塔能360度旋轉,裝在主甲板中央軸線上或艦體兩側,並普遍採用螺旋膛線,增強攻擊威力。

清朝北洋水師定遠號鎮遠號即是此類。

前無畏艦

Thumb
日本前無畏艦三笠號

1892年,英國建成世界首艘全金屬戰艦君權號(HMS Royal Sovereign)。其將主砲塔設置於中軸線上的設計令君權號成為世界上首艘前無畏艦,成為隨後各國彷照的樣板。此後戰艦的設計建造進入前無畏時代,即以全金屬建造艦體,口徑可達305毫米(12英吋)的主砲設置於中軸線,200-300毫米的防護裝甲和12,000噸的滿載排水量,航速可達16-18。戰艦的主砲口徑、裝甲厚度、航速和排水量成為各國公認的四大要素指標。 此時期的戰艦大多裝設兩種倍徑的主砲,動力多為燃煤往複式蒸汽機。直至1906年英國無畏號戰艦出現前,世界各國的海軍紛紛建造或進口大批前無畏艦,前無畏艦也成為此時期各國海軍的主力艦船。

無畏艦

1906年,英國建成一艘全新的戰艦無畏號(HMS Dreadnought),但類似概念在之前已見雛型。

無畏號採用同一口徑的大型火砲,和高功率的蒸汽輪機,排水量18,110噸,最高航速21節。各國海軍為了對抗也開始下水無畏號。如,德國的拿騷級、美國的南卡羅萊納級。英國和德國並展開大規模的海軍軍備競賽。1914年一戰爆發前,此類戰艦在英國已有73艘,德國52艘。包括裝甲稍弱,但航速較快,航程較遠的戰鬥巡洋艦。它們被統稱為「無畏艦」。其基本特徵為:主砲統一口徑(通常11-13.5英寸),主砲塔設在艦艏和艦艉,並於艦舯交錯佈置。動力為蒸汽輪機,排水量常超過20,000噸,速度超過18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戰中的1916年,英德兩國發生日德蘭海戰,乃史上規模最大的海戰之一。主要海權國家採取其中教訓,改進無畏艦的設計。自此又稱「後日德蘭型戰艦」(Post-Jutland Battleship)。其主要改進包括:增大主砲口徑;加厚砲塔、火藥庫等重點部位的防護裝甲,同時減少次要部位的裝甲來讓出噸位;艦內劃分多層隔艙,以加強對魚雷防護;加強水平防護;增大蒸汽輪機功率等。

條約時代

Thumb
佐治五世級戰艦是典型條約戰艦

1918年,一戰以同盟國的失敗告終。此時,各國的大型戰艦即已不合時宜,而且其建造和維護費用極為高昂。

1922年,五大海軍強國舉行華盛頓會議。美國、英國、日本、法國和意大利簽訂《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即華盛頓海軍條約),限制主力艦(戰艦與戰鬥巡洋艦)的噸位(35,000噸以下)、主砲口徑(16英寸以下),和主力艦的噸位比例(10:10:6:3.5:3.5)。1930年再以《限制和削減海軍軍備條約》(即倫敦海軍條約)補充規定。華盛頓海軍條約到1936年期滿,這幾近15年間,各國皆停止新建大型戰艦,轉而改造已有的戰艦。因此被稱為「海軍假日」時代(Navy Holiday)。

袖珍戰艦

凡爾賽條約於1920年生效,規定德國新造戰艦標準排水量必須低於10,000噸,主砲口徑低於280毫米。所以德國開始製造小噸位、裝備280毫米主砲和能夠防禦巡洋艦主砲裝甲的戰艦,稱之為裝甲艦(Panzerschiffe),總共生產三艘。英語國家稱為袖珍戰艦(Pocket Battleship)。

為了滿足條約的限制,袖珍戰艦使用了大量先進技術以減重,包括大量使用電氣焊接技術取代之前使用的鉚釘接合、使用高輸出功率柴油機取代蒸汽輪機,省下了用於佈置鍋爐的大量空間,因此袖珍戰艦的續航力比當時的正統戰艦要強,更加適合海上破交作戰。但是其280毫米的主砲口徑遠遠小於標準戰艦的主砲口徑,且柴油機輸出功率仍不如蒸汽輪機,"德意志"級最高航速只有26節。

希特拉於1934年掌權後,德國在1935年撕毀了凡爾賽條約,之後的造艦計劃不受條約限制,該級艦也改稱巡洋艦;從此不再有國家建造的袖珍戰艦。

超級戰艦

Thumb
於吳港海軍工廠進行最後組裝的日本「大和」號戰艦(1941年9月20日)
Thumb
美國海軍航空母艦星座號與戰艦密蘇里號並排一起,象徵兩個不同世代的海上霸主。

排水量在25,000噸以上者,另稱為「超級無畏艦」(Super-Dreadnought)。代表如英國皇家海軍的獵戶座級超無畏艦英王佐治五世級戰艦鐵公爵級戰艦伊利沙伯女王級戰艦復仇級戰艦納爾遜級戰艦,德國海軍裝備了巴伐利亞級戰艦,亦有更強大的L 20e α的計劃、美國則研製了內華達級戰艦賓夕法尼亞級戰艦新墨西哥級戰艦田納西級戰艦科羅拉多級戰艦,亦有更強大的南達科他級的計劃,日本也自製了扶桑級戰艦伊勢級戰艦長門級戰艦

1936年12月31日,華盛頓海軍條約期滿作廢,各強國重新開始建造戰艦。英國建成5艘英王佐治五世級戰艦和1艘前衛號戰艦,亦有獅級戰艦的計劃。美國建成2艘北卡羅萊納級戰艦、4艘南達科他級戰艦,4艘艾奧瓦級戰艦,另有未完成的蒙大拿級戰艦。日本建成2艘大和級戰艦。德國建成2艘俾斯麥級戰艦。法國建造了2艘鄧寇克級,2艘黎希留級,並有更強大的亞爾薩斯級的計劃。意大利則建造了3艘維托里奧·維內托級戰艦。這時期的戰艦大多裝備口徑介於380-460毫米的主砲,航速可達27節以上以滿足跟隨航母作戰和搶佔有利戰位的需求。

戰艦的沒落

二戰中航空母艦潛艇成為了海戰的主要艦種,戰艦逐漸淪為次要角色。大西洋戰場上,英國海軍大規模圍剿德國的2艘俾斯麥級戰艦俾斯麥號鐵必制號)。諾曼第戰役中,英國和美國的舊戰艦用於砲轟岸上目標。其餘時間,戰艦主要用於護航任務。太平洋戰場上,美國8艘舊式的慢速戰艦在珍珠港事件受損。6艘修理後用於轟擊岸上目標,新建的高速戰艦則用於航空母艦戰鬥群的防空警戒。1944年,美國6艘戰艦參與蘇里高海峽雷伊泰灣海戰,擊沉日本山城號戰艦。此為史上最後的戰艦砲戰。1945年上半年的硫磺島戰役沖繩戰役中,美國戰艦執行砲轟岸上目標。1945年5月德國投降。美國和英國的新式戰艦繼續砲轟日本的釜石日立等近海工業城市。

1945年9月2日,盟軍密蘇里號戰艦接受日本正式投降,訂定投降文件。戰艦的光榮生涯在此達到頂峰,以及終點。二戰後,各國戰艦紛紛作為廢鋼鐵被出售拆毀,或作為靶艦和武器試驗平臺被摧毀。美國艾奧瓦級戰艦投入韓戰越南戰爭後退役封存。1980年代,艾奧瓦級戰艦重啟加裝導彈直升飛機,並投入使用於第一次波斯灣戰爭裏,在轟炸伊拉克陸上目標發揮了作用,使用10多年後重新退役,同時將「戰艦」的級別從現役艦船分類中取消。

目前世界上僅存有幾艘處於封存或保留展示狀態的戰艦,包括美國的4艘艾奧瓦級、2艘南達科他級麻薩諸塞號阿拉巴馬號)、1艘北卡羅萊納級和1艘紐約級,以及停泊在東京灣橫須賀港內作為浮動博物館的日本前無畏艦三笠號

另見

腳註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