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屏(1780年—1859年),字子樹,號南山,又號松心子,廣東番禺人,原籍浙江山陰。清朝政治人物、詩人,進士出身。與黃培芳、譚敬昭號稱粵東三子,是嘉道年間嶺南詩壇領袖,清代詩話及詩學繁榮中的重要人物,被稱為廣東近代第一個重要的詩人[1]。
生平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於廣東番禺縣東墺(今廣州市越秀南路清水濠)出生。[2]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名列廣東番禺童子應試榜首,知縣因而賜張「南山」之名。道光二年(1822年)中壬午恩科進士。
道光丙戌(1826年)張父病逝,張離職守制,回鄉治喪,於清水濠舊居之東數百步建新居[註 1]。[3]
道光十年(1830年)同林則徐、黃爵滋、龔自珍等在北京結宣南詩社。於江西南康府知府任內,被清廷派任台灣擔任台灣府知府,不過他以母年高望闕拜辭。
道光十六年(1836年)辭官歸廣州,租住在芳村的潘家東園(六松園),臨近羊城八景之一的大通寺。到1845年由於潘家衰落,東園被十三行另一富商伍家買下,更名馥蔭園。張維屏只得再遷。後張維屏之子在大通寺東覓得一地修建園林,供其父娛老之用。由於園中樹木以水松居多,張維屏又喜聽賞風卷松濤的聲音,故命名其做聽松園。[2]
1839年曾與林則徐共商禁煙大計。1839至1848年鴉片戰爭期間,曾與何玉成等士紳組織過團練。到1857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張被迫遷居廣州城西泌沖。咸豐九年(1859年)於清水濠病逝,葬於廣州城東北銀坑嶺。[4]
著作與收藏
1837年其創作過《桂遊日記》,被認為可以與范成大《驂鸞錄》、陸遊《入蜀記》等名著永世並存[4]。
鴉片戰爭後,殖民主義者的入侵激發了他的愛國熱情,寫下很多反映鴉片戰爭的詩歌。《三元里》為他的代表作。晚年也自署珠海老漁、唱霞漁者。其亦喜收書藏書,以清代文集居多,藏書樓有南雪樓、聽松園、松心草堂、還讀我書齋等。
個人有不少詩作寫的是文人「吞花臥酒,弄月嘲風」的閒情逸趣,有輯刊《國朝詩人征略正續集》。還著有《松心詩集》、《松心十錄》、《松心草堂集》、《花地集》等,後人曾於1994年代編成《張南山全集》匯集張維屏所著。[5][1]
備註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