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廣州公交集團客輪有限公司(前稱:廣州市客輪公司)是廣州市公交集團屬下從事水上交通的國有企業,也是廣州水上巴士的運營公司。其成立於1952年,最早叫做「地方國營廣州市輪渡公司」。現擁有碼頭35座,水上客運船舶51艘,車渡船舶3艘,水上公交航線14條,水上公交航線總里程數達到58.8公里,員工總數達到1168人;除了經營渡江客運交通業務(水上巴士與珠江觀光)外,還經營有旅遊服務、廣告、水下打椿工程、船舶修理等業務[1]。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9年4月4日) |
廣州以輪船(電船)作為渡江交通工具,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最初多由私營業者經營。
1952年,廣州市人民政府收歸整並大小私營業者,並設立「地方國營廣州市輪渡公司」管理經營廣州市區的渡江輪渡航線。初期只有小型木質船5艘,竹木碼頭2座,經營大鐘樓至大基頭和石榴崗至市頭兩條航線,全年客運量只有102.5萬人次。經過多年的發展,到1989年其客運量創歷史極值,年客運量多達1.1億多人次。1991年,經營的航線有27條,大大小小的碼頭48座,船只有62艘,是成立初期的數十倍。
然而隨着一系列過江橋隧的開通,原先依賴渡輪過江的客流大多流失;從1993年開始,渡輪客運量以15%-20%逐年遞減,航線、航班收縮大半,大部分郊區航線及小部分市區航線取消,有的航線也從2艘船營運減為1艘船。
2012年12月3日,廣州市政府通過了《廣州市水上巴士發展規劃(2013-2030)》,將全力構建以水上巴士航線為主的新型水上公共交通網絡[1],廣州市客輪公司旗下除水上觀光航線外的剩餘航線轉型為廣州市水上巴士,轉型工作於2013年9月29日完成[2]。
廣州水上巴士系統現運營12條航線。
目前均由控股子公司——廣州之星遊輪有限公司運營,運營時間為18:20—21:4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