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汶島印尼語Pulau Timor,葡萄牙語:Ilha de Timor)為馬來群島南端的島嶼,屬於南洋群島的一部分。位在爪哇海東側,東部為獨立國家東帝汶,西部又稱西帝汶,除歐庫西區外,大部分為印度尼西亞東努沙登加拉省的一部份,該島嶼也是小巽他群島中面積最大者[1]:167

Quick Facts 帝汶島, 自然地理 ...
帝汶島
Timor
帝汶在政治上的劃分
帝汶島在印度尼西亞的位置
帝汶島
帝汶島
帝汶島在印度尼西亞的位置
自然地理
所處海域東南亞
所屬群島小巽他群島
坐標9°14′S 124°56′E
總面積30,777平方公里(11,883平方哩)
面積排名第44位
最高海拔9,720呎(2963米)
最高點塔塔邁勞山
管轄
 東帝汶
首府
及最大聚居地
帝力
覆蓋面積14,465平方公里(5,585平方哩;47%)
 印度尼西亞
 東努沙登加拉省
最大聚居地古邦西帝汶
覆蓋面積16,311平方公里(6,298平方哩;53%)
人口統計
人口2,900,000(2005)
人口密度94.5人/平方公里(244.8人/平方哩)
Close

名稱

「帝汶」一名源於馬來語中的「Timur」,意為「東方」,因島嶼位於小巽他群島東端而得名,該名稱日後也為東帝汶採納為國名[2]。在中文譯名方面,帝汶島是檀香的重要產地,很早就被中國古籍提到,並曾有多種譯法。《諸番志》稱其為「底勿」,《島夷志略》作「古里地悶」(「古」為「吉」之誤,「吉里」意為「山」),《星槎勝覽》作「吉里地悶」,《東西洋考》譯作「遲悶」和「池悶」,《海島逸志》譯作「知汶」,《海錄》譯作「地問」[3]

人口族群

人類學家在帝汶發現了11個不同的民族語言群體,其中最大的是帝汶島西部的阿托尼族和帝汶中東部的德頓族。大部分帝汶土著語言屬於南島語系的帝汶-巴巴爾語支。儘管缺乏詞彙證據,但帝汶的非南島語系語言被認為與哈馬黑拉、西新幾內亞的語言有關[4][5]。這些族群多屬新馬來系諸族,分別於公元前2000年前後,以及公元1000年來到當地[6][7]:87

東帝汶的官方語言是德頓語和葡萄牙語,西帝汶的官方語言是印尼語,而瓦布梅托語是古邦、中南帝汶和中北帝汶地區也較常使用。由於印尼軍事佔領的歷史,東帝汶也有不少居民可以理解印尼語[7]:88[8]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