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謙(6世紀—569年),原名士謙[1][2],字士遜博陵郡安平縣(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人,出自博陵崔氏的博陵第二房,北魏、西魏、北周官員。

生平

崔謙的祖父崔辯是北魏平遠將軍武邑郡太守,父親崔楷是北魏散騎常侍光祿大夫殷州刺史,死後被贈予侍中、都督冀定相三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冀州刺史[3]

崔謙從小聰慧,神采莊重,成人之後深沉而有膽識度量,博覽經史書籍,不拘泥於章句之學,志向在增加見聞,每當看到書中記載治理國家人民的事,心中總是很喜愛,未曾不撫摸書籍而嘆息。孝昌年間,崔謙以著作佐郎起家官,跟隨太宰元天穆討伐邢杲,將其擊敗,因功加輔國將軍太中大夫,升任平東將軍尚書殿中郎[4][5]

賀拔勝出任荊州刺史時,任命崔謙為行台左丞。賀拔勝雖位居州郡重任,但是安撫華夷百姓,管理各種事務,全部委託給崔謙。崔謙也竭儘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加以匡正輔佐。賀拔勝在南方獲得名聲,崔謙出力最大。等到魏孝武帝元修將要防備高歡的進逼,詔令賀拔勝率軍前往洛陽。賀拔勝軍隊到達廣州時,魏孝武帝已經西遷關中。賀拔勝拿不定主意,將要返回荊州。崔謙對賀拔勝說:「昔日周王室不幸,諸侯離去本職輔佐王室;漢朝中期衰落,各個藩王為朝廷盡節。如今皇室多難,皇帝被逼遷移,正是忠臣決心殺敵報國之時,義士立功之日。您被委任一方重任,統領總宛、葉地區的大軍,如果仗義起兵,率先襄助王朝,天下聽說之後沒有不感動發奮的。所以應該遵循義勇之志,迎合遠近的人心,加速疾行,到關中拜謁皇帝。然後與行台宇文泰同心協力,迅速討伐叛逆。這樣齊桓公晉文公的功勳又在今日重現了。不願意這樣做,中途退卻,就恐怕人心渙散,各有各的想法,一旦失去機遇,後悔就來不及了。」賀拔勝不接受崔謙的意見[6],果然部下人心大為騷動。撤退的軍隊還沒返回荊州,荊州百姓鄧誕招引侯景軍隊突然來到,賀拔勝與侯景交戰後失敗,於是率領部下數百騎兵南逃到南梁,崔謙也與他一起南逃。到了南梁後,崔謙經常請求派兵援助,梁武帝蕭衍雖然沒有出兵,但對賀拔勝等人的志向和節操十分讚許,同意他們回西魏。於是讓崔謙先返回,表達兩國友好往來的意願。魏文帝元寶炬見到崔謙十分高興,對他說:「愛卿出生入死,投身長江以外,現在能活着回到本朝,難道不是忠貞所得到的回報?」宇文泰早聽說過崔謙的名聲,對他十分禮遇,任命崔謙出任征西將軍金紫光祿大夫,賜予千乘縣男的爵位。賀拔勝返回後出任太師,因為崔謙有輔助的功勞,又委任崔謙為太師長史[7][5]

大統三年(537年),崔謙跟隨宇文泰擒拿竇泰,參與沙苑之戰,都有戰功,爵位晉升為子爵,升任車騎大將軍右光祿大夫,擔任尚書右丞。崔謙熟悉當時的政事,身居樞紐要職,輿論認為是選對了人。大統四年(538年),崔謙跟隨宇文泰解救洛陽之圍,又參與河橋之戰,加定州大中正瀛州刺史。大統十五年(549年),崔謙被加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又在隨郡擊敗柳仲禮,在魏興郡討平李遷哲,都有戰功,升任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直州刺史,賜姓宇文氏[8][5]

魏恭帝拓跋廓初年,崔謙轉任利州刺史。崔謙個性聰慧,非常通曉治政方略,又勤於處理政務,百姓訴訟雖然繁多,崔謙從來沒有疲倦懈怠的表情,官吏百姓因此尊敬愛戴他。宇文泰去世後,蜀地人賈晃遷起兵作亂,率領黨徒包圍攻打州城。崔謙倉促部署分派軍隊,只有一千多人,就率領作戰。崔謙又向族兄弟梁州刺史崔猷求援,崔猷派遣六千士兵前往[9][10],於是活捉了賈晃遷,其餘人四處逃散。崔謙誅殺了反叛頭目,其餘人加以寬恕,很短的時間內地方上就安定下來。周明帝宇文毓初年,崔謙進爵為作唐縣公。保定二年(562年),崔謙升任安州總管、隨應等十一州甑山上明魯山三鎮諸軍事、安州刺史。保定四年(564年),崔謙加大將軍,進爵為武康郡公[11][5][12]

天和元年(566年),崔謙出任江陵總管。天和三年(568年),崔謙升任荊州總管、荊浙等十四州南陽平陽等八防諸軍事、荊州刺史。荊州管轄區域很大,管轄的民眾既有漢族又有少數民族,而且南接南陳,東鄰北齊。崔謙對外抵抗強敵,對內安撫軍民,教育感化大行,被稱為優秀的地方官。每年考核政績時,崔謙常常排在第一,北周朝廷經常有詔書褒獎讚美。崔謙跟隨賀拔勝在荊州時,雖然受到重用親近,但名聲和官位並未顯達。此時擔任的官職,朝野都認為是榮耀。天和四年(569年),崔謙在荊州去世,諡號[13],全州都為他痛惜,共同為他建立祠堂,一年四季為他祭祀。兒子崔曠繼承了爵位[14][12]

崔謙個性特別孝順,年幼父親崔楷去世,崔謙極度悲傷差點死去。崔謙與弟弟崔說十分友愛,年老之後兩人名聲和官位都很高,但是家中資產都不私相佔有。崔謙在家中很嚴肅,言行舉止遵循禮度,他的兒子崔曠和侄子崔弘度等人都遵守崔謙的遺訓[15][16]

家族

祖父母

父母

  • 崔楷,北魏散騎常侍、光祿大夫、殷州刺史
  • 隴西李氏,北魏吏部尚書、荊涼兗並秦相雍冀定九州刺史、司空公李韶之女[2]

兄弟姐妹

  • 崔士元,北魏平州錄事參軍[2]
  • 崔說,北周使持節、大將軍、大都督,崇德、安義、建忠、九曲、安樂、三泉、伏流、周張、平泉、固安、蠻、通谷十三防禦,熊和中三州黃蘆、起谷、王晏、供超、牽羊、溫狐、交河、大嶺、避雨、木柵寺一十戍諸軍事,崇德防主、安平莊公
  • 崔士慎,京畿府鎧曹參軍[2]
  • 崔士恂,早夭[2]
  • 崔兗猗,嫁大司農卿河間邢遜[2]
  • 崔徽華,嫁趙州長史趙國李文衡[2]
  • 崔幼妃,博陵郡君,太姬,嫁丞相長史、司空公趙國李希宗[2]
  • 崔瑤娥,嫁隴西李誕[2]
  • 崔瑤□,嫁吏部尚書、平原王元子均[2]
  • 崔瑤蘭,嫁范陽盧子綱[2]
  • 崔鳳華,博陵郡君,嫁懷、幽二州刺史長安韋幼昂[2]
  • 崔英,嫁光祿大夫趙國李道濟[2]
  • 崔稚煩[2]

夫人

子女

  • 崔君治,軍中戰死[2]
  • 崔市妃,嫁齊州刺史趙國李祖昇[2]
  • 崔曠,北周開府儀同大將軍、淅州刺史、武康郡公
  • 崔彭,隋朝上開府、左領軍大將軍兼慈州刺史、安陽肅公
  • 崔曄,隋朝開府儀同三司、十二衛大將軍

通婚關係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周書·卷35》,出自令狐德棻周書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