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六拜(馬來語:Bayan Lepas),是馬來西亞檳城州檳島西南縣縣城,隸屬檳島市政廳,為一座沿海城市。該市北臨喬治市,南臨虎嶼,西臨浮羅山背,東邊以跨檳威海峽的檳城第二大橋與威省峇都交灣相連。峇六拜河流經城中並最終流入檳威海峽。峇六拜是檳城主要的自由貿易工業區所在地,因而被譽稱為檳州矽谷[1]。峇六拜的主要市郊有峇央峇魯與峇都茅。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21年11月13日) |
法蘭西斯·萊特於1786年3月開闢檳城後,峇六拜於1800年代由一戶蘇門答臘家庭開埠[2],早期墾地為稻田以從事農耕。英殖民起始統治檳城長達一世紀,便於1935年在峇六拜建設英屬馬來亞首座民用機場,即峇六拜國際機場(現已更名為檳城國際機場)。至1970年,檳州政府在峇六拜設立自由貿易工業區,以吸引外資前來設廠[3]。目前,峇六拜現有科技與電子工商廠家有羅伯特·博世公司、摩托羅拉公司、戴爾公司、英特爾公司以及惠普公司。華人以福建裔居多,當地主要通用檳城福建話(閩南語)。
歷史
峇六拜一詞源於英文名 Bayan Lepas 之閩南發音音譯,而 Bayan Lepas 一詞源於一戶富裕的蘇門答臘家庭。1800年代,該家庭漂洋過海遷移檳城某地,恰巧抵檳之時其寵物長尾鸚鵡卻飛走消失。因此,該家庭以「飛翔的鸚鵡」之印尼語將此地稱作 Bayan Lepas,此名至今仍被保留下來。
1935年,英國殖民政府在峇六拜建造峇六拜國際機場,為英屬馬來亞首座民用機場,該機場竣工後開幕即迎來首架帝國航空阿瑞圖薩號班機抵檳。[4]同時,英殖民政府也在峇都茅一帶建立堡壘以隨時準備抵禦吉打蘇丹的反攻。[5]可是,大日本帝國陸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攻入檳城,便將此堡壘摧毀了。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d/Bayan_Baru.jpg/640px-Bayan_Baru.jpg)
二戰結束至1970年代,峇六拜仍然是一個以稻米種植業為主的農村,直至時任檳城首席部長林蒼佑將該農地發展為自由工業區,引進跨國公司前來設廠,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從而解決了當時檳城失業率高的問題。此外,峇六拜國際機場亦進行翻修,擴建計劃於1979年完成後,該機場便正式更名為檳城國際機場。
經濟
旅遊景點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3/Snake_Temple%2C_Penang.jpg/640px-Snake_Temple%2C_Penang.jpg)
市郊
以下地區可被視為峇六拜的市郊。
教育
交通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d/Penang_Airport_MRD.jpg/640px-Penang_Airport_MRD.jpg)
檳城國際機場於1935年以「峇六拜國際機場」名稱啟用,1979年修建後改為現名,並在2010年進行第二次大規模的擴建工程於2012年12月31日竣工。
該機場是北馬區域主要的交通樞紐,為大檳城居民提供國內外航班,並連接亞洲主要城市,如吉隆坡、新加坡、雅加達、曼谷、香港、台北、胡志明市等。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2/Cmglee_Penang_Second_Bridge_aerial.jpg/640px-Cmglee_Penang_Second_Bridge_aerial.jpg)
檳城第二大橋正式名稱為蘇丹阿都哈林大橋,它將峇六拜與威省的峇都交灣相連,並於2014年3月1日開通。大橋全長24公里,為東南亞最長的跨海大橋,曾於2015年10月9日獲英國土木工程學院頒發佈魯內爾(Brunel Medal)大獎。[7]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