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鷺(學名:Egretta sacra)為鷺科白鷺屬的鳥類。是一種分佈於南部亞洲和大洋洲的鷺。它有兩種顏色型態,分別是板岩灰或純白色羽毛。雌雄外觀相似。
分類
岩鷺在1789年由德國自然學家約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正式描述,他在卡爾·林奈的《自然系統》修訂和擴展版中介紹了這個物種。他將其與鷺、鶴和白鷺一起歸入蒼鷺屬(Ardea),並創造了雙名Ardea sacra。[3] 格梅林的描述是基於英國鳥類學家約翰·萊瑟姆在1785年其多卷作品中描述的「聖鷺」。自然學家約瑟夫·班克斯提供了一個在大溪地收集到的白色型態標本給萊瑟姆。[4][5] 岩鷺現在被歸入由德國自然學家約翰·賴因霍爾德·福斯特於1817年引入的白鷺屬(Egretta)中的12個其他物種中。[6][7] 這個屬名來自普羅旺斯法語中的小白鷺,aigrette,是aigron「鷺」的縮小形式。種小名sacra來自拉丁語sacer,意思是「神聖的」。[8] 岩鷺在太平洋地區的原住民中有多種名稱。在新西蘭,有多個名稱,包括kākatai,matuku moana和matuku tai。[9] 在斐濟稱為belō,在薩摩亞稱為matu'u,在紐埃、湯加和瓦利斯島稱為motuku。[10]
描述
岩鷺是中等大小的鷺,體長可達57至66 cm(22至26英寸),翼展在90、110 cm(35、43英寸)之間,平均體重為17.029公克。這種物種顯示出一種不尋常的、非性別的多態性,一些成員擁有全白色羽毛(「淺色」型態),而其他(大部分)則是木炭灰色(「深色」型態)。顏色變異或「型態」的原因未知,但通常被認為與偽裝有關。未成熟鷺的羽毛趨向於更棕色和更暗淡。[12]
岩鷺的腿為黃灰色,灰色變體的喉部和下巴有一條狹窄的白色條紋。牠們的喙為棕色,眼睛呈金黃色,臉部周圍通常呈綠色到黃色。[12][13]
分佈與棲地
岩鷺廣泛分佈於南亞和大洋洲。在澳大利亞,岩鷺棲息於大部分海岸線和包括托雷斯海峽群島在內的離岸島嶼。[14]
南亞分佈於東南亞、台灣以及中國大陸的海南、廣東、福建、浙江等地,主要生活於岩壁海岸或小島上以及築巢於岩壁或樹上。
大洋洲分佈於澳大利亞、紐西蘭、密克羅尼西亞,在關島、馬紹爾群島、北馬里亞納群島和帕勞等多個島嶼有繁殖記錄。[15] 該物種還分佈於西波利尼西亞的各個地區,包括斐濟、[10] 法屬波利尼西亞[16]和湯加[17],但不在紐埃繁殖。[10] 1991年和2018年對斐濟島嶼羅圖馬進行的調查表明,岩鷺最近已經在該島定居。[18]
行為與生態
該物種全年在叢林中的棕櫚樹和紅樹林之間,或舊建築物的空洞中築巢群居繁殖。巢由樹枝和花朵構成,產下2-3枚淡綠藍色的蛋。雄性和雌性共同孵卵,通常有28天的孵卵期。雛鳥孵化後,親鳥育雛時間約五週。[21]
保育狀況
在新西蘭,岩鷺被列為「國家瀕危」物種。在惠靈頓地區被分類為「區域性危急」。[22]
-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等級:二級
圖庫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