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寨卡病毒(英語:Zika virus, ZIKV,新加坡譯作茲卡病毒,中國大陸譯作寨卡病毒,香港譯作寨卡病毒,台灣譯作茲卡病毒),是黃病毒科中之黃病毒屬,經由埃及斑蚊傳播,而使受斑蚊叮咬的人罹患茲卡病毒感染症(亦稱寨卡熱)[1]。該病毒最早在1947年於烏干達的茲卡森林中的獼猴體內分離出來,因而得名。依據基因型別分為亞洲型和非洲型兩種型別,在中非東南亞印度等都有發現的紀錄。過去只有少數人類病例的報導,直到2007年在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雅蒲島爆發群聚疫情,才對此疾病有較多的認識。

快速預覽 茲卡病毒, 病毒分類 ...
茲卡病毒
茲卡病毒的電子顯微照片。病毒顆粒的直徑為40納米,具有外包絡緻密內芯。 (來源:美國疾控中心)
病毒分類 編輯
(未分級) 病毒 Virus
域: 核糖病毒域 Riboviria
界: 正核糖病毒界 Orthornavirae
門: 黃色病毒門 Kitrinoviricota
綱: 黃病毒綱 Flasuviricetes
目: 黃熱病毒目 Amarillovirales
科: 黃病毒科 Flaviviridae
屬: 黃病毒屬 Flavivirus
種:
茲卡病毒 Zika virus
關閉
快速預覽 茲卡病毒, 類型 ...
關閉

2015年起茲卡病毒疫情於中南美洲快速擴散,其中巴西甚至出現超過4,100例新生兒小頭畸形,新生兒小頭畸形被懷疑與茲卡病毒相關,世界衛生組織美國政府都提出緊急因應措施[2]

概述

Thumb
小頭畸形與正常比例圖

茲卡病毒與登革熱黃熱病日本腦炎西尼羅河病毒有親屬關係。它會引發類似溫和的形式的登革熱的徵狀,由休息與徵狀治療,目前還無法通過藥物或疫苗來預防。茲卡病毒經由母親傳染給孩子,新生嬰兒感染此病毒可能導致小頭畸形,而成人感染可能影響神經系統,包括格林-巴利綜合症亦可能有所關聯。

在2016年1月,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發佈了受影響的國家名單,包括強化注意事項,建議孕婦考慮推遲旅行的旅行指南。其他國家的政府或健康部門也很快發出類似的旅行警告,而哥倫比亞,多明尼加共和國,厄瓜多爾,薩爾瓦多,牙買加建議女性推遲懷孕,直到更多的人知道其中的風險。

茲卡病毒有包膜呈二十面體,就像是與它有親屬關係的其他病毒,並且具有不分段,單股正鏈RNA基因組。這是與斯龐德溫尼病毒(Spondweni virus)密切相關的病毒,是斯龐德溫尼病毒病毒進化枝兩種病毒之一。

該病毒最早在1947年4月由黃熱病研究所的科學家從被放置在一個籠子中的獼猴分離出,地點在烏干達維多利亞湖附近的茲卡森林[3]。隨後在1948年1月在同一地點,從非州斑蚊第二次被分離出來。在1952年當猴子出現發燒徵狀,研究人員從它的血清中分離出傳播病原體,這是第一次描述為茲卡病毒。在1968年它首次從尼日利亞人分離出來。從1951年到1981年人類感染的證據是從其他非洲國家如中非共和國,埃及,加蓬,塞拉利昂,坦桑尼亞和烏干達,以及在亞洲的部分地區,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都有報導。

茲卡病毒有非洲裔和亞洲裔兩個譜系。演化學研究顯示,在美洲蔓延的病毒與法屬波利尼西亞的菌株密切相關。茲卡病毒的完整基因組序列已經公佈。從最近序列調查初步結果,在公共領域發現了一個在非結構蛋白1密碼子可能的變化,這可能會增加在人體中病毒複製的速度。

Remove ads

感染徵狀

茲卡病毒病的潛伏期(從接觸到出現徵狀的時間)並不為人所知,但可能為幾天。其病症與登革熱等其它蟲媒病毒感染相似,包括發熱皮疹結膜炎、肌肉和關節痛、全身乏力、眼窩痛以及頭痛。這些徵狀往往較輕,持續2-7天[3]

2013-2014年在法屬波利尼西亞發生了首起茲卡病毒病疫情,當時還同時出現了登革熱疫情,國家衛生當局在此期間報告稱,格林-巴利綜合徵出現非正常上升[3]

格林-巴利綜合症是身體免疫系統侵襲部分中樞神經系統而出現的病情。它可由多種病毒引起,並可影響任何年齡的人。尚不了解究竟是什麼原因引發該綜合症。主要徵狀包括肌肉無力,胳膊和腿酸麻。如呼吸肌受到影響,則可發生嚴重併發症,需要住院治療。受格林-巴利綜合症影響的大多數人會痊癒,有些人可能會繼續感到身體無力等[4]

2015年在巴西出現的疫情中,當地衛生當局發現在普通民眾中間發生的茲卡病毒感染有所上升,且在巴西東北部出生並患有小頭症(microcephalin)的嬰兒數量出現增多情況。對寨卡疫情開展調查的機構發現,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茲卡病毒與小頭症之間存有關聯[3]

傳播方式

Thumb
埃及伊蚊為傳播茲卡病毒的媒介

主要是人被帶有茲卡病毒的斑蚊叮咬後,經過約3-12天的潛伏期後,約五分之一感染者會發病出現徵狀。感染者在發病時期,血液中存在茲卡病毒,此時如再被病媒埃及斑蚊叮咬,病毒將在病媒埃及斑蚊體內增殖,約10天左右[5],病毒進入埃及斑蚊的唾液腺,就具有傳播病毒的能力,而當埃及斑蚊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時,這個健康的人就會感染茲卡病毒。此外,也可能經由性行為[6]垂直傳染(在懷孕期間由母親傳染給胎兒)[7][8][3]而感染。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該病毒有可能透過性接觸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不過仍需更多研究以確認性傳播是否為茲卡病毒的傳播途徑之一。 在2016年1月25號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的Laura Rodrigues教授於2016年1月25號強調發展茲卡病毒疫苗的重要性,應該如同德國麻疹疫苗一樣給予有生育計劃的女性接種以防止懷孕時受到病毒感染而導致畸胎。在疫苗出現前,對於想要懷孕或已經懷孕的女性而言應該小心被蚊蟲叮咬以及避免前往高風險的疫區[3]

茲卡熱

Thumb
茲卡病毒引起的手臂皮疹

茲卡熱(也稱為茲卡病毒病)是一種由茲卡病毒引起的疾病[9]。 大多數病例沒有徵狀,但當出現時,它們通常是輕微的,可能類似於登革熱[9][10]。徵狀可能包括發燒紅眼症關節痛頭痛和斑丘疹(Maculopapular rash)[9][11][12]。徵狀通常持續不到7天[11]。它在最初感染期間沒有造成任何死亡報告[10]。 懷孕期間的感染會導致一些嬰兒出現小頭畸形和其他腦部畸形。成人感染與格林-巴利綜合症 (GBS) 相關,茲卡病毒已被證明可感染人類施旺細胞[10][13]

診斷是通過在患者生病時檢測血液、尿液或唾液中是否存在「茲卡病毒」RNA[9][11]。 2019 年,基於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研究的改進型診斷測試可檢測血清中的茲卡病毒感染,獲得了FDA的市場許可。[14]

預防包括減少疾病發生地區的蚊蟲叮咬,以及正確使用避孕套[11][15]

疫苗開發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優先開發滅活疫苗和其他非活疫苗,這些疫苗可以安全地用於孕婦[16]

截至2016年3月,已有18家公司和機構正在開發針對茲卡病毒的茲卡病毒疫苗英語Zika virus vaccine,但他們表示疫苗不太可能在10年內廣泛使用[16][17]

2016年6月,FDA首次批准了茲卡疫苗的人體臨床試驗[18]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