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
有多種解釋的地理概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拉丁美洲,簡稱拉美,是美洲的一部分,狹義上包括了以拉丁語族語言為官方語言的美洲國家和地區;廣義上包括了美國以南的全部美洲國家與地區。拉丁美洲擁有佔地球陸地表面積將近13%的19,197,000平方公里陸地面積。[1]截止2013年,拉丁美洲的人口估計超過6億。[3]在2014年,拉丁美洲有着5.573萬億美元的國民生產總值[4][5],如果以購買力平價來計算則是7.532萬億美元[4][5]。單詞拉美最早在1861年被一本叫做《拉丁種族的審查》的致力於泛拉丁化的雜誌提出。[6][需要更多來源]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0年10月2日) |
![]() 狹義的拉丁美洲 | |
面積 | 19,197,000平方公里(7,412,000平方英里)[1] |
---|---|
人口 | 626,741,000 (2015年)[a] |
人口密度 | 31每平方公里(80每平方英里) |
區域居民稱謂詞 | 拉美人 |
國家 | 狹義:20 廣義:33 |
屬地或特區 | 狹義:6 廣義:22 |
語言 | 主要語言西班牙語及葡萄牙語 其他語言:法語、克丘亞語、瑪雅語、瓜拉尼語、帕皮阿門托、艾馬拉語、納瓦特爾語、意大利語、希臘語、日本語、英語 |
時區 | 西二區至西八區 |
最大城市 | [2]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名稱
「拉丁」來源於拉丁姆(拉丁語:Latium)。是亞平寧半島中西部的一個區域,羅馬城所在地,現代意大利語稱拉齊奧(Lazio)。隨着古羅馬的擴張他們的語言和各地的語言融合,產生了後世的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法語等語言。隨着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活動他們的語言傳到了該地區。
範圍
拉丁美洲的範圍在不同的語境中有不同的範圍,該詞大部分情況指代狹義,部分情況指代廣義,另外有極少情況下指代最狹義。
指代以拉丁語族(也稱羅曼語族,主要是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和法語,注意英語和荷蘭語不屬於拉丁語族)語言為官方語言的美洲國家和地區。和最狹義相比多了使用法語的國家和地區,包括海地以及法屬圭亞那等等,但注意不包括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法語為官方語言)以及美國的路易斯安娜州(法語為常用語言)。基於龐大的西班牙和葡萄牙語人口,美國邁阿密也經常被認為是拉丁美洲的一部份。本義為拉丁美洲最常見的定義。
包括了美國以南的全部美洲國家與地區,和狹義相比多了使用英語和荷蘭語的國家或地區,包括使用英語的圭亞那、伯利茲、牙買加等等,使用荷蘭語的蘇里南等等。該定義在理論上是錯誤的,但使用該定義者不乏少數。指代該範圍常常是因為使用者誤以為美國以南的國家或地區皆使用講西班牙語或葡萄牙語等拉丁語族語言,而忽略了其他語言(英語等,或者以為這些語言也屬於拉丁語族)。或者是僅僅想指代美國以南的美洲而沒有找到更合適的詞代替[來源請求]。
僅僅指代伊比利亞美洲,指使用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的所有美洲國家和地區的總稱(而不包括使用法語的海地以及法屬圭亞那等地),它們曾經都是西班牙或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屬於西班牙殖民帝國或葡萄牙殖民帝國的一部分。該意義僅在極少情況下出現。
歷史
「拉丁美洲」的思想出現於19世紀,並假定必須根據歐洲類別(特別是「拉丁美洲」)來定義區域。因此,嚴格來說,在1492年10月12日之前沒有拉丁美洲的歷史。此外,由於該概念的族裔地理特徵,所以此概念未包括土著文化和非裔美國人文化。
在前哥倫布時期,美洲大陸上就已經發展了數百種文化和數十種原始文明。其中,在中部美洲和安第斯山脈是公認的前哥倫布時期的較高文明。從北到南,我們可以命名為墨西哥文化、托爾特克文化、特奧蒂瓦坎文化、薩波特克文明、奧爾梅卡文明、瑪雅文明、穆伊斯卡文化、卡納里斯文化、莫切文化、納斯卡文化、基穆文化、印加文化和蒂亞瓦納科文化。這些文明都發展了複雜的政治和社會組織體系,並以其藝術傳統和宗教而著稱。
國家和地區列表
國旗 | 國家 | 首都 | 官方語言 | 備註 |
---|---|---|---|---|
![]() |
阿根廷 | 布宜諾斯艾利斯 | 西班牙語 | |
![]() |
玻利維亞 | 蘇克瑞 |
西班牙語 | |
![]() |
巴西 | 巴西利亞 | 葡萄牙語 | |
![]() |
智利 | 聖地牙哥 | 西班牙語 | |
![]() |
哥斯達黎加 | 聖荷西 | 西班牙語 | |
![]() |
古巴 | 夏灣拿 | 西班牙語 | |
![]() |
哥倫比亞 | 波哥大 | 西班牙語 | |
![]() |
多米尼加 | 聖多明哥 | 西班牙語 | |
![]() |
薩爾瓦多 | 聖薩爾瓦多 | 西班牙語 | |
![]() |
厄瓜多爾 | 基多 | 西班牙語 | |
![]() |
福克蘭群島 | 史丹利港 | 英語 | 馬島戰爭 |
![]() |
法屬圭亞那 | 開雲 | 法語 | 法國行政區劃 |
![]() |
海地 | 太子港 | 法語 | |
![]() |
洪都拉斯 | 特古西加爾巴 | 西班牙語 | |
![]() |
巴拉圭 | 亞松森 | 西班牙語 | |
![]() |
秘魯 | 利馬 | 西班牙語 | |
![]() |
墨西哥 | 墨西哥城 | 西班牙語 | |
![]() |
尼加拉瓜 | 馬拿瓜 | 西班牙語 | |
![]() |
巴拿馬 | 巴拿馬城 | 西班牙語 | |
![]() |
波多黎各 | 聖胡安 | 西班牙語 | 美國行政區劃 |
![]() |
烏拉圭 | 蒙特維多 | 西班牙語 | |
![]() |
委內瑞拉 | 卡拉卡斯 | 西班牙語 |
國旗 | 國家 | 首都 | 備註 |
---|---|---|---|
![]() |
安圭拉 | 瓦利 | 英國海外領地 |
![]() |
安提瓜和巴布達 | 聖約翰斯 | |
![]() |
阿魯巴 | 阿魯巴 | 荷蘭王國行政區劃 |
![]() |
巴哈馬 | 拿索 | |
![]() |
巴巴多斯 | 布里奇敦 | |
![]() |
伯利茲 | 貝爾墨邦 | |
![]() |
百慕達 | 咸美頓 | 英國海外領地 |
![]() |
英屬處女群島 | 羅德城 | 英國海外領地 |
![]() |
開曼群島 | 佐治城 | 英國海外領地 |
![]() |
克利珀頓島 | 克利珀頓島 | 法國行政區劃 |
![]() |
哥斯達黎加 | 聖荷西 | |
![]() |
古巴 | 夏灣拿 | |
![]() |
庫拉索 | 威廉斯塔德 | 荷蘭行政區劃 |
![]() |
多米尼克 | 羅梭 | |
![]() |
多米尼加 | 聖多明哥 | |
![]() |
薩爾瓦多 | 聖薩爾瓦多 | |
![]() |
格林納達 | 聖佐治 | |
![]() |
瓜地洛普 | 巴士地 | 法國海外領地 |
![]() |
危地馬拉 | 危地馬拉市 | |
![]() |
海地 | 太子港 | |
![]() |
洪都拉斯 | 特古西加爾巴 | |
![]() |
牙買加 | 京士頓 | |
![]() |
馬丁尼克島 | 法蘭西堡 | 法國海外省 |
![]() |
墨西哥 | 墨西哥城 | |
![]() |
蒙特塞拉特 | 普利茅夫 |
英國海外領土 |
![]() |
納瓦薩島 | 納瓦薩島 | 美國行政區劃 |
![]() |
尼加拉瓜 | 馬拿瓜 | |
![]() |
巴拿馬 | 巴拿馬城 | |
![]() |
波多黎各 | 聖胡安 | 美國行政區劃 |
![]() |
聖巴瑟米 | 古斯塔維亞 | 法國海外領地 |
![]() |
聖基茨和尼維斯 | 巴士地 (聖基茨和尼維斯) | |
![]() |
聖盧西亞 | 卡斯翠 | |
![]() |
法屬聖馬丁 | 馬里戈特 | 法國海外領地 |
![]() |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 京士頓 | |
![]() |
千里達和多巴哥 | 西班牙港 | |
![]() |
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 | 科伯恩城 | 英國海外領地 |
![]() |
美屬處女群島 | 夏洛特阿馬利亞 | 美國行政區劃 |
![]() |
荷屬聖馬丁 | 菲利普斯堡 | 荷蘭行政區劃 |
![]() |
波內赫 | 克拉倫代克 | 荷蘭行政區劃 |
![]() |
聖佑達修斯 | 奧臘涅斯塔德 | 荷蘭行政區劃 |
![]() |
沙巴 | 博坦 | 荷蘭行政區劃 |
![]() |
阿根廷 | 布宜諾斯艾利斯 | |
![]() |
玻利維亞 | 蘇克瑞 | |
![]() |
巴西 | 巴西利亞 | |
![]() |
智利 | 聖地牙哥 | |
![]() |
哥倫比亞 | 波哥大 | |
![]() |
厄瓜多爾 | 基多 | |
![]() |
福克蘭群島 | 史丹利港 | 馬島戰爭 |
![]() |
法屬圭亞那 | 開雲 | 法國行政區劃 |
![]() |
圭亞那 | 佐治城 | |
![]() |
巴拉圭 | 亞松森 | |
![]() |
秘魯 | 利馬 | |
![]() |
蘇里南 | 巴拉馬利波 | |
![]() |
烏拉圭 | 蒙特維多 | |
![]() |
委內瑞拉 | 卡拉卡斯 |
參見
註解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