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察世俗每月統記傳》(Chinese Monthly Magazine)創刊於1815年8月5日[2],是世界上第一個以華人為對象的中文近代報刊[3],也是馬來西亞第一個中文報刊。新聞史上也普遍被視為以中文出版的第一種現代報刊 (月刊) [4],內容主要是宗教,次為新聞、新知識。該刊每期五至七頁,約2000字,初印500冊,後增至1000冊,免費在南洋華僑中散發,於1821年停刊,共出80多期[5]。
察世俗一詞反映了播道者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就是說,該刊是關於播道者用他們的眼光看待世界、時空、萬事萬物和人與人、人與神、人與萬物之間關係及其內容的。
馬禮遜和米憐受英國基督教新教佈道會指令在馬六甲設立傳教播道基地,其中創辦中文刊物的目的在於為大清國播道創造條件。
《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在刊發內容上,主要以「神理」(基督教教義)為主,「人道」(倫理道德)其次,再次為「國俗」(各國風土人情)。 此外,還刊載天文地理知識文章,如《論行星》、《論地為行星》、《論日食》等。它還發表一些詩歌,寓言一類作品以及「告貼」(即告示廣告)。
除了聖經漢譯及介紹基督教教義的文章外,《察世俗每月統記傳》也刊載一些批判異教及其與基督教區別的短文,不外乎世界歷史、民俗風情、天文等方面的知識,並提供港口貨物商情。
特色: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