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太極殿(滿語:ᡨ᠋ᠠᡳ
ᡤᡳ
ᡩᡳᠶᠠᠨ,穆麟德轉寫:tai gi diyan),為紫禁城內廷西六宮之一,位於西六宮區的西南角。
太極殿是紫禁城內廷西六宮之一。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未央宮」。因嘉靖帝的生父興獻王朱祐杬生於此,故於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啟祥宮」。清朝晚期,改稱「太極殿」。清朝曾對此宮多次修葺。[1]
原來啟祥宮正殿前檐掛有「啟祥宮」陡匾。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帝命依照永壽宮陡匾的式樣,製作十一面匾額,並親自題寫,分別掛在東六宮、西六宮除永壽宮之外的其他十一宮的正殿。乾隆帝還下諭旨:「自掛之後,至千萬年,不可擅動,即或妃嬪移住別宮,亦不可帶往更換。」[2]
太極殿原為二進院,清朝後期改修長春宮時,在太極殿後殿和長春門舊址上建成穿堂殿(稱「體元殿」),後檐接抱廈,並且和長春宮及其東西配殿用轉角遊廊相連,形成了迴廊,太極殿後殿東西耳房各開一間作為通道,從而使太極殿與長春宮連成貫通的南北四進院。[1]清朝時,體元殿為后妃居所,慈禧太后曾在此居住。[3]
明朝萬曆年間,乾清宮、坤寧宮火災,明神宗朱翊鈞曾暫居啟祥宮。遜帝溥儀出宮前,同治帝瑜太妃曾居太極殿。[1]另據《清宮述聞》載,「《賜硯齋日記》略載:清室未遷出宮時,瑜皇貴妃(同治妃)居長春宮,瑨皇貴妃(同治妃)居重華宮,珣皇貴妃(同治妃)居儲秀宮,瑾皇貴妃(光緒妃)居永和宮。四宮主位,有時同在太極殿召見臣工。」[4]
《國朝宮史續編》載,清朝皇后赴慈寧宮皇太后前行慶賀禮時,率貴妃、妃、嬪,禮服乘輿出啟祥門。[4]
如今,太極殿、體元殿為宮廷生活原狀陳列。 [1]
太極殿的主要建築有: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