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點觸控(英語:Multitouch,也稱Multi-touch) 意即一些讓電腦用戶透過數隻手指達至圖像應用控制的輸入技術。
要使用多點觸控技術,裝置必需配備輕觸式螢幕或觸控板,同時需裝載可辨認多於一點同時觸碰的軟件,相較之下,標準的觸控技術只能辨認一點,是其之間最大的分別。 能讓電腦感受到物理上的觸碰的事物包括:熱力、指壓、高速攝影機、紅外線、光學感應、電阻改變、超聲波接收器,微音器、激光波幅感應器及影子感應器等。[1]。
現時已有若干多點觸控的應用及計劃。有些目的是令輸入更個性化(例如:MacBook系列、iOS手機、IPadOS平板電腦、Android手機和平板),不過這種技術最主要的目的是帶來人機互動新時代。
多點觸控技術
多點觸控技術分為很多種,但以下列4種較成熟。
首先由微軟在他們的LaserTouch專案中推出,並由NUIGroup社群繼續發展[2]。該技術運用紅外激光裝置把紅外線投影到螢幕上。當螢幕被阻擋時,紅外線便會反射,而螢幕下的攝影機則會捕捉反射去向。再經系統分析,便可作出反應。
螢幕的夾層中加入LED光線,當用戶按下螢幕時,便會使夾層的光線造成不同的反射效果,感應器接收光線變化而捕捉用戶的施力點,從而作出反應。
這是由微軟所開發,原理與Microsoft Surface相似。運用投影的的方法,把紅外線投影到螢幕上。當螢幕被阻擋時,紅外線便會反射,而螢幕下的攝影機則會捕捉反射去向。再經系統分析,便可作出反應。
螢幕頂部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個鏡頭,來接收用戶的手勢改變和觸點的位置。經計算後轉為座標,再作出反應。
沿革
1984年,貝爾實驗室研製出一種能夠以多於一隻手控制改變畫面的觸屏。同時上述於多倫多大學的一組開發人員終止了相關硬件技術的研發,把研發方向轉移至軟件及介面上,期望能接續貝爾實驗室的研發工作。
1991年此項技控取得重大突破,研製出一種名為數碼桌面的觸屏技術, 容許用戶同時以多個指頭觸控及拉動觸屏內的影像。[3][4]
1999年, Fingerworks的紐瓦克公司的經營者特拉華大學學者約翰埃利亞斯和魯尼韋斯特曼,生產了的多點觸控產品包括iGesture板和多點觸控鍵盤。[5] 經過多年維持專利的iGesture板和多點觸控鍵盤,終於在2005年,被蘋果電腦(現已改稱蘋果公司)收購了。
近期發展
踏入二十一世紀,相繼有不同公司對這項技術作進一步研發。2007年,蘋果及微軟公司分別發表了應用多點觸控技術的產品及計劃-iPhone及Surface Computing,令這項技術開始進入主流的應用。特別是iPhone,應用這種輸入介面讓用戶能大大擴大可操縱的比例言,引起大眾對使用多點觸控電腦的興趣。繼微軟Surface Computing後,SONY亦發表採用Atracsys多點觸控技術介面的產品SONY atracTable。
未來發展
多點觸控技術將會變得愈來愈普遍。例如,2006年發售的帶有多點觸控技術的手機由21萬部,增至2012年的2100萬部。[6]
使用多點觸控技術的產品
多點觸控技術不僅應用在觸控板或滑鼠,現今主要發展將此技術用於內嵌輕觸式螢幕上使用,例如電腦與顯示器等產品。
2009年,蘋果公司推出新滑鼠Magic Mouse,採用承襲自iPhone、iPod 、Touch id、MacBook的多點觸控技術,把所有滑鼠按鍵、滾輪都拿掉,只以一整片多點觸控板,就能提供等同一般滑鼠的左、右鍵,以及360度滾輪功能,並能以兩指操作更多手勢功能[7]。
參考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