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英語: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Jobs Act)(H.R.3684),原稱投資於美國環境和地面運輸新願景法(英語:Investing in a New Vision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Surface Transportation in America Act)或簡稱投資美國法(英語:INVEST in America Act),是第117屆美國國會提出的法案。
該法案是一項715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一攬子計劃,包括與聯邦援助公路、交通、公路安全、汽車運輸、研究、危險材料和運輸部(DOT)鐵路計劃相關的條款。[1][2]2021年7月1日,眾議院通過H.R.3684。參議院領導人同意將其作為立法項目,用於可能的跨黨派基礎設施一攬子計劃,該計劃由參議員羅伯·波特曼和克里斯滕·希尼瑪領導進行談判。[3]2021年8月10日,參議院表決通過。眾議院通過的HR.3684版本的最初發起人、國會議員DeFazio稱參議院兩黨提案將取代他的法案。[4]
影響
在《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簽署兩周年後,負責督導基建案實施的新奧爾良前市長蘭德魯(Mitch Landrieu)指出目前已宣佈的基建項目包括機場、橋樑、道路、建造更多電動車充電站、建立高速互聯網等,總價值超過4000億元,涵蓋全部50個州、哥倫比亞特區以及美洲原住民部落地區,涉及4500多個社區共4萬個項目[5]。
2023年內啓動的大型基建項目包括:
2023年11月為止開始落實的項目:
- 讓超過 2,100 萬低收入家庭能夠透過平價連線計劃(ACP)獲得免費或折扣的高速網絡服務;
- 改善 135,800 英里的道路,並啟動了 7,800 多個橋樑修復項目,提高了安全性並重新連接了全國各地的社區;
- 提供資金部署 2,900 多輛低排放、零排放的美國製造公車,使美國道路上的公車數量增加一倍,並資助約 2,400 輛採用清潔能源的校車;
- 為 445 個港口和航道項目提供資金,以加強供應鏈、加快貨物流動、降低成本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 對 190 多個機場航站樓項目進行了投資,以實現航站樓的現代化和擴建,其中 18 個正在建設中,另外 8 個已竣工;
- 斥資 500 億美元的公共和私營部門投資,建立了七個世界級的區域清潔氫能中心;
- 啟動了 2,300 多個項目,幫助社區增強抵禦氣候變遷和網絡攻擊等威脅的能力;
- 為全國 1,200 多個飲用水和廢水處理項目提供了資金;
- 透過基礎設施法和其他來源清除了 870 萬英畝土地上的危險燃料材料,以保護社區免受野火的侵害
- 資助了近 400 個水回收、儲存、保護、海水淡化和其他目的項目,以提高西部地區的抗旱能力;
- 清理了6000多個被堵塞的廢棄油氣井,解決遺留污染問題;
- 為 70 個先前未獲資助的「超級基金」項目提供資金,清理長期積壓的項目,以清理受污染場地並促進環境正義。[7]
拜登在法案中許下到2030年在全美建成至少50萬座電動汽車公共充電站的承諾,並撥款75億美元修建公共充電站。[8]直至2024年任期結束前,一共修建好214 個充電樁投入運營,另外有24,800 個項目正在進行中。[9]而得益於私人市場資本的投資旺盛,到2024年尾美國已擁有超過 204,000 個可公開使用充電端口和站點,較2021年的數量成長了約一倍。[10]
評價
有學者認為該法案深受社會自由主義(social liberalism)影響,是試圖通過政府在基礎建設領域大量投資來創造就業職位、提振經濟發展。該法案同時強調了政府負責預算分撥(第11109條)、可持續發展(第11403條)、社會公平(第20520條)、加速供應鏈遷回美國本土(第70912條)等[11]。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