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養寺(日語:善養寺ぜんようじ Zenyōji */?)是位於日本東京都世田谷區 野毛的寺院。屬於真言宗智山派,最初是在江戶時代初期的深澤村(現在深澤地區的一部分),在慶安年間(1648年-1651年)移轉至現在地[1]。在本堂前方的大榧木善養寺榧木日語善養寺のカヤ),其樹齡約700年~800年,在1964年被指定為東京都的自然紀念物 [2]

Quick Facts 善養寺, 基本資訊 ...
善養寺
Thumb
善養寺入口,前方可看到一對獬豸坐像。
基本資訊
別稱影光山 佛性院 大毘廬遮那殿 善養密寺
榧寺(日語:カヤ寺)
位置東京都世田谷區野毛2丁目7番11號
座標35°36′5.6″N 139°38′31.7″E
宗教日本佛教
宗派真言宗智山派
本尊金剛界大日如來
山號山號:影光山
札所等玉川八十八箇所32番、玉川二十一箇所14番
文化遺產善養寺榧木日語善養寺のカヤ(東京都指定自然紀念物)
開基開山:祐榮阿闍梨
開山時間慶安年間(1648年-1651年)
地圖
Thumb
Close


歷史

善養寺在多摩川畔、沿着國分寺崖線的位置。正式名稱為「影光山佛性院 大毘廬遮那殿 善養密寺(日語:ようこうさんぶっしょういんだいびるしゃなでんぜんようみつじ)」,是 京都市東山區智積院的末寺[3][4]

在江戶時代以前,此寺據說是在深澤村[5]。寺院的僧侶--祐榮阿闍梨(慶安5年7月26日遷化[6][5]去本山智積院修業後,再回到深澤村,但他不在寺院的期間,寺院已經被毀壞。傳說慶安年間祐榮將寺院移轉至下野毛村[7]字根通路,但在《新編武藏風土記稿》卷之四十九,〈荏原郡世田谷領菅刈莊下野毛村〉之條目,紀載着「那一年的紀載不明」,因此關於移轉至現在地以前的善養寺之史實文獻知之甚少[3][4][5]

雖然曾經歷一段沒有住持的時間,但根據統計,至2012年包括創始人佑榮,歷代住持約有20人[4]。在新編武藏風土記稿卷之四十九記載着「改為真言宗新義宗、等等力村滿願寺的末寺」[5]。根據1872年(明治5年)的《古義真言新義真言本末一派寺院明細帳II》的資料,善養寺住持也兼任谷澤川沿岸的淨音寺(日語:じょういんじ)此無住持寺院的の住持[8]。淨音寺的山號是「慈眼山」(日語:じがんさん),當時和善養寺同屬於新義真言宗派,也是滿願寺的末寺[5][8]。之後淨音寺因火災全燒毀而廢寺,合併至滿願寺[1]。從遺址附近坡道「淨音寺坂」可看到仍保留了淨音寺的名稱。[1]

祭祀的本尊是金剛界大日如來,是木彫塗漆,高約4尺餘的坐像[1][5]。毎月1日是本尊緣日,而進行大護摩供養,正月元旦也進行元旦護摩。其他則有節分會、施餓鬼、春秋兩季的彼岸等等的修業[4]。在世田谷區野毛和中町附近,從川崎市高津區下野毛開始,都內和近縣都擁有檀家日語檀家制度[1][4]

善養寺也是玉川八十八箇所32番和玉川二十一箇所14番的禮所 [1][4]。巡禮歌是「肅穆的 如來大悲 多摩川邊 在榧御寺(日語:おごそかに 如來の大悲 かがやけり たまの川辺の 榧のみてらに)」[4]。另外,從境內也出土了鎌倉時代室町時代製作的板碑共18個[1]

境內和文化資產

Thumb
善養寺榧木日語善養寺のカヤ

穿過丸子川日語丸子川 (東京都)上的紅橋(大日橋)石階,迎面而來有一對獬豸坐像[3]獬豸是架空的神獸,也是防範火災的神,罕見的只有5個存在世上[3]。本堂是模仿奈良唐招提寺金堂,擁有一對鴟尾、瓦葺的廡殿頂屋頂為特徵[3]

本堂前方則有被稱為善養寺榧木日語善養寺のカヤ的大榧木。此榧木有着澤蟹親子報答豪族女兒幫助的報恩傳說,一旁設置了澤蟹和青蛙,以及河童的石像[9]。境內還包括了象頭神、石羊、布袋像等等雕像[9]

在本堂內,除了本尊大日如來坐像外,也祭祀著秘佛不動明王立像、制多迦矜羯羅[4]。古代境內也存在着鎮守此地的六所神社之神輿堂和閻魔堂[4]。1998年(平成10年),為紀念善養寺中興400年記念而落成梵鐘和梵鐘堂。[10]

所在地

  • 東京都世田谷區野毛2丁目7番11號

交通

註腳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