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森·埃文斯·索爾茲伯里(英語:Harrison Evans Salisbury,1908年11月14日—1993年7月5日), 美國記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一個被派往莫斯科的《紐約時報》記者。[1]
個人事跡
索爾茲伯里出生在明尼蘇達州的明尼阿波利斯。他於1925年畢業於明尼阿波利斯的北部社區高中,1930年從明尼蘇達大學畢業。
他在合眾國際社工作了近20年,其中大部分時間都在海外,在二戰的最後兩年裏,他是合眾國際社的外國編輯。此外,他在1949年至1954年任《紐約時報》莫斯科分社社長。索爾茲伯里一直在與蘇聯的審查制度鬥爭,並在1955年獲得了普利策國際報道獎。他還兩次(1957年和1966年)獲得了喬治·波爾克獎中的外國報道獎。
在20世紀60年代,他報道了美國南部日益增長的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從那以後,他指導了《紐約時報》1963年甘迺迪遇刺案的報道。1970年,他創建了《紐約時報》的專欄,並於1964年至1972年擔任助理主編,1972年至1973年擔任副主編。1973年,他從《紐約時報》退休。
索爾茲伯里是最早反對越南戰爭的新聞記者之一,1966年他在北越進行過報道,反對越南戰爭。由於他和約翰遜政府政見不同,因此他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但是他之前的標準在客觀上幫助動搖了新聞輿論對戰爭的看法。他在反越戰紀錄片《豬年》(英文名:In the Year of the Pig)中接受了採訪。他還是第一個報道越南戰爭的美國記者,並在1966年被北越政府邀請到越南。他的報道是第一個真正質疑美國空戰諸多細節的報道。[2]
索爾茲伯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過廣泛報道,他曾以76歲高齡跋涉1萬多公里,完成對紅軍長征的尋訪,並於1986年出版了《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成為繼斯諾《紅星照耀中國》之後,又一部介紹紅軍長征的西方書籍[3]。1989年,他目睹了政府對天安門廣場學生示威活動的鎮壓,此後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有所批評,但在鄧小平南巡之後,又改變了先前的看法[4]。
著作
其於一生中共有29部著作。
- 《American in Russia》(1955)
- 《Behind the Lines—Hanoi》(1967)
- 《The Shook-Up Generation》(1958)
- 《Orbit of China》(1967)
- 《War Between Russia and China》(1969)
- 《The 900 Days: The Siege of Leningrad》(1969)(曾在1989年被意大利導演賽爾喬·萊翁內改編為一部電影。)
- 《To Peking and Beyond: A Report on the New Asia》(1973)
- 《The Gates of Hell》(1975)
- 《Black Night, White Snow: Russia's Revolutions 1905-1917》(1978)
- 《Without Fear or Favor: The New York Times and Its Times》(1980)
- 《Journey For Our Times》(自傳)(1983)
- 《China: 100 Years of Revolution》(1983)
- 《The Long March: The Untold Story》(中譯《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1985)
- 《Tiananmen Diary: Thirteen Days in June》(1989)
- 《The New Emperors: China in the Era of Mao and Deng》(1992)
- 《Heroes of My Time》(1993)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