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哈菲茲·阿薩德

叙利亚政治人物(1930—2000)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哈菲兹·阿萨德
Remove ads

哈菲茲·阿薩德[a](阿拉伯語:حافظ الأسد,1930年10月6日—2000年6月10日),曾擔任敘利亞總統敘利亞總理、國防部長和空軍司令,阿薩德統治敘利亞達30年之久。相對其子,人稱老阿薩德。

快速預覽 哈菲茲·阿薩德 حافظ الأسد‎, 敍利亞第18任總統 ...
Remove ads
Remove ads

生平

阿薩德1930年10月6日出生在敍利亞西北部鄉下拉塔基亞省卡達哈鎮一個阿拉維派家庭中,父親讀書識字,為部落長老。

他在學校期間成績突出,是家族中首個考入中學的成員。由於認同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的意識形態,阿薩德16歲入黨。

中學畢業後因家庭貧困且軍校免學費並可步入仕途,在1951年阿薩德進入軍校學習並被分配到新成立的敍利亞空軍,他還曾在蘇聯接受飛行員訓練。

1963年,以軍方為後盾的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發動軍事政變,取得政權。

1970年,於該黨擔任要職的阿薩德發動糾正運動奪取政權,出任總理兼國防部長,翌年通過全民公投正式當選總統。

之後每七年以民選方式連任四屆,在1978年、1985年、1992年、1999年成功連任。使他成為20世紀後期在位時間最長的阿拉伯世界領袖之一。

逝世

Thumb
哈菲茲·阿薩德陵寢

2000年6月10日,掌權達30年之久的哈菲茲·阿薩德因心臟病突發而猝逝[2],安葬於家鄉卡爾達哈家族陵寢,陵墓由敘利亞安全部隊駐守維護。[3]其次子巴沙爾·阿薩德在其後接任敍利亞總統[4][5]。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曾致唁電表示哀悼[6]

2024年12月阿薩德政權垮台後,哈菲茲·阿薩德與長子巴塞勒的陵墓被反抗軍破壞,其棺材被掘出後付之一炬,骨灰遭揚棄,陵墓建築被砸毀。[7]

評價

對阿薩德執政評價兩極:正面評價方面認為他穩定政局,與埃及一樣實行世俗主義獨裁統治,打擊極端伊斯蘭原教旨主義[8]

但作為少數什葉派中的阿拉維派,與什葉派的伊朗革命後政權關係密切,加上與伊拉克爭奪阿拉伯世界的主導權,在兩伊戰爭中,敘利亞支持伊朗,且長期插手黎巴嫩內戰並實際控制黎巴嫩

阿薩德與美國以色列關係緊張,維持不打不和的狀態。1991年參與波斯灣戰爭,其後同意與以色列進行和平談判,他堅持要求以色列歸還戈蘭高地,因此和談沒有成果。

反面評價方面,阿薩德被反對派批評其實行獨裁統治,打壓政治異議分子,1982年的哈馬大屠殺,導致近四萬平民喪命。

只佔國內少數的阿拉維派軍方為維持政權,長期實行緊急狀態法,與國內人口佔絕大多數的遜尼派關係緊張。

註釋

Loading content...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參考文獻

參見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