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光(1957年),男,山東臨沂人,政治學家、政論家。

生平

早年

1957年吳國光出生於山東臨沂,1974年高中畢業於臨沂朱隆中學(師從後來成為作家的王兆軍),此後下鄉插隊,1977年在山東臨沂棉紡織廠做工。

北京

1977年底恢復高考時,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1982年初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並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師從《人民日報》評論部主任(後任《人民日報》副總編輯)范榮康諶容丈夫),主攻政治評論專業。1984年獲碩士學位後,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馬洪(當時兼任國務院副秘書長、國務院技術經濟研究中心總幹事)的秘書,是《2000年的中國》研究項目總報告的主要起草人之一。[1][2]

1985年夏,吳國光調任《人民日報》評論部編輯、評論員。1986年8月30日,吳國光通過《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政治問題可以討論》,寫道:「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公民有言論、出版的自由等,這些在憲法中都有莊嚴的規定。對政治問題各抒己見,討論、爭鳴,正是憲法賦予每個公民的神聖不可剝奪的權利。」立即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好評。但是,吳國光後來談到,「此文發表後,《人民日報》受到高層領導人的批評,已經準備好的其他幾篇評論員文章因此沒有見報。」

1987年春,吳國光升任《人民日報》評論部主任編輯,寫作了大量關於經濟改革和政治改革的社論和評論員文章。1986年秋天起,他被借調到中共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討小組(組長趙紫陽)辦公室(主任鮑彤)工作,參與中共十三大前後政治改革政策的研究與制定,是中共十三大報告政治改革部分的執筆人之一和中共十二屆七中全會原則通過的《政治體制改革總體設想》的主要執筆人之一,並為趙紫陽起草了包括1987年「五一三講話」在內的多篇重要講話。[3][4]

赴美

由於趙紫陽的改革遇阻,1989年2月,決定赴美治學,歷任哈佛大學尼曼研究員(1989-1990)、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魯斯(Luce)研究員(1990-1991)。1991年入普林斯頓大學政治系攻讀博士學位,1993年獲得碩士學位,1995年獲得博士學位。隨後轉任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王安博士後研究員。

1996年赴香港任教,為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助理教授,2001年升任副教授。2004年被聘為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中國研究和亞太關係講座教授,並任政治系教授、歷史系教授。[5]

2022年入職美國史丹福大學,現任美國史丹福大學國際研究所(Freeman Spogli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中國經濟與制度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兼任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中國分析中心高級研究員。[6]

著作

吳國光早期寫作包括政論、雜文、當代文學評論、紅樓夢研究、西方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新聞學研究、新聞通訊、短篇小說、詩歌等。1980年,時為大學三年級學生的吳國光在當時很有影響的刊物《讀書》上發表「學術自由自由談」一文,此文在1989年天安門鎮壓後被列為「鼓吹資產階級自由化」的重要文章之一。1988年,吳國光雜文「論『人咬人』」獲全國雜文「魯迅杯」徵文特等獎。1986至1988年間,他還曾分別獲《中國青年報》《經濟日報》、上海《解放日報》等頒發的雜文獎。他在中國期間的作品於1988年底和1989年初集為《思想的酸蘋果——吳國光自選集》(湖南大學出版社)、《不死鳥:吳國光雜文集》(中國文聯出版公司)、《政治的五色燈籠》(政論集,人民日報出版社),但這些作品與吳的專著《論馬克思的新聞社思想》(中國新聞出版社)共四本書在1989年夏季全部被查封在出版過程中。

離開中國之後,吳國光繼續以中文寫作學術文章、政策性文章、時評及雜文,1996年至2004年間在香港《信報》《明報》《明報月刊》等先後開設個人時評專欄。1994年,吳國光與鄭永年合著《論中央與地方關係》(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開闢了對於中國改革年代的中央地方關係的研究,並提出了超越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兩分法的思路。1997年,吳國光出版《趙紫陽與政治改革》一書,記錄了中共十三大前後吳所參與的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政策研討與制定過程,為了解當代中國政治及其變革、特別是了解中共高層決策過程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參考。此外,他的中文著作還包括:《自由化、制度化、民主化》(1997)、《新三國演義:中港台政局》(1997)、《逐鹿十五大:中國權力棋局》(1997)、《自由的民族與民族的自由》(2002)、《新紅樓夢:中國政局觀察》(2003)、《改革的終結與中國的未來》(2009)等。

1993年起吳國光開始以英文持續發表學術論著,早期論文見於《中國季刊》等國際學術期刊,其中關於人民日報社論形成過程的研究論文成為國際學界研究中共政治傳播的必讀文獻之一,他對於中共「文件政治」的研究也在中國政治學界得到同行的高度認可。在中國政治的範圍內,他的研究領域寬廣,涉及精英政治和高層決策、黨國制度變遷、社會不公與社會抗議、政治傳播、互聯網政治、性別政治、民族主義、中國對外關係等。對於中共全國代表大會制度的研究是其代表作之一(China’s Party Congress: Power, Legitimacy, and Institutional Manipul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中文譯本為《權力的劇場:中共黨代會的制度運作》,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8;日文譯本,中央公論社,2023)。

吳國光的學術論著也延伸到對於全球資本主義的宏觀制度研究,包括全球化、經濟化國家的興起、人類安全和全球治理等。他在這方面的代表作是Globalization against Democracy: A Political Economy of Capitalism after its Global Triump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7; 中文譯本,《反民主的全球化:資本主義全球勝利後的政治經濟學》,牛津大學出版社,2020)。

在學術研究之外,他經常為英文刊物和網站撰寫關於中國政局的分析文章,是China Leadership Monitor的經常作者,其在Journal of Democracy的文章入列此刊2022年點擊量最高的十篇文章之一。同時,作為美國之音特約評論員,他在美國之音開設「國事光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專欄。

他獨著和編著的英文著作有:

註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