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廣東台山的粤語方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山話,又稱新寧話,屬粵語四邑片。主要分佈於中國大陸廣東省台山市以及海外四邑人聚居社區。早期移居美國的中國人有很多來自台山,是以在美國華人歷史上素有「美國華僑半台山」之說,亦因此自淘金時代起,台山話曾一度被美國人視為中國「國語」[1]。
台山市名在轉換成繁體字時常被誤寫成「臺山市」,連帶着「台山話」亦被誤寫成「臺山話」,這是不正確的。台山市名源自其主山三台山,古代用「三台」比「三公」(古代最高官位),所以舊時常用「台」來作為對別人的尊稱。而「臺」意為土築的高壇,亦表示古代的官署名。兩者含義大不相同。[2]
四邑方言與廣州話難以通話。[3]分佈在中國廣東省四邑地區(原稱四邑,後因鶴山加入改稱五邑)的新會、台山、開平、恩平四地,以及江門市區、鶴山的部分地區、中山市的中山古鎮、珠海市的斗門區和金灣區、茂名市電白區的林頭鎮等地方。
中古漢語的入聲在粵語中先根據聲母清濁分化為陰入及陽入,然後陰入根據韻母長短再分為陰入及中入(上陰入/下陰入)。台山話演變趨勢略爲不同,陽入亦進一步分派成為高陽入及低陽入兩調,因此「北白伯百」四個字音調均不同。
台山話共含9個音調,參考廣州話音調分別記為陰平/陰去(衣/意)、陰上(倚)、陽平(移)、陽上(以)、陽去(易)、中入(百)、陰入(北)、低陽入(伯)、高陽入(白)。採用五度標音法時,這些音調的調值分別為33、55、11、21、32、33、55、21、32。和廣州話相比,調值有所改變,合併了陰平和陰去,而原來合併為中入音的低陽入則保持獨立。
聲調 | 陰平 (中平) | 陰上 (高平) | 陰去 (中平) | 陽平 (低平) | 陽上 (低降) | 陽去 (中降) | 陰入 (高促) | 中入 (中促) | 低陽入 (低降促) | 高陽入 (中降促) |
台山話調值 | 33 | 55 | 33 | 11 | 21 | 32 | 55 | 33 | 21 | 32 |
廣州話調值 | 55/53 | 35 | 33 | 21/11 | 13 | 22 | 5 | 3 | 3 | 2 |
編號 | 1 | 2 | 1 | 3 | 4 | 5 | 6 | 7 | 8 | 9 |
代號 | · | - | · | * | > | ' | · | - | > | ' |
漢字舉例 | 衣 | 椅 | 意 | 移 | 以 | 易 | 北 | 百 | 伯 | 白 |
拼音(標示調類) | yi1 | yi2 | yi1 | yi3 | yi4 | yi5 | bak6 | bak7 | bak8 | bak9 |
國際音標(標示調值) | ji33 | ji55 | ji33 | ji11 | ji21 | ji32 | pak55 | pak33 | pak21 | pak32 |
此外,台山話還有變調現象,主要包括三種情況:
而入聲變調時,會在原末一字末尾加上一個e55音節。甚至有時非入聲的字變調也可拉長出一個e55出來,意思不變。例如該21欸55=該215。 這種變調應用廣泛,常用於名詞詞尾(包括單音詞)。學者鄧鈞認爲相當於普通話的兒化現象。
因爲欸e55這個字有時候在動詞後面做助詞,形式上與升變調相似,也有類似簡化為音調改變的現象,因此需要辨析。例如:跟欸我=跟着我,念得快也會變成跟35我。這種情況因爲欸字有語法含義因此與名詞的變調不太相同。至於兩種形式相似的變調是否有關係則未有結論。
此外,還存在一些零散的變調現象。台山話的變調研究目前尚不充分,處於歸納階段,關於何時使用何種變調,還沒有很明確的總結。
台山話將古音以t為聲母的字(如打)變成零聲母,因此存在大量零聲母的字。儅這些字跟隨一個鼻音音節時,就會連讀成一個音節。另外還有一些類似的音變。
此外,某些字詞往往有文白兩種讀音,而部分字詞的發音沿襲或仿照廣州話發音而不是依循本地發音。
台山話在語法方面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人稱代詞單複數的表達。和廣州話以及現代標準漢語不同,它不用詞尾(廣州話「哋」,標準漢語「們」)區分,而是通過變調、變音等內部屈折來表示。另外,指示代詞中表示「這」和「這裏」的「該」,表示「那」和「那裏」的「恁」也通過屈折來區分[9]。
曡用形容詞方面,台山話可以將兩個字重疊,其中一個升變調,以表示程度。一般第一個字變調,表示程度加強,第二個字變調,表示程度減弱。如「紅紅」可以表示「非常紅」(紅15紅11)或者「有點紅」(紅11紅15),取決於哪一個字有變調。
台山話植物、草木的量詞是「兜」,跟客家話相同,而標準粵語作「樖」。量詞「啲」被細分成兩個,倷(nai55)和伱(nit55)程度不同,前者要比後者表示更多的數量,至於「啲多」就變成「伱子」(nit55du35),"啲多"很可能是英文little的不標準發音.
句法方面,大部分與廣州話相同,但下面這個是台山話特有的句型:
以下詞彙為台山話部分特有詞彙和俗語:
鶴山與江門市區的話更接近於廣州話。
台山話的主要代表語言爲台城話,端芬話,這兩種話發音和白話的區別比其他台山話更加大,口音差距對比其他台山話來講差別較爲明顯。
台山話中「日」和「月」兩個字容易造成混淆,但這兩個字卻並不同音,甚至差別不是很小。但是由於各地方言的差異,開平赤坎片的方言中「月」字的讀音剛好跟台山水步片方言中「日」字同音。不幸的是,在開平市操這兩種口音的人都很多。於是「三個月」的個字常因連讀省略,而與「三日」混淆。遇此情況,請務必讓對方說清楚,中間是否有「個」字,因爲「三個日」不合語法。這是一個初學者可能遇到的「潭」(粵拼:tam5,/tʰɐm/,在這裏意指陷阱,即氹),故稱「日月潭」。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