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語境中,厭煩是指一種情緒和偶爾的心理狀態,當一個人沒有任何特別的事情要做,對周圍的環境不感興趣,或覺得一天或一段時間比較無聊或乏味的時候會有厭煩這種情緒。現代學者從文化層面出發,認為厭煩也是一種現代性現象。有研究者指出儘管現在對於厭煩沒有一種得到國際上共識的標準定義,厭煩並不是沮喪或無動於衷的一種代名詞。它更加像是一種處於不愉快狀態的心理,即缺乏可以令人渴望慰籍的刺激。[1]根據BBC的描述,厭煩可能是一種危險和破壞性的精神狀態,會影響你的健康,不過有研究認為這種情緒有助於個體創造力。[2]

Elizabeth Goodstein教授曾經在她的書《Experience Without Qualities: Boredom and Modernity》中對現代厭煩情緒的討論進行了綜合的分析。通過文學、哲學、社會學的多角度探索,她指出厭煩是一種散漫的表達現象,既是情緒也是智力,同時具有主觀性和客觀性。這種情緒不僅僅是對現代世界的一種回應,也是通過自身歷史經驗所規定的處理對此不滿的戰術。[3]

詞源

Thumb
一個小女孩看上去很無聊

中文「厭煩」一詞對應英語中的表達「Boredom」,北宋時期的文學家黃庭堅曾經寫過一首詩,他在詩句中使用了厭煩這個詞組:「從事常厭煩,歸心自如卷」。英文boredom則首次出現在狄更斯1852年的作品《荒涼山莊[4],而整篇小說boredom一詞出現了六次。[5]

德語中相應的一詞為「Langeweile」,是由「Lange」和「Weile」組合而來,字面意義為長時候,意指當感到無聊時,時間過的非常慢。[6]

祖魯語中,厭煩(boredom)和孤單(loneliness)的含義用同一個詞isizungu來表述。

心理學上的定義和應用

Thumb
《厭煩》加斯頓·拉德勤1893年繪

在心理學的領域中,不同的學者對厭煩的定義有分歧,因此導致相關研究複雜化。心理學家Cynthia D. Fisher從心理活動的角度提供了厭煩的一種定義,她認為厭煩情緒是短暫性的不愉快的狀態,擁有這種情緒的個體會感到一種普適性興趣缺乏,難以對當下的活動集中精力。[7]也有人認為情緒的產生和個體關注認知的處理過程有關係。[8]正面心理學中,厭煩被解釋為當個體因擁有足夠的技能來應付挑戰時,對這種一般性的事物做出的反饋。[9]

現今對厭煩主要有三種分類,它們都牽涉到注意力相關的問題。這包括了個體被防止參與有趣的活動;被迫參與心理上抗拒的活動;或因其他原因無法在一項活動中保持參與度。[10]通常有厭煩傾向指標評估一個個體經歷所有種類的厭煩的趨勢。[11]現在的研究支持厭煩傾向明顯和注意力渙散有持續性的關聯[12],厭煩的情緒和其傾向無論是從經驗還是理論上都和抑鬱及相似症狀有聯繫。[13][14][15]儘管如此,厭煩傾向與注意力偏誤的關聯程度和它與抑鬱的關聯程度同樣緊密。通常厭煩都被認為只是一種不重要的、緩和的情緒刺激,然而厭煩傾向和身心、社會以及教育等方面的問題有着關聯性。[16]

心不在焉是厭煩情緒的一種現象,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經歷過這種症狀。對心不在焉這種狀態現在沒有明確的診斷,定義為是當個體的注意力頻繁分散時的一種心理狀態。[17]擁有這種症狀的人群趨於經受短期記憶損傷,通常是一些診斷為ADHD或抑鬱症的病症所帶來的影響。

伴隨抑鬱、缺乏動力的情緒,個體在身理上會出現疲乏、昏睡的症狀,這也是因厭煩而出現的症狀之一。當這是人體正常的生理反應時,此症狀可以通過增加睡眠、減輕壓力或攝取足夠的營養來解決。[18][19]

哲學上的定義與應用

Thumb
一位講者把她的聽眾悶到昏睡,雷亞·歐文1916年繪。

在哲學的語境中,厭煩是當一個個體對周邊環境的認知是枯燥乏味、缺乏刺激時所表現出的特徵。這種現象可以是因處於閒暇期間或缺少感興趣的活動所導致。在這樣的情況下,勞動和藝術工作可能會被疏遠或被動的參與,並沉浸在無聊的氛圍中。厭煩情緒中還擁有固有的焦慮成分,儘管很多人試圖預防或治療焦慮的情緒,在很多情況中焦慮是被允許存在,並且認為是需要忍受的一種折磨。被動脫離厭煩症狀的普遍方式是睡覺或做白日夢,通過有意參與不熟悉、沒有重複性的活動,個體可以主動脫離厭煩狀態。

存在主義的思潮中,厭煩擁有重要的地位, [20]克爾凱郭爾和尼采被視為存在主義的核心人物,他們如同帕斯卡一樣,對人類和明顯無意義的生活之間的無聲掙扎感興趣。克爾凱郭爾曾經提出過一種叫做輪作方法(Rotation Method)的行為,旨在避免厭煩。這種方法是從快樂主義的角度去解構如何生活,對唯美主義者而言,個體持續改變其行為可以將每一種活動所帶來的享受和愉悅最大化。[21]

哲學家海德格爾在他的一節課的講義以及一篇論文中提到了厭煩(德語:Langeweile),他特地用在火車站等待的例子來詮釋厭煩。[20]克爾凱郭爾在他的著作《非此即彼》(Enten-Eller)當中評論說由於生活中的任何瞬間在本質上都有可能是無聊的,耐心無法在視覺上被體現出來。布萊克·帕斯卡在他的著作《思想錄》(Pensées)中也討論了厭煩的情緒,他說當個體克服了一些障礙,剩下的就因為產生了厭煩而無法忍受,認為只有永恆不變的神才能填補無聊情緒的無盡深淵。[22]

對事物如果沒有刺激或關注,個體將會面對存在的虛無、無意義性,並經歷與個體自身存在相關的焦慮。海德格爾認為深層次的厭煩是如同一片霧氣一樣,在一個個體存在的深淵中飄浮。[23]叔本華則把厭煩的存在作為例子,試圖證明人類存在的虛榮性。他覺得如果一個人的人生所追求的核心只有正面、積極的價值觀,那麼就不會有「厭煩」這種東西的存在,僅僅本身的存在就可以滿足人的這種追求。[24]

法蘭克福學派弗羅姆等研究批判理論的人認為當個體被要求去做馬克思所說的異化勞動,厭煩情緒是對這種工業化社會的一種普遍的心理反應。弗羅姆覺得厭煩很有可能是當今社會的敵對或破壞心理最重要的原因。他認為消費文化中尋求新奇刺激的行為無法解決厭煩,只能用來分散在厭煩上的心思,而厭煩本身依舊會無意識的持續下去。[25]

海德格爾總結了厭煩的一些特徵,他說厭煩情緒普遍都含有等待的因素,比如排隊等別人完成工作,或等待到達某地。

厭煩與其他事物的因果聯繫

Thumb
永不會笑的公主》,維克托·瓦斯涅佐夫作品

儘管沒有受到廣泛的關注和研究,相關的調查建議厭煩是影響個體生活中多個方面的重要因素。當個體在生活中多個方面,如在工作、教育或自主性上取得了更好的成就,他們擁有更少的厭煩傾向性。[26]同時,厭煩也可以被理解為臨床抑鬱障礙的一種病徵,它也可以是習得性無助的一種表現形式,兩者之間有比較近的聯繫。一些育兒理論提出如果少兒在缺乏刺激的環境中成長,並且沒有被允許或鼓勵去和周邊環境進行交互,則他們在心理上無法發展出這種交互的能力。

在一個學習性質的環境中,造成厭煩的常見原因來自於不理解。當個體無法跟上課堂的講課速度或不能和與講義材料產生聯繫,這經常會使得課程顯得無趣。然而,這一現象的另一個極端也會造成相同的結果,當一堂課非常簡單、容易理解,也會顯得無趣;一項學生基本可預測的活動也有可能使他們無聊。因此在學校中厭煩有可能是提示說學生缺乏挑戰,亦或是面對過多的挑戰。[27]一篇在1989年發表的研究成果表明,個體的厭煩可能被其專注深度所影響,當周邊環境從聽覺上分散個體的注意力時,個體擁有更多的厭煩體驗。[28]

Thumb
一隻貓無聊的躺在沙發上。

同時,青少年濫用成癮性藥物被研究認為和厭煩有關係,有其他研究表明病態賭博的賭徒為避免抑鬱、厭煩的狀態而持續尋求賭博上的刺激。[28][29]

近年來,有研究認為厭煩有可能可以引向一些正面的效果,厭煩本身會鼓勵個體追尋新的挑戰,從而影響個體學習能力和創造力。[30]在一個只有微少的刺激的環境中,厭煩會使人的創新力提高,並可能會造成尤里卡效應[31]

流行文化中的厭煩

為了表達厭煩、不在乎的情緒,英語中會使用語氣助詞「Meh」來體現「隨他去」的情感。[32]通常這種表達會被理解為口頭上的聳肩,展現出對事物的冷淡、無興趣感。有些情況下,這個表達會被當作形容詞,用於形容某些事物平庸或不值得注意。[33]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