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印支構造期,簡稱印支期,是晚二疊紀至三疊紀(257-205Ma)之間的構造期,在此期間,在今中國及周邊地區發生了印支運動或稱印支事件。
1934年法國地質學家Gromaget在研究越南的地層時,首次提出印支運動的概念。後經黃汲清的倡導,這一概念在中國也得到廣泛使用。最初,印支運動只是指中南半島和中國華南地區中三疊統與上三疊統地層之間的角度不整合所表現的構造運動,但現在已經把從晚二疊世至三疊紀之間的構造運動都統稱為印支運動。
印支期對於中國地質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在此期間,揚子板塊、華夏板塊和屬於親岡瓦納構造域的思茅-印度支那板塊、保山-中緬馬蘇地塊均拼合到歐亞板塊之上,使中國四分之三的陸地完成了拼合和統一。
具體過程是:華夏板塊和揚子板塊在中三疊世末期率先完成碰撞、拼合,形成華南板塊,二者之間則形成紹興-十萬大山碰撞帶。幾乎與此同時,思茅-印度支那板塊也與之碰撞拼合,之間形成金沙江碰撞帶的南段。晚三疊世,保山-中緬馬蘇地塊拼合到華南板塊之上,之間形成瀾滄江碰撞帶的南段。最後,華南板塊與在印支期之前已經拼合到歐亞板塊之上的中朝板塊發生碰撞、拼合,之間形成秦嶺-大別山碰撞帶(其東段為南黃海嵌入構造所阻斷)。由於印支期的構造活動相當劇烈,在發生碰撞的各板塊內部都發生了廣泛的褶皺變形。
據估計,上述四條碰撞帶所形成的山脈都不太高,估計海拔不超過3000米;而且由於當時中國大陸的緯度要比今天偏南10度左右,四條碰撞帶均位於熱帶-亞熱帶區域,炎熱潮濕的天氣使這些山脈很快就被夷平。今天位於金沙江斷層帶和瀾滄江帶斷層帶附近的橫斷山脈,以及位於秦嶺-大別山斷層帶上的秦嶺,都是在印支期以後的構造運動中升高的。
印支期地應力的主應力方向,按今天的方向來說,在中國大部分地區近似北南走向,僅雲南西南角為與金沙江帶和瀾滄江帶近似垂直的東西走向。由於當時的磁北方向較今天東偏30度左右,因此當時的主應力方向也較今天東偏30度左右。
由於中國大陸的大部分在印支期完成拼合統一,因此可以說,沒有印支運動,就沒有今天的中國大陸。印支期形成的四條碰撞帶,除紹興-十萬大山帶因為後來癒合較好,已經基本停止活動之外,其他三條在後來的構造運動中均表現出強烈的活動,直到今天還是中國大陸上重要的斷層帶。特別是秦嶺-大別山帶,其東部被南黃海嵌入構造所阻斷,這個嵌入構造的西緣就是著名的郯城-廬江斷層帶,它就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到今天仍是中國東部重要的活動斷層帶,許多地震都是因為這條斷層帶的活動而引發的。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