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稜齒龍屬(屬名:Notohypsilophodon)是鳥臀目恐龍的一屬。

Quick Facts 科學分類, 模式種 ...
南方棱齒龍屬
化石時期:晚白堊紀99.6–89.3 Ma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鳥臀目 Ornithischia
屬: 南方棱齒龍屬 Notohypsilophodon
Martínez, 1998
模式種
準將城南方稜齒龍
Notohypsilophodon comodorensis

Martínez, 1998
Close

化石歷史

從1985年開始,巴塔哥亞聖胡安博斯科國立大學組織一個挖掘團隊,前往阿根廷巴塔哥尼亞丘布特省北部的聖佐治盆地挖掘化石,在里瓦達維亞海軍準將城近郊發現一個未成年個體的身體骨骼,且缺乏頭顱骨。挖掘地點屬於Bajo Barreal地層,地質年代為上白堊紀的晚森諾曼階到早土侖階

在1998年,古生物學家Rubén D. Martínez將這個化石進行敘述、命名,模式種準將城南方稜齒龍N. comodorensis)。屬名意為「南方的稜齒龍」,種名則是以化石發現地附近的里瓦達維亞海軍準將城為名[1]

南方稜齒龍的模式標本(編號PV 942)是一個部份身體骨骼,包含4個頸椎、7個背椎、5個薦椎、6個尾椎、4塊肋骨碎片、部份左肩胛骨、部分肩胛鳥喙骨、一個右肱骨、左右尺骨、大部分左腳(除了足部)、右腓骨距骨、以及13個指骨。因為椎弓並沒有與脊椎骨固定在一起,所以南方稜齒龍的敘述者Rubén D. Martínez認為該化石來自於並未完全成長的個體[1]

種系發生學

Martínez找不到證據顯示南方稜齒龍屬於禽龍類,所以將牠們歸類於更基礎的稜齒龍科,而在當時南方稜齒龍是南美洲唯一的稜齒龍類[1]。在1999年,羅多爾夫·科里亞(Rodolfo Coria)對於南美洲鳥腳亞目恐龍的研究,支持南方稜齒龍屬於稜齒龍科的分類法[2]。但最近對於基礎鳥腳類恐龍的研究,發現南方稜齒龍的化石過於破碎,而不能分類於真鳥腳類之外;真鳥腳類是個位於鳥腳下目內的演化支,包含稜齒龍類禽龍類[3]。但是,稜齒龍科目前被認為是原始鳥腳類的並系群,包含多群原始鳥腳類的小型支系[3]

古生物學

南方稜齒龍是種基礎鳥腳類恐龍,牠們是二足、植食性恐龍。目前還沒有估計過南方稜齒龍的身長,但大部分稜齒龍類的成年個體身長為1到2公尺(3.3到6.6呎)[3],南方稜齒龍可能擁有類似大小的體型。在2010年,葛瑞格利·保羅(Gregory S. Paul)估計其身長約1.3公尺,體中估計值約為600公克[4]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